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效益构建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提高课堂效益构建高效课堂

黄招治

黄招治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362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教学效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当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益,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深入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们普遍感到新课标和新教材中的目标、要求、内容跟以前不同了。新课标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大力倡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必将促使教师重新审视、定位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既能掌握与运用相关的知识,又能在情感上、价值观上产生共鸣,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距新课程的要求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许多教学活动或环节还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沉闷,教学信息量少,过程乏味,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动力和兴趣缺乏,本应由学生一起参与、思考、探究的“课堂”成了教师强力灌输、硬性说教的“填鸭式课堂”;盲目崇新,一味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什么内容都让学生探究,变“满堂灌”为“满堂问”,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学习的效益可想而知。究竟应该怎样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构建高效课堂?这是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深入探究和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此的思考和体会。

一、重视目标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教师要准确把握学期、单元、甚至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重点与难点。要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规划,明确学期、单元、课时、专题教与学的目标,规划知识要点及应达到的能力水平,编拟预习提纲,紧扣重点难点设计出启发性问题,课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教科书和有关资料预习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指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标准作用,使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开展目标教学,能够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指出:“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学生本来就处在一个关键而又特殊的成长阶段,更何况现在的中学生不仅兴趣爱好各异,个性也各不相同,独立意识、逆反心理都较强。如果课堂教学呈现出单一化、模式化,就会使教学单调、枯燥,缺乏吸引力。[1]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上多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创新课堂讲授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不想使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因此,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是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适合讲授,也不是任何时候、任何环节的讲授都是有效的,要把握好讲授时机和把握好讲授节奏。教师可对教材进行重组,结合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与学生一起破解一些“生活之谜”,适时地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实际畅谈他们对一些现实问题的理解,这样既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2.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身则侧重于发挥引导作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以一组探究题或讨论题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指导学生按照探究题的要求进行独立思考,并对于其中的重难点开展合作讨论,教师适时发挥启发点拨作用,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方向进行引导,推进探究性学习深入进行。在探究性自主学习环节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梳理,依靠学生的自我修正来实现学习成果的最优化,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2]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教学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如大量的文字资料、音频视频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空间,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了生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更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师,在编排各种教学活动时,要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使比较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通俗,便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多媒体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运用时一定要适时、适度、适量,张弛有度,要服从于整个教学过程的需要。

1.恰当运用多媒体,让“有用的”电视节目走进课堂。许多电视节目的内容来源于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优秀电视节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更好地掌握学习的知识。如《今日说法》中的《打“黑”记》讲述的案例,可以在学习《依法治国》的内容时播放,然后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当引导和扩展,进一步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目的也顺利地实现了。[3]电视媒体中还有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福建电视台的《与法同行》等等,把这些教育意义很强的节目录制、拷贝、剪辑加工后有选择地应用,效果会十分明显。

2.用音乐引导学生,活跃课堂气氛。音乐也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音乐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使人得到美的滋润。青少年对音乐情有独钟,大多数学生喜欢美妙动听的音乐,因而在课堂中引用歌曲教学可以取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许多歌曲中隐含着深刻的道理,对我们的人生有着不少的启迪。[4]通过音乐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兴趣,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3.用丰富多彩的文字资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视听资料外,还可以引用一些文字资料辅助教学。这些文字资料不是繁琐冗长的理论知识,而是那些引人入胜的寓言、启迪智慧的谜语、意味深长的成语典故、富有哲理的格言等。教学中通过引用这些丰富有趣的文字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4.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拉近课程与生活的距离。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5]由此我深信,在教学中,尤其在讲解有关生活话题的教学中,利用本地区的乡土资源,能更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乐于接受。以学生身边的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把课本知识与乡土资源结合起来思考、交流,学生会兴趣盎然,乐于参与,会感受到课堂知识的亲近和效用。

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

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条件。首先,要给学生以思考的自由,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牵着学生鼻子走,不能硬性将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应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想象甚至敢于怀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其次,要有民主的教学作风,在教学过程中应安排学生质疑问题的环节,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缺点错误。再次,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形成融洽和谐氛围。

五、重视教学反思,有效评价课程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考和再学习过程,是教师自我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不断总结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益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该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反思什么内容,不少教师却深感茫然。其实,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自己课前、课中、课后的情况进行反思,反思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否合适,教学准备是否充分,反思课中学生的参与、互动状态,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讲练结合是否到位,反思课后的课堂教学效果,对课堂效果作出正确的反馈和客观的分析,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积累成功经验,寻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剖析其原因,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纠正,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健等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使用过程要注意的问题[J].考试周刊,2007,(2)。

[2]赵明华等把倾听引进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J].考试周刊,2010,(4)。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