课前导入事半功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课前导入事半功倍

刘志平

刘志平(安康市汉滨区梅子铺铁路九年制学校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课堂的导入要“一石激起千层浪”,体现它的“高强度”,要具备引起学生兴趣、唤醒学生注意力和积极推进课堂教学环节的功能。本文主要以“新课标”为背景,多角度阐述新课程下的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关键词】课堂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行之有效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先做好谋划,是保证教学成效的前提条件。课前导入语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停留课前某一情境上拉回来。导语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好的导语像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学生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任何一节成功的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付出无数心血。

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面对一个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想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就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课前导入则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一堂课,导入是关键。课前的导入在每节课中,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几句话,但是所起的作用,却很重要。成功的导入,能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发情趣,引发思考。课前导入还能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生潜在意识,引发学生表现欲,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总之,课前导入,是十分必要的。

1.巧设悬念,导入课文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就是这全部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是课堂教学的启导环节,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的一步。导入设计得巧妙合理,能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集中注意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地开展探究活动。我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教师发问:“两人相当,对打,谁会胜?”、“旗鼓相当!”、“如果二打一呢?”、“二人占优势。”、“三打一呢?“、“优势更大!”、“十打一呢?”、“毫无疑问!”、“二十打一,谁会胜?”同学们笑了。“这还用问?肯定是二十人!”、“为什么?”、“因为他们人多啊!”同学们几乎都是异口同声。

教师趁机切入正题: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几乎是二十人打一人的故事,这二十人非但没胜,而且大败而回。同学们瞪大眼睛。“这是怎么回事?想不想知道?”“想!”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课文,学生能够自主寻求答案,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也悄无声息地弄懂了课文。

2.经典故事,导入课文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我在教学韩愈的《马说》一课,可先提问:

“你知道历史上的那些名马?”

“项羽的乌骓马”

“吕布的赤兔马”

“刘备的的卢马”

……

项羽因为乌骓马叱咤风云,成为西楚霸王;吕布因为赤兔马,而得“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名,后曹操将赤兔马转赠关羽,从而成就了关羽的“武圣”地位;在荆州,刘备被追得穷途末路之时,的卢一跃檀溪,救了刘备一命,从而奠定“魏,蜀,吴”的三国局面。种种迹象说明,好马须得有慧眼的人赏识。正所谓:有伯乐,才有千里马。由此引入课文,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使学生明白马与人之间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3.生活事例,导入课文

生活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积极探究自然界所蕴藏的无穷奥秘,了解其中数学知识的产生与运用,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是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改革的呼唤。数学课堂应贴近学生生活,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生活”,将抽象的教学融入学生丰富、生动的生活体验中,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先让学生伸出自己灵巧的双手,看看有几根手指?中间有几个间隔?再将手指转换成五棵树,数数有几个间隔?如此举一反三,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棵树和间隔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从而轻而易举得出结论:棵树=间隔+1;间隔=棵树-1。

4.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积极参与,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才会大大提高,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在教学品德课《五岳名山》时,教师先提问:《笑傲江湖》这部电视剧大家都看过,里面有哪些人物?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有令狐冲,有任盈盈,有岳不群……有哪些门派?有嵩山派,有华山派,有衡山派,有泰山派,有恒山派。这五派因何得名?学生面面相觑。教师忙给出答案:他们根据五座山而得名。这就是本节课马上要学习的《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学生马上来了激情,原来《笑傲江湖》和“五岳山”有这么深的联系,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这节课学生在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5.设置疑团,导入课文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根据学生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问题,设置疑团,能快速调集他们的注意。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利用巧妙设问造成疑团,使他们进入活跃的思维状态,开启智慧的闸门,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奇效。如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颗五角星,然后说:五角星是人们所熟知的,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上面有五角星;人民解放军的帽徽就是红彤彤的五角星等等。然而作者选择了“苹果里的五角星”作为题目,这是为什么?是苹果里藏了五角星,还是苹果里长出了五角星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寻求答案。

在教学中,教师抓住课文重点制造悬念,设置疑团,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了学生急于从课文中寻找答案的迫切心情,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紧张的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喜悦。

总之,课前导入,不容忽视。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时要坚持以生为本,实施主体教学,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托尔斯泰说的:“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深入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巧设悬念,创设求知情境,用各种语言的艺术魅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向。教师的导入如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像一块磁铁一样,一下子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必然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就是课前导入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大教学论》(MagnaDidactica,1632)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1957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新l版。全书共760页,20余万字.

[2]《笑傲江湖》电视剧原著:金庸.

[3]《苹果里的五角星》小学四年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