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绘本,大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小绘本,大课堂

朱丽凤

朱丽凤浙江省绣湖教育集团绣川校区

【摘要】小学新入学儿童,经前侧了解阅读能力与水平差异,并进行归类;将各个原生家庭根据同质、异质分组的形式分成小组,开展共同阅读、交流等活动;为阅读活动小组的顺利开展,教师、家长为孩子在环境、策略、方法、展示等方面提供平台;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初步形成协作模式,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一定提升。

【关键词】家校合作;协同小组;绘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209-01

四年前,得幸在千岛湖参加了儿童阅读研习营,一颗热爱推广儿童阅读事业的心植入我的心里;去年,更有幸来到以“人文绣湖,书香校园”为办学理念的学校。如种子遇到土壤、阳光和水分,积蕴的能量瞬间萌发,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践行后,粗浅整理,小结如下:

一、初期准备:让阅读如布阵排兵

1.学前调查,读书有别儿

优质的教育是因材施教,优质的阅读也因是因人而异,量身定做的。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起步上一定会有所差别,选书错误不但无法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反而会适得其反。会为确保不同阅读层次和喜好的孩子都有书看,在家长的同意下,我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入学前识字量、兴趣爱好、已经阅读的书目以及类型、每日阅读量。经过调查分析,入学儿童基本有五个层次:

(1)零基础型,零识字量,基本不阅读;

(2)起步型,200左右识字量,无法独立阅读,孩子阅读兴趣不浓,父母陪伴阅读意识不强;

(3)启蒙型,500左右识字量,能简单阅读一些文字较少的绘本,需要家长陪读,家长“分乐在其中”和“在痛苦中煎熬”两种。

(4)放手型,1000以上识字量,能独立阅读绘本,甚至桥梁书,孩子爱阅读,家长会选书。

2.环境创设,读书有地儿

校园:在学校的每个楼层,每个长廊都有主题书吧,装饰一新雅致的壁柜中摆着各色读物,缤纷可爱的小板凳静候着每位爱书的孩子。

教室:在老师和热心家长的带领下,共同为孩子准备了卡通可爱与孩子齐高的书架,可折叠的小板凳,既实用又方便。

家庭:家是温馨的港湾,更是读书习惯养成的基石。入学前的家长会上就布置了家家开拓一片阅读小天地的任务,所设之地,可卧、可躺、可坐、可观,有了这样自由自在温馨的小角落,孩子不爱上阅读都难。

图书:图书才是家校协同小团体建设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这里主要讲班级图书的书目。孩子爱看什么书,适合看什么书,都按上述的调查情况选购,从以下两方面补充:(1)每位孩子带自己喜爱的书籍与人分享,确保书籍的循环利用。(2)确保交流的方便和在校的管理,另由几位热爱儿童阅读的妈妈们共同商量确定购买三种阅读层次的书籍:绘本、桥梁书、注音简化版各类名著,书目内容上尽量涵盖:文学、数学、科普等。

二、学生层面:让阅读如游南玩北

1.和玩转魔方一样,读绘本

魔方6个面,中心有一个中心轴,玩转魔方有规则。阅读也有中心轴:在阅读中积累和发展,从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文化熏陶;在阅读中思考,获得对自然、生活、人的个性体验和启发,总之一句话:提高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提高语文素养为中心点,以教材的教学目标、绘本阅读目标为中心轴,以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能力、阅读数量、阅读质量、阅读方法为各个面,在规则下进行阅读。同时想方设法将所选绘本与教材中的课文、孩子的现行生活建立内在联系,让孩子就像玩魔方一样在替换、旋转中发现知识、在比较中发现意义,在故事新新编中运用知识实践和创造。同时,各小组的6个原生家庭也如魔方的六个面,开展小组活动如魔方旋转。

在阅读《两颗树》时,孩子们都很自然的想到了自己最亲近的小伙伴,有的想到自己幼儿园时的伙伴,有的想到新交的朋友。在这个独生子女的年代,孩子们对同伴的需求,让家长看得见,听得见。一个关于“友谊”的话题就在阅读协同小组中产生了:(1)孩子聊聊读完的感受,两颗小书让你想起了谁,说说和他(她)一起的快乐时光。(2)家长探讨如何满足孩子需要同伴的需求。(3)孩子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才能与同伴形成长久友谊。

2.与儿童天性联结,赏绘本

光把阅读的内容转化为形式还是不够的,还要把阅读的协同小组转化为游戏共同体。如在阅读《鼠小弟》系列丛书后,以“鼠小弟的生日会”为主题,各个协作小组汇报各自小组的阅读成果。各个协同小组的宝宝和爸爸妈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各种形式展现。有的小组改编了故事后,以汇报演出的形式进行;有的小组以小诗朗诵的形式进行;有的小组以自我设计的漫画形式进行。爸爸、妈妈、宝宝齐上阵,演“鼠小弟”“鼠小妹”的孩子成了孩子心中的小明星。

三、初见成效:让阅读如谷满粮仓

1.识字课上遛一遛

识字课中,给字找朋友是孩子们最爱的一个环节,孩子们往往能把自己从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开心地展示给同伴,既自信,又得意。一个“肚”字,孩子组出了“心知肚明”;一个“鹅”字,孩子组出了“鹅毛大雪”,一个“笑”字,孩子吟出了“桃花流水鳜鱼肥”,一个“真”字,孩子组出了“铁木真”。一个“短”字,孩子组出了“取长补短”。说是识字课,更像是万花筒,孩子们用一个汉字折射出他们在书海里遨游带出的点点浪花,而且是绚丽缤纷的浪花。

2.交际课上显身手

口语交际课是一年级孩子习得口头表达能力的课堂,更是孩子们发挥自己想象,展示才情的场所。我在上《我会拼图中》一课时,孩子用平时阅读的绘本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我用(图形)拼成了(什么),(什么)(拟声词)的(怎么样了)!看似简单却颇有韵味。

3.读写绘里有乾坤

每周一次的的《读写绘》是用文字、图画、剪贴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示孩子们读绘本后的感受、体验、新编,虽然孩子们的文字很稚嫩,孩子们的画面不完美,但却充满童真,充满新的启迪。

阅读经典,丰富人生。但无论是一颗大树,还是一朵小花,最初的生命都是一颗小小的不起眼的种子,种子潜于土壤中,饱孕着可以萌发,可以成长的生命力。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起步,此时与书交朋友,就如为孩子种下一颗爱书的种子!今天,我们给孩子一本书,明天,孩子还我们一个精彩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宋旭,绘本文学圈[m],浙江: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206-215

[2]李怀源,小学语文单元整理课程实施与评价[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2-15

[3]张康桥,让小学语文回归儿童的世界,[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