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76 例危重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8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营养代谢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营养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 重症医学科 危重患者
  • 简介:目的分析我国护理学领域科研合作情况,挖掘科研合作团队,为促进科研合作、加快学科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03-2013年间国内10本护理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为数据来源,构建护理学论文合著网络.结果研究提炼出护理学高产作者,形成包含1428人、228个独立子网(科研团队)的科研合作网络,网络密度为0.0023,整体呈现松散状态.其中4.4%的科研团队为15人以上规模,由6~14人构成的科研团队占网络总数的21.5%,5人以下的科研团队占网络总数的74.1%.护理学科研究团队地域分布严重不均.结论我国护理学科研合作以散在、机构内部、小规模科研团队合作为主,较大规模、跨机构、跨地域的合作极少.护理领域需加强科研合作,特别是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以促进护理科研和学科的不断发展.

  • 标签: 科研合作 合作著作 研究团队 社会网络分析 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医学科延续护理平台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6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组实施基于延续护理平台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健康技能、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康复医学科 延续护理平台 脑卒中偏瘫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研讨多学科协助模式联合优质护理在急诊科中的应用价值并做具体分析。方法:该文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间作为实验期限,以110例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作为实验依据,通过随机抓阄分组原则,平衡分为甲乙两组(n=55),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比对。结果:实验毕,两组患者在接收、分诊、转运时间、意外发生率以及各项护理效果评分方面的数据体现,差异性显著,乙组优于甲组。结论:通过对比实验的实施,充分证实了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优质护理相联合的突出价值,无论在对患者的抢救时间上,还是在救治、护理效果上均体现关键意义。

  • 标签: 多学科协助模式 联合 优质护理 急诊科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期2022年1月-2022年12月,入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入组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完成分组,一组为观察组(n=25)实行细节护理,一组为对照组(n=25)实行常规护理,比对不同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呼吸次数、氧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水肿、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干预融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质量,降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学科管理团队延续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1-2022.12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多学科管理团队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6个月后的血糖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管理团队延续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 标签: 多学科管理团队 延续护理 老年糖尿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学科团队合作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200例,通过抽签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法治疗,将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BMI以及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并在管理前、后一周、一个月以及三个月进行SSA(吞咽功能)评分并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MI以及各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MI以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S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学科团队合作 吞咽障碍 营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学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7月-2021年7月接收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Excel函数法将其均分2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多学科护理模式,对比其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血糖水平、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学科护理模式 糖尿病肾病 血糖水平 肾小球滤过率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中抽选66例列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再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中抽选66例列为实验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25、6.877、6.789、5.172,P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团队实施安宁疗护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院内所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共计60例,2020年8月-2021年10月,随机抽取分组下,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0例接受多学科护理团队实施安宁疗护,对照两组所得不同护理结局。结果:研究组护理后NRS评分、幸福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护理前NRS评分、幸福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肿瘤患者,接受多学科护理团队实施安宁疗护,可改善患者疼程度,增加幸福感,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临床价值明确。

  • 标签: 晚期肿瘤 多学科护理团队 安宁疗护 疼痛数字评价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合作的全程照护模式在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70例老年营养不良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照护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多学科合作的全程照护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焦虑抑郁程度(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焦虑抑郁程度均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焦虑抑郁程度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多学科合作的全程照护模式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多学科合作 全程照护模式 老年患者 营养不良 营养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将管道风险评估表以及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遵照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进行分析,选入在2021年2月至12月收治的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60例,并随机进行1至60编号,取前30例患者,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应的干预操作都遵照常规模式进行,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需要将管道风险评估表以及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管道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管道风险评估表 护理措施 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在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联合精细化流程管理,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以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评价患者自觉症状。结果:观察组各维度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多学科联合精细化流程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学科 精细化流程管理 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清单管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取本科接收的80名实习护生,采用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护生,研究组采用以清单管理教学法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对比两组护生在专科理论知识、操作实操考核及满意度调查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护生在专科理论知识、操作实操考核及满意度调查指标清单管理教学模式均高于常规带教模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单管理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具有提升护生综合能力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在重症医学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重症医学科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研究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重症医学科护理方法,研究组成立康复护理管理小组,实施良知位摆放,每天间断使用丁字鞋,床上脚踏车,握力器及弹力绷带。对比两组患者肌力评分、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肌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康复护理措施 重症医学科患者 应用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重症医学科的20例实习护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观察组实施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教学,对比两组实习护生成绩、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目标教学 联合 双向评价 重症医学科 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眼病患者采取多学科护理教育对其疾病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纳入的糖尿病眼病患者100例展开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护理教育,评价患者的眼病认知率及负面情绪指标。结果:护理前的两组患者情绪低落,负面情绪两项指标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分值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眼病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学科护理教育 糖尿病眼病 认知率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探究应用SBAR模式进行交接班的实际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交接方式的差异对58例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实施分组,其中对照组(n=29)应用常规模式进行交接班,观察组(n=29)应用SBAR模式进行交接班,观察并两组护理人员及患者在临床数据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交接时间更短,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漏交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79.31%)相比,观察组(93.10%)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于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来说,在护理过程中应用SBAR模式进行交接班的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模式,提升也可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整体效果比较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SBAR模式 护理满意度 交接班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本文主要探究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医学科患者以护理方式的差异实施分组处理,其中对照组(n=34)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n=34)则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临床数据方面的差异。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更接近目标值,P<0.05;与对照组(79.41%)相比,观察组(94.12%)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做好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相当重要,本文推荐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针对性心理护理 重症医学 不良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多学科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体检中高尿酸血症患者健康管理的影响展开详细分析。方法:将2021.8~2022.7期间体检中发现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纳入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40例),2022.8~2023.7期间体检中发现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纳入观察组(行多学科护理干预,40例),运动管理、饮食管理达标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运动管理、饮食管理达标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检中高尿酸血症患者,实施多学科护理干预,促进运动管理和饮食管理达标率提高,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学科护理干预 高尿酸血症患者 健康管理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