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骨干骺端骨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对12例尺腕撞击综合征患者进行尺骨干骺端骨结合锁定加压尺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术。根据手术时间、术后骨愈合时间、术前术后尺骨变异值、PRWE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临床指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4~18个月,平均16.2个月。手术时间(43.1±9.3) min,所有患者均Ⅰ期骨愈合,骨性愈合时间为(12.6±1.7)周,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X线检查尺骨变异值(-1.0±0.6) mm显著低于术前(2.6±1.2) mm(P<0.001)。末次随访PRWE评分(21.7±3.8)显著低于术前(52.2±7.3),P<0.001。末次随访VAS评分(0.8±0.7)显著低于术前(6.8±0.8)(P<0.001)。术前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57.9±8.1,其中可5例、差7例;末次随访为85.4±8.9,其中优5例、良5例、可2例,术后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01)。结论尺骨干骺端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可促进骨愈合,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缓解疼痛,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标签: 尺骨 截骨术 尺腕撞击综合征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声带短术在提高跨性别女性嗓音音调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9例行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短术的跨性别女性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嗓音参数。29例跨性别女性年龄为19~47(27.0±6.3)岁。主观嗓音评估采用跨性别女性嗓音问卷(Transsexual Voice Questionnaire for Male to Female,TVQMtF)。客观评估中分析了嗓音基频(F0)、最高音、最低音、习惯言语响度、Jitter、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PT)、噪谐比(NHR)、共振峰(F1、F2、F3、F4)频率。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手术前相比,声带短术后3个月后的TVQMtF评分明显下降[(89.9±14.7)分vs.(50.4±13.6)分,t=11.49,P<0.001],F0水平明显提高[(152.7±23.3)Hz vs.(207.7±45.9)Hz,t=-6.03,P<0.001]。共振峰F1、F2和F3频率较术前明显提高,F4频率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最高音无明显改变,但最低音较术前有明显提高[(96.8±17.7)Hz vs.(120.0±28.9)Hz,t=-3.71,P=0.001]。习惯言语响度较术前有明显提高[(60.0±5.2)dB vs.(63.6±9.6)dB,t=-2.12,P=0.043]。Jitter、Shimmer、NHR及MPT与术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声带短术能够显著提高跨性别女性的嗓音基频、共振峰频率及嗓音女性化程度,对发音能力及嗓音质量无明显不利影响,是嗓音女性化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 标签: 基频 跨性别者 音调提升 声带截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评分对透析患者预后的预测点。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方法,纳入2006年4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开始透析的患者,收集患者进入研究时的临床资料。随访终点定义为死亡或截至2019年12月1日。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评估BDI评分与全因死亡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探索BDI评分对全因死亡产生正性效应的点,并根据该点将患者分为高BDI评分组和低BDI评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BDI评分对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作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来分析BDI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109例患者被纳入最终分析,年龄(50.2±12.5)岁,女性52例(47.7%),随访(69.1±29.9)个月,发生全因死亡21例(19.3%)。限制性立方样条图结果显示10分是BDI评分对透析患者死亡产生正性效应的点。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BDI评分组(BDI评分>10分,n=52)患者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低BDI评分组(BDI评分≤10分,n=57,Log-rank检验χ2=6.548,P=0.01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DI评分增加(HR=1.06,95%CI 1.02~1.11,P=0.007)和BDI评分>10分(HR=2.97,95%CI 1.13~7.80,P=0.027)是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BDI评分预测透析患者3年和5年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2(95%CI 0.629~0.914,P=0.021)和0.741(95%CI 0.589~0.894,P=0.006)。结论10分是BDI评分对透析患者全因死亡产生正性效应的点。BDI评分>10分是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抑郁症 肾透析 腹膜透析 贝克抑郁量表 预后
  • 简介:髋臼发育不良指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全,关节有半脱位或脱位的趋势。Chiari骨盆内移骨术由Chiari于1955年提出,该手术是将骨远端内移,以增加股骨头外侧的包容,使身体的负重力线移向内侧,增强了髋外展肌群的力量,

