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崔丰春

◆崔丰春山东省平度市新河镇新河中学266717

摘要:在新的课程改革下,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首要的是要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贯彻启发式教学法。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在重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方法常常采用启发式诱导,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

关键词:启发式课堂教学兴趣创新

依据当前初中学生的接受水平,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近几年,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一贯推行启发式方法进行授课,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我所任教班级的物理成绩,在历来市镇两级组织的学业水平检测中,检测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现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该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的课前准备

“启发式教学”的启发,侧重于抓好两个方面,即它既设法使学生“爱学”,又设法使学生“会学”。真能“爱学”和“会学”,自然就可以很好地“学会”。要搞好启发式教学,课前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启”是“发”的前提条件,“发”是“启”的必然结果。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现有学生的接受水平,在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通过安排合理的实验、创设合理的物理情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编排难易适度的思考题等方式,适时启发,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且不可没有目的、不适时机地随意启发,这样必然会导致启而不发,或发而不透,发而不对,干扰了教学进程的正常运行。

二、如何组织启发式教学

1.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启发。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综合了实验原理、设计思想和方法、实验操作和观察、数据分析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实验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实验和自己动手实验,物理现象和过程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启发学生的思维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养成遵循实验事实进行客观分析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如讲做功和内能的改变时,可以在课堂上演示压缩空气引火实验,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到棉花燃烧,学生对实验现象感到非常惊奇,可让学生动手做一做。但结果是棉花可能不会燃烧。学生感到非常失望,这时候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学生没有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前没有在活塞上涂少许蓖麻油,致使活塞与管壁的密封不好,棉花当然不会燃烧;也可能是选取了燃点较高的普通棉花,而不是一团干燥的硝化棉,由于空气压缩后,管内空气的温度达不到普通棉花的燃点,当然不会燃烧。学生遭到挫折,不能不引起他们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对本实验器材的要求,材料的选取及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情况理解得更深刻。在原有实验的启发下,有些学生选择燃点较低的火柴头代替硝化棉,实验同样获得了成功。这样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列举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发热这种日常现象,都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习动机,以至于急于寻根究底。

2.用想象物理情境的方式进行启发。为了使问题便于接受,物理课堂教学中常常把问题理想化,这就需要启发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理想物理模型。初中生想象这些“理想化情况”,进行“想象物理情境”的启发,可丰富学生想象力,使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如学习了大气压知识后,学生已经知道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大气压,此时提出“假若没有大气压会出现什么现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想象:抽水机不能抽水、钢笔不能吸墨水、吸管吸不到饮料……

3.用趣闻轶事启发。如:牛顿读书和思考时非常专心,对别的事往往考虑得很少。一次,他一边读书一边煮鸡蛋,等他揭开锅准备吃鸡蛋的时候,发现锅里煮的竟是自己的怀表。还有一次,他请一位朋友吃饭,菜已摆到桌子上,可是牛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而回到自己的书房,好长时间没有出来。朋友等得不耐烦了,便自己吃起来,并且把牛顿那一份鸡也吃光了,骨头留在盘子里,然后不辞而别。等牛顿来到餐桌后,看到盘子里的鸡骨头,自言自语地说:“我还认为自己没吃饭,原来已经吃过了。”

4.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启发。电化教学手段试听结合,便于直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物理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运动或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材料。这种形、声、色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可使学生处于“学”的最佳状态,使学生学习轻松愉快、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时,通过播放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情况。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卫星在哪一点离地球最近?在哪一点离地球最远?在哪一点运行最快?在哪一点运行最慢?进而引导分析动、势能大小及转化情况。

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不只是这些,还有更多的方法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探索。究竟选用哪一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能够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关键是取决于教材的特点与现有学生的接受水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为启发而启发,流于形式的启发思想,而要是启发式教学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