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卷讲评的误区及矫正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1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的误区及矫正对策

张换风

张换风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056300

章节复习、阶段练习、试卷讲评是高三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成功的试卷讲评课可以弥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知识方面的欠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理清考查知识点,针对学生答题中的出错原因,讲明解题策略,理顺答题思路,解决学生在知识运用上存在的疑难,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综合训练能力,提高讲评课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但不少教师试卷讲评中,还存在诸多误区,需要矫正和规范。

一、存在的误区

1、核对答案,不做引导。试题讲评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试卷答案,不通报考试的基本情况,如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标准差、最高分、最低分、分数段分布,以及某些进步特别大或退步特别大的学生的考试情况。没有指出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典型的错误以及讲解命题思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考题的考查的能力目标。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没有形成较为规范的信息获取、分析归纳的方法。对自己作错的题目不会进行反思,教师不布置考后的巩固练习,学生考后仍如坠云雾,而要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牢固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只是纸上谈兵。

2、平均用力,不辨主次。有的教师对试卷不作分析统计,不分主次,不作归类,从头到尾平均用力。不管学生答题情况如何、难度大小,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题题不放过,生怕漏讲一题。这样既浪费讲课时间、影响学生兴趣,又不突出整套试题的重点。

3、自导自演,不顾主体。讲评课没有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教师总体分析的基础上,不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学会自己来分析,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失误的根源,从而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试卷,共同总结学习经验。

4、就题论题,不会延伸。命题者往往以点带面来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就题论题的讲评显然是不可取的,有的教师讲评试卷时没有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尽可能通过试题拓展使语文能力得到更多的训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生不知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今后怎样才能不再错,不能“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的效果根本落不到实处。

5、抱怨批评,不加鼓励。考试后,教师会板着面孔,对低分同学实行火力轰炸,一味表扬优秀学生。适当批评无可厚非,也必不可少。但置学生的自尊心于不顾,不讲求教育的艺术性对学生大加责骂,势必会挫伤学生学习兴趣,甚至会使有些同学一蹶不振。

二、矫正的对策

1、分析引导,弄清错因。教师要在试卷讲评前,梳理出学生的典型错误和好的解法,为上好讲评课做好充分准备,做到讲评课针对性强。通过广泛搜集信息,弄清哪些题目存在问题及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而弄清产生错误的原因,防止面面俱到、一味对答案等弊端,使讲评课更好地突出重点,解决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展示学生解题错误,引导学生弄清错因。学生的正确概念是在同错误概念进行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展示错误,是考后评题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综合类题都是由几个简单题复合而成的,因此在讲解时可以在统观全题的前提下,化整为零分割成几个小的题目,再来各个击破。

2、突出重点,总结技巧。答卷讲评要突出重点,讲那些最能激发学生思维,最能引起学生反思的重点问题。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不能什么问题都讲,也无需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道题,没有必要把个别学生的问题拿到全班讲,导致浪费大多数学生的时间,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写好试卷讲评教案,要对阅卷过程中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抽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评。哪些该略讲,哪些该精讲,做到心中有数,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是试卷讲评的重点。

3、关注主体,提高能力。一堂成功的试卷讲评课,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答问、质疑、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容易接受大量的知识及解题的信息,从而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4、发散思维,借“题”发挥。试题受考试卷面、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将所学知识全部涉及、面面俱到。出题者往往以点带面体现课本知识,教师讲评时应从这一“点”出发,注意知识辐射,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因此,要讲与题目相关的知识、方法链接,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知识网络。针对某些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拓宽和加深,达到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和思维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目的。

5、表扬鼓励,激发热情。试卷讲评时,要注意激发学生情感,要通过讲评课调动积极性、评出积极性。讲评教师应善于发现挖掘学生的闪光之处,对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给予肯定。如有创新、有独到之处的学生要及时肯定,要善于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这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兴奋度和积极性是有益的。不要挖苦讽刺考得不好的学生,不要对这些学生指桑骂槐,而是要帮助他们认真分析原因,帮助他们弥补缺漏、树立信心,也要尽可能发现其闪光点,加以赞赏,予以鼓励,使下次考得更好些。讲学生的作答情况,先讲学生在答题中的良好表现,特别是创造性思维,不断地鼓励学生,把学生引向上进。研究答卷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出错的原因,总结教训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