  • 标签: 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髋臼发育不良 治疗 股骨头 半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骨导板在胫骨骨折畸形愈合骨矫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15例患者行3D打印骨导板辅助骨术治疗(3D打印组),男9例,女6例;年龄(46.3±8.2)岁;骨折畸形愈合位于胫骨中上段11例,胫骨下段4例;左侧6例,右侧9例;内翻畸形8例,外翻畸形7例;术前骨折畸形角度24.3°±5.5°。15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传统手术组),男10例,女5例;年龄(47.1±6.0)岁;骨折位于中上段12例,下段3例;左侧5例,右侧10例;内翻畸形7例,外翻畸形8例;术前骨折畸形愈合角度平均22.5°±5.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结果3D打印组和传统手术组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D打印组和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10个月。3D打印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明显缩短[(102.2±13.0)vs.(137.9±10.5) min],术中出血量较传统手术组明显减少[(77.3±39.7)vs.(163.3±35.2) mL],术后3D打印组畸形角度较传统手术组显著减小[(1.9°±0.4°)vs.(3.2°±0.9°)],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未见内固定物松动,骨处均实现愈合,未再次出现畸形,下肢力线恢复良好。结论3D打印骨导板技术在辅助胫骨骨折畸形愈合的骨治疗中能精准骨,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有效纠正下肢力线,术后近期疗效良好,是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有效的辅助技术。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不愈合 截骨术 畸形愈合 3D打印技术 截骨导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婴幼儿石位体位架的设计及应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所收治接受输尿管的软镜术治疗的患儿96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例患儿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48例患儿。仅观察组为最适宜婴幼儿自身石位的体位架,常规组则为手术床所配套成人式石位的体位架。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体位摆放具体时间指标评分情况、摆放体位后期腿部松脱症状的发生情况,均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接受输尿管的软镜术治疗的患儿,结合患儿身高为患儿量身定制石位的体位架,可缩短体位摆放实际所需时间,降低腰部松动情况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极佳。

  • 标签: 婴幼儿 截石位 体位架 设计 应用
  • 简介:患者,男,17岁,38天前因肠扭转于外院行肠管复位术,术后10天出院,出院后自觉右下腹胀痛,继之全腹胀痛,呈阵发性发作但仍有排气,排便,偶有进食后呕吐,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肠粘连,不全肠梗阻行综合保守治病10天,期间曾间断多次排粘液脓血便,终因发热症状未见好转而转入我院。患者一般状态较差,轻度脱水貌,

  • 标签: 自截 肠套叠 右下腹 肠管 排粘 热症
  • 简介:总结了36例儿童肘内翻畸形骨矫形术的护理,主要包括给予周密护理,即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石膏护理、营养支持及出院健康教育和随访指导。36例患儿术后肘关节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无肱骨外髁突出畸形,无尺神经麻痹表现,肘关节功能正常。重点提出术后的石膏护理与功能锻炼是减少畸形愈合的关键。

  • 标签: 儿童肘内翻 矫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折刀位与石位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对比。方法特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医学分组中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患者使用石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俯卧折刀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体位摆放时间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等指标的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俯卧折刀位应用于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相比较石位而言,可有效的消除患者的羞涩感,提高其手术配合度,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俯卧折刀位 截石位 肛肠手术
  • 简介:摘要脊柱骨矫形术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脊柱畸形,如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先天性脊柱侧凸、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退行性脊柱侧后凸、创伤性脊柱后凸等,骨方式多样,本文就不同骨术式的临床应用和优缺点进行综述。

  • 标签: 脊柱畸形 脊柱截骨矫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臼旋转骨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解除关节疼痛,促进和改善髋关节功能恢复,延缓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展。方法对患者行髋臼旋转骨术,通过不同时期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及康复训练,已达到预期的目的。结果本组19例,经随访,优9例9髋,良7例8髋,差3例4髋,临床疗效优良率76%。结论髋臼旋转骨术对合并早期或进行性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强术后不同时期的护理与康复训练是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髋臼发育不良 旋转截骨术 康复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主设计的石位手术辅助工作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需石位手术的患者200例,采用手术辅助工作台100例(研究组),采用常规手术工作台1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术者操作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术者操作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12 ± 0.54)分比(1.61 ± 0.83)分和(93.11 ± 4.61)分比(79.25 ± 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30和2.03,P<0.05)。结论自主设计的石位手术辅助工作台解决了手术器械的安全放置和术中标本及污物有效的收集和处理等问题,改善了原有手术标本和污物的收集方法,提高了术者使用舒适度及满意度。

