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是世界范围内多发病,中国更是高发区域。在现今对乙型肝炎的直接治疗措施不是十分理想的情况下,预防的主要手段乙肝疫苗的接种、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其效果已十分明显。特别是联合使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乙肝疫苗来阻断出生前乙肝的垂直传播,其有效率在80%以上。对于近20%的阻断失败的原因,本文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明确原因需完善的检测工作。同时从理论上提出改变感染乙肝的孕妇使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的的方式,推迟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是否对阻断垂直传播的效果更好提出了看法。

  • 标签: 阻断乙肝垂直传播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使用方式和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乙肝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有效的提高乙肝病毒性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86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分为在治疗中接受常规护理的A组及在治疗中接受综合护理的B组,每组43例。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前后肝功能中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前AST及ALT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1年后,B组AST及ALT改善较A组更为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改善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乙肝病毒感染 肝功能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阿德福韦酯联合甘草酸单钾盐片治疗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阿德福韦酯与甘草酸单钾盐片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LT和AST分别为(35.66±24.86)、(33.56±23.85)IU/L;而对照组的ALT和AST分别为(39.87±26.55)、(36.46±24.05)IU/L,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胆红素(TBIL)下降明显,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阿德福韦酯联合甘草酸单钾盐片治疗乙肝,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甘草酸单钾盐片 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66例给予西医基础对症治疗方案,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疗程为28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DBIL、ALB、ALT、CHE),凝血(PT、INR、PTA)以及整体疗效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均较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整体疗效为90.9%,而对照组为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具有良好的护肝、退黄等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 解毒化瘀颗粒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重症型乙肝患者在治疗中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从医院随机选取100例符合条件的乙肝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效果都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疾病治疗中,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重症型乙肝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实际临床当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患者满意度 乙型肝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在预防乙型肝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幼儿78例临床资料,对所有婴幼儿予以乙肝疫苗接种,分析婴幼儿在接种完成后的1年、2年以及3年后的表面抗体反应以及出现乙型肝炎抗体滴度情况。结果通过不同时间段对HBsAb低应答率、HBsAb阳性率、HBsAb无应答率分析,1年后分别为2.5%、95%、2.5%;2年后分别为17.9%、74.3%以及7.8%;3年后分别为38.4%、38.4%以及23.2%,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在1年后、2年后以及3年后,出现抗体滴度分别为(117.4±11.3)、(93.69±9.4)、(48.51±6.9)。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婴幼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能够对乙型肝炎进行预防,其HBsAb无应答率也有所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抗体滴度 指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治疗多药耐药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多药耐药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替诺福韦酯联合保肝药物治疗,对照组则采取保肝药物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患者Child-Pugh评分和TBIL、AST、ALT;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是80%,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是100%。治疗前两组Child-Pugh评分和TBIL、AST、ALT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Child-Pugh评分和TBIL、AST、ALT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联合保肝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TBIL、AST、ALT,提高治疗的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替诺福韦酯 多药耐药慢性乙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乙肝患者尿MA和IgG及轻链(k,λ)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30例急性乙肝,30例慢性乙肝和3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尿TRF,MA和IgG及轻链(k,λ)的含量。结果除急性乙肝组尿中MA,IgG及轻链(k,λ)的含量和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以肝硬化组为甚(P<0.01)。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乙肝患者的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高低依次为乙肝肝硬化患者>慢性乙肝患者>急性乙肝患者。结论检测尿中MA,IgG及轻链(k,λ)的含量对乙肝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 标签: 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 乙肝肝硬化 MA IgG及轻链(k &lambda 散射比浊法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液HBsAg阳性孕妇LHBs、HBV-DNA含量及其所生婴儿血清HbsAg进行检测,探讨母体血中LHBs与胎儿宫内感染HBV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312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使用ELISA及PCR方法检测孕妇LHBs、其所生婴儿血清HbsAg及HBV-DNA含量。结果(1)312例血液HBsAg阳性孕妇患者血清中,LHBs与HBV-DNA两者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6,P>0.05),具有可比性。(2)不同的LHBs孕妇患者,其新生儿受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Bs与HBV-DNA具有相似的临床价值,可以反映孕妇传染性的强弱,进而估计乙肝孕妇患者血清LHBs的胎儿发生宫内感染危险性的高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 HBV-DNA HBsAg 宫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01月-2013年01月间收治的100例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指导、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预防感染、休息与运动指导、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血糖控制及肝功能恢复正常、HBV-DNA转阴情况干预组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两者相互影响,治疗上不像单一的慢性乙肝或糖尿病那样简单,护理也不是两种疾病的简单相加。通过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不仅可以提高对疾病的依从性,掌握自我护理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率,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免疫水平等情况,为大学生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择枣庄科技职业学院2014—2016年入学的6597名新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份入学的新生间HBsAg和抗-HBs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女生HBsAg阳性率低于男生,城市组HBsAg阳性率低于农村组,城市组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V极易在聚集性集体生活中传播,高校应对学生普及乙肝基本知识,提高保护意识,同时做好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可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HBsAg 抗-HBs 大学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临床护理的疗效。方法运用回顾式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间收治的66例此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全程式护理措施,且分析该护理措施在临床中的效果。结果在66例患者之中共有61例痊愈,5例没有痊愈出院,其痊愈率为92.4%。结论对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患予以全程式护理措施十分有效,加快了患者康复的速度,明显提升了患者的治愈率,在临床上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乙肝后肝硬化 合并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肝五项检验中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12月接收的78例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体检人员进行乙肝五项检验,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对临床检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阳性率分别为HBsAg15.38%、HBsAb39.74%、HBeAg7.69%、HBeAb26.92%、HBcAb35.89%。根据数据显示,HBsAb呈阳性率最高,HBeAg呈阴性率最低;常见模式主要以五项全阴、一四五、一三五、二四五、二五、五、二为主,主要占总比例97.43%;少见模式为三四五、一二四五、一二三五,主要占总比例2.56%。本次五项全阴者占总比例15.38%,五项血清标志物呈阳性者占总比例82.05%。结论CMIA检测法可以快速检测乙肝五项,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准确性强,有效降低少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漏检率,为当前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乙肝 五项检验 化学发光微粒子 免疫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辖区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的26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0个月、1个月、6个月的免疫程序对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HBsAg的母亲,新生儿要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接种,新生儿的HBsAb(表面抗体)以及HBsAg(表面抗原)采用SPRTA(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比较接种后的近期、远期预防效果。结果269例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接种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的HBsAb阳转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接种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乙肝抗体的滴度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全程免疫接种3年后的HBsAb阳性率均低于全程免疫接种1年后与全程免疫接种2年后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2年内对于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接种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鼓励慢乙肝病人对不良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和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运用“脑力激荡法”制定恰当的对策并在研究组患者中予以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头脑风暴 慢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全年62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总结甲状腺手术患者最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62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甲状旁腺损伤的并发症,经相应治疗护理后恢复健康。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补体系统由调节先天免疫的多种蛋白组成,补体系统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本文拟就补体系统在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讨论。

  • 标签: 补体 补体调节蛋白 肾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