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分析原因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1

高度重视分析原因培养策略

张晶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七道泉子镇中心小学122000

数学思维指的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特定思维,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将数学学习的逻辑能力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中去,这就要求学生应当具有相当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一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一、要高度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脑子灵活,可以很快地理解学习内容,迅速接受新知识并且能学以致用,取得好的成绩;有些学生则不然,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有限,学习到了新知识后并不能很快接受,在学习中显得很困难,这样就和其他学生的距离越来越大,成绩也不太好,这时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便因此而凸现出来了。在一定的程度上,如果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那么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方面可以帮助小学生将他们所学习到的知识融合为一,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消化吸收学习到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强化学习知识点,加深记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二、分析学生数学思维受阻的原因

1.教法差异造成衔接不当。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等特征,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但由于各年级教师教法差异,导致学生各阶段学习衔接不当,很容易形成知识阻隔,从而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现象不能再任其发展下去了。

2.学法缺乏造成思维无效。

据调查,由于学生缺少学习方法而严重制约学生有效思维的情况普遍存在。在一份“遇到难题的处理方式”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选择“问同学或问老师”,只有少数学生选择“继续思考”。学生思维惰性造成思维模糊,不能把关键信息加工成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致使思维受阻。学生思维惯性伴随着思维而存在。学生在解题时尚未看清题意,便罗列公式、拼凑解答,经常由于思维呈线性状态,导致思维过程中断。

三、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尤其是对于控制能力相对较差的小学生,好奇会让他们学习更加充满兴趣。好奇心是小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也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动力,学生会对数学学习充满激情,求知欲勃发,开启思考数学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同时开启。

2.注重实践操作,用直观形式强化理解。

数学中很多知识都具有立体与抽象的特点,学生脑海中难以形成立体思维模式,当遇到具体难题时就会无法解决而消极退缩,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维,复杂问题具体化,促进学生深入了解。比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不仅要在黑板上将正方体与长方体画出,还要鼓励学生一起参与动手实践,课后将大小不一的正方体或者长方体折叠出来,再用直尺测量长宽高,运算表面积与体积等。通过自主动手实践可将兴趣与情感投入,学习时也更加认真,由此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激发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思维灵敏性以及实践功能,可整体深化学生思维。

3.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丰富多彩的生活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入生活这股“源头活水”,可以让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具有生命的活力。就可以自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学习“正负数”时,可以将测量室温的温度计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认真观察后自行绘制于纸上,教师说出不同地区的温度让学生在纸上来标记出来。温度计与教学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师的诱导下引入正负数的学习,自然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

没有悬念的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激起学生有效的思考。而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增强教学的悬念,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活跃学生思维,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当有趣味且足够吸引人,小学生才会对它产生兴趣并为之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次,问题不能太难,问题太难会让小学生无法找到突破点,反而会减弱学生的兴趣,致使学生不想去思考,阻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5.坚持启发教学,激发学生思维。

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教材中例题和练习中“也可这样算”、“看谁算得快”、“怎样算简单就怎样算”等提示,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类比,拓宽思路,选择最佳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启发式教学注重创造情境,展现知识发生过程,启发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判断、推理等,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还发展了思维能力。教学中注意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总之,我们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努力中,既要考虑到能力的一般要求,又要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