  • 标签: 截石位 辅助 工作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骨术对髌骨高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关节科行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骨术患者68例;其中男13例,女55例,年龄(64±7)岁。纳入标准:髌骨位置无严重偏移且术后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关节镜对髌股关节进行干预治疗;严重膝关节韧带损伤伴功能不全;严重其他骨病;既往膝关节手术史;随访术肢并发二次损伤。采用Caton-Deschamps指数(CDI)、股骨髌骨高度指数(FPHI)评估髌骨高度的变化,髌骨轴位45°X线片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髌股关节退化程度;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与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5)个月。CDI由术前的(0.94 ±0.14)改善为术后1周、术后12月时(0.91±0.21)、(0.89±0.17)(F=0.451,P>0.05);FPHI由术前的(1.51±0.22)改善为术后1周、术后12月的(1.52±0.17)、(1.52±0.21)(F=0.782,P>0.05);髌股关节K-L分级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2月时无显著变化(χ2 =0.479,P=0.628)。HSS评分由术前(52±16)改善为术后3、12个月的(69±1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2.638,P<0.001)。结论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骨术对髌骨高度无明显影响,髌股关节未见显著退化。

  • 标签: 髌骨 截骨术 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应用骨矫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病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A组应用桡骨头复位术+环状韧带修补术治疗,B组应用尺骨上段Z形骨矫形内固定+桡骨头复位术+环状韧带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优良率为85%,A组为55%;B组治疗后半年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6.50±4.37)分,A组为(80.71±3.91)分。结论尺骨上段Z形骨矫形内固定+桡骨头复位术+环状韧带修补术治疗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效果明显,能够改善肘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 截骨矫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尖保留与除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治的78例牙根尖周病患者,随机将7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根尖保留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根尖除治疗方案,术后6个月的对两组牙齿松动、瘘管,牙槽骨骨密度及新生骨高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牙齿松动发生率5.13%、瘘管发生率2.56%;对照组术牙齿松动发生率7.69%、瘘管发生率5.13%,两组差异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牙槽骨骨密度和新生骨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牙根尖周病施行根尖保留术,是治疗牙根尖周病最佳有效方法治疗疗效优于根尖除,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牙根尖周病 根尖 保留 截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微创骨矫形术治疗踇外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自2012年7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并采用微创骨矫形术治疗的100例133足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且均给予这100例133足给予微创骨治疗,根据其临床治疗效果,探究微创骨矫形术治疗踇外翻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微创骨矫形术治疗,患者的踇外翻情况均有明显好转,术后半年X片检查,所有患者的踇外翻角(HVA)、跖骨间角(IMA)、近侧关节固定角(PASA)、远侧关节固定角(DASA)均有明显改善;踇侧滑囊均消失不见,行走无持续性的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对治疗效果均比较满意.结论微创骨矫形术治疗踇外翻效果显著,比较传统开放性手术有微创、能早期下地、避免二次手术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关键词微创、骨、踇外翻、可行性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77-02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牙根尖除与保留两种不同的根尖手术方法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口腔科就诊的上、下前牙根尖周病患者30例(38颗患牙),随机分为根尖除组与根尖保留组,每组15例。根尖除组行根尖手术并除牙根尖2—3mm,根尖保留组行根尖手术但保留牙根尖。术后3、6个月跟踪随访,通过检查牙松动度、瘘管出现以及测量牙槽骨骨密度和新生骨高度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两组术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代表复发指标的牙松动度和瘘管出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代表成骨指标的牙槽骨骨密度和新生骨高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者若能彻底去净病变组织,保留牙根尖的根尖外科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牙根尖周病 根尖手术 根尖截除 根尖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