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子宫肌瘤超声造影在评估预后中的应用价值。通过介绍子宫肌瘤及其在临床中的常见问题,以及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研究子宫肌瘤超声造影在评估预后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论文详细阐述了超声造影技术的原理与操作规范,并分析了其在子宫肌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优势与局限性。通过具体方法与案例分析,结合临床数据,评估了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预后评估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超声造影技术为子宫肌瘤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该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 标签: 子宫肌瘤 超声造影 预后评估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综合评估(CGA)在老年疾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收治疗的140例老年患者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老年综合评估,实验组实施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措施,针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1个月后以及入院3个月时间点实施平衡测试与步态测试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实验组入院后1个月和3个月平衡+步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CGA)在老年疾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积极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将老年综合评估纳入老年病管理程序,能使老年衰弱、共病以及失能的患者得到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疾病 应用效果
  • 作者: 吴超12孙明2顾勤1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吴超12孙明2顾勤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8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江苏宿迁223800通讯作者:顾勤,性别:女,出生年月:1963年8月,职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氧代谢相关指标与重症脓毒症预后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65例存活(观察组),35例死亡(对照组),研究分析第一天和第三天以及第七天患者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动静脉CO2分压差P(cv-a)CO2,血乳酸水平及氧输送(DO2)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死因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对照组患者第一天和第三天以及第七天的血乳酸、动静脉CO2分压差P(cv-a)CO2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氧输送(D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天内乳酸、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持续高于正常值,氧输送(D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异常降低是重症脓毒症病人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进行上述指标的监测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分析.关键词重症脓毒症;氧代谢;血乳酸;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5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评价急性脑内血肿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96 例急性脑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 48 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48 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在生活自理能力( Barthel )、肢体活动能力( FMA )评分上,护理前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 P < 0.05 )。 结论 急性脑内血肿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促进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活动能力的改善,所以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急性脑内血肿 综合护理干预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肝外伤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急诊手术的 88例肝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应用损伤控制急诊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肝外伤患者采取应用损伤控制急诊手术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诊手术 肝外伤 方法 临床预后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血磷水平变化及其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脓毒症患者血磷水平变化,及其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脓毒症组血磷水平[(0.79±0.27)mmol/L]较对照组[(1.04±0.43)mmol/L]低(t=3.296,P〈0.01);正常血磷组与低磷血症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7,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血磷低于正常值的标本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83,P〈0.01);血磷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值呈负相关(r=-0.239,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易出现低磷血症,并且血磷水平低者,预后较差,血磷水平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简易指标之一。

  • 标签: 脓毒症 健康状况指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乳酸清除率评价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8月间感染性休克80例患者实施观察,根据患者28d后预后状况分为存活组(n=48)和死亡组(n=32),对所有患者治疗24h内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状况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性。结果6h乳酸清除率≥10%、24h乳酸清除率≥10%患者存活率较乳酸清除率<10%患者更高(P<0.05);存活组患者6h及24h乳酸水平较死亡组更低,存活组患者6h及24h乳酸清除率较死亡组更高(P<0.05)。实施Logistic回归分析,6h乳酸清除率和24h乳酸清除率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实施乳酸清除率可有效辅助感染性休克预后评价。

  • 标签: 乳酸清除率 感染性休克 预后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经内科治疗后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21年5月-2022年5月接收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5例患者,其中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内科治疗方法,最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事件的概率。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内科治疗 临床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项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获得委员会批准和患者及其亲属同意后,本院采取随机数乱序法方式将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50例患者,采用专项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听力改善更好,治疗疗程更短,P

  • 标签: 专项护理干预 突发性耳聋患者 预后
  • 简介:目的:随访调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探讨影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本科4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行经后路显微微创神经减压术手术治疗,随访时评估患侧上肢有无麻木胀痛、无力、持物不稳、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或肌肉萎缩以及颈部疼痛、僵直的情况,并记录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年,所有48例患者中,优22例,良16例,可6例,差4例。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预后至少与适应证的选择、神经根压迫的程度、手术技巧及术后康复锻炼有关。

  • 标签: 颈椎病 手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9例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男27例.女12例。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内分泌紊乱的表现,术前有14例(35.9%)经病理学诊断为神经内分泌癌。22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14例行姑息性切除术,3例仅行活检术。所有病例均予顺铂加依托泊苷的术后辅助化疗。36例切除的病灶中,27例(75.0%)有脉管浸润,29例(80.6%)有淋巴结转移:全组患者中有11例(28.2%)出现远处转移。病理分型:高分化型22例(56.4%),中间型9例(23.1%).小细胞型8例(20.5%)。全组患者术后获得4.67个月的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2%、16.5%和6.8%。患者的生存状况与肿瘤的分期、脉管浸润和手术根治性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无关(P〉0.05)。结论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肿瘤分期、有无脉管浸润和能否根治切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8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术式,无张力疝修补组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分析手术成功率;手术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等指标;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相同,P>0.05;无张力疝修补组效果、生活质量、手术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等指标、并发症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应用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颅脑外伤病患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对病患预后的影响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颅脑外伤病患54例,均分为2个组别。其中一组实施传统流程下的护理模式,作为常规组;另一组则进一步施以康复护理干预方式,作为实验组。比对两组病患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患认知功能改善率为96.30%,常规组认知功能改善率为81.48%,且各项数值比对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病患,在其护理过程中采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的认知功能,提高预后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颅脑外伤 预后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根治性切除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PHC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接受根治切除术辅助TACE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50例行单纯根治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CA19-9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及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及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血管癌栓形成、CA199浓度等因素与PHC患者术后生存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CA199浓度是影响根治切除术辅助TACE治疗PHC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根治切除术联合TACE治疗PHC,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提高术后远期生存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CA199浓度是影响根治切除术辅助TACE治疗PHC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根治切除术 化疗栓塞术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阴性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5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6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开展综合治疗的转移率、复发率与死亡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综合治疗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脑出血病人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病人中抽取出80例进行观察,以掷骰子的方式将病人分成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n=40,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情况、存活率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急救反应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的存活率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有很大差异(P

  • 标签: 急诊护理干预 脑出血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