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探究性学习中的认识误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谈谈探究性学习中的认识误区

钱倩

钱倩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目标提出:使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要求我们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对探究性教学的理解与认识有各种各样的误区。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误区方法自主指导

误区一:每一堂课都应该开展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授受式学习)也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课堂中有效的学习要依靠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所有的物理知识都只用一种方式是低效的。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时,应根据物理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

如果只要求学生掌握某个结论,那么讲授法也许就能达到目的。例如:《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的学习,教师生动地讲解就可以使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如果必须要学生了解过程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概念、规律等,那么教师需要设计一个“探究过程”。例如:对《欧姆定理》的科学探究,我将原来的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边做边讲的实验,每两位学生发给一套实验器材,实验中首先提出观察要求:观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跟流过导体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再观察导体的电阻与流过它的电流又有什么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电压与电阻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呢?可见,探究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去做,不仅给了学生参与动手实验的机会,又能得到技能训练和多种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误区二:探究式学习就是发现式学习。

一说到探究式学习,我们常常就会想到发现式学习。一讲到探究式学习,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交流等步骤。虽然探究式学习不一定包括上述所有环节,但探究式学习就只有这样一种问题解决的模式吗?实际上,探究式学习有多样化的设计模式。从自主获取信息的现成程度分,可将探究式学习区分为两大类:接受式探究与发现式探究。

在接受式的探究学习中,信息由学生主动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所搜集到的信息是现成的,只需略加整理即可。如,在学习《水循环》前,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探究作业:了解水循环的过程;了解中国的水资源现状和世界水资源现状,调查本地水资源情况;调查本地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方法。而在发现式的探究学习中,没有现成信息可以直接搜集到,必须由探究者经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过程,通过整理分析来获得或发现,如“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

误区三:应该尽量让学生自由探究。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介入得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也不能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之中。教师的指导既不能剥夺学生尝试、出错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也不能不着边际,使学生感到手足无措。

如果教师希望学生开展真正的自主探究并有所收获,就要为学生设计有利于其发展的情景和过程,并要引导探究活动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教师应通过设置适当的活动与任务,使学生投入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学习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学习物理积极的态度。

例如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我先播放课件,在《大海啊,故乡》的乐曲声中把学生带入阳光、沙滩、海水的场景中,让学生从画面中找出人对海水和沙子的不同感受。学生1回答:“白天海水凉沙子烫,傍晚海水暖沙子凉”学生2问:“这种凉和烫的不同是指什么?”学生回答:“指温度不同。”为什么同一时刻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同?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后回答:(1)可能是蒸发吸热;(2)可能是海水和沙子的质量不同;(3)可能是因为导热能力不同;(4)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如何设计实验比一比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同学们认真讨论后设计如下两种方案:(1)加热相同时间比升高温度;(2)升高相同温度比加热时间。讨论后确定方案(2)。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实验时教师边巡回观察边指导,最后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一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让其承担更多的责任,最终学会自主进行探索。

误区四:只要将学生分成小组,他们就能合作学习。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很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经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目前很多教师已经非常关注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有些活动设计只是关注了活动形式,而没有明确的目标,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却没有深度。许多小组合作学习,看似热烈地讨论却存在许多问题:(1)中等生和学困生与优生相比,缺少交流机会,优生积极思考、发言、交流、;中等生观望、附和、随大流;学困生仅做听众。(2)在讨论交流时,有部分学生漫不经心地东张西望,看别人操作,听别人发表意见、讨论,自己却做一个旁观者。(3)教师在学生合作中引导、指导的成分较少,没有真正融入学生集体。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我认为在小组合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小组成员组建合理;二是鼓励学生在组内单独发言后再组织交流;三是教师应积极参与,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合作伙伴;四是交流后应学会小组总结汇报;五是小组合作的形式可多样,即组内合作、组际合作等。

总之,进行新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正确运用探究性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求欲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新知,在创新中获得成功。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深刻理解新课程的教育价值,根据自己的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实际,走出探究性教学的误区,才能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我们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