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疾的诊断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血清学各项指标测定。结果通过检查发现,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为22.5±11.62,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为19.6±8.5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为54.5±10.50;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为49.5±13.50;观察组血清中AST水平分为(82.56±6.85);ALT水平分为(56.223±7.78)U/L,对照组(26.123±6.12)U/L。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清中肝功以及血脂等指标显著提升,可已经其作为脂肪肝监测指标,对于临床确诊以及判断有效。

  • 标签: 肝功 血清学指标 脂肪肝 诊断作用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乙肝患者采用乙肝五项检验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乙肝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检测方式对患者乙肝五项标志物进行检测,五项标志物分别为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分析结果,讨论乙肝五项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意义。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5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中,都有不同的阳性指标,而检测结果中阳性率最高的指标为HBsAg,占46(92.00%);其次为抗-HBc,阳性率为42(84.00%)。结论乙肝五项检验是乙肝患者的进行检验的重要标志指标,对乙肝五项检验以及乙肝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能够检出患者的病情,从而为临床医疗人员提供可靠的治疗理论支持,具有较高的检验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乙肝 乙肝五项检验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诊断乙型肝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ELISAf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HBeAg及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HBeAg阳性样本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与HBV?DNA的检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乙肝病毒前S1与HBV?DNA的检出有显著性差异(P<0.01);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吸光度值(OD值)与HBV?DNA拷贝数相关系数r=0.913,P<0.05。在HBeAg阴性样本中LHBs的吸光度均值和阳性率均增加,PreS1OD值以及阳性率与HBV?DNA拷贝数均不相关(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可反映临床乙肝病毒复制水平。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大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人乙肝病毒感染后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检验的乙肝患者37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化学发光对乙肝五项指标进行检验,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e抗体(HBeAb)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观察五项指标检验结果的特点。结果检测结果显示,HBSAg)和抗-HBc阳性率最高;感染模式中阳性;HBSAg、HBeAg、抗-HBc、HBSAg、抗-HBe、抗-HBc、阳性;HBSAg、抗-HBc阳性率最高。结论乙肝五项指标可以作为乙肝检测的重要标志,对早期检测和诊断乙肝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肝病毒 化学发光试验 乙肝五项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性。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乙肝肝硬化80例患者(在2015年3月11日—2017年3月11日期间选取),随机分组化(40例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11.02±1.25)分、焦虑评分(14.85±1.25)分、满意度(97.5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乙肝肝硬化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乙肝病毒携带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面抗原阳性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10例,转化为肝癌的3例,转化为慢性肝炎4例,二对半为小三阳25例,二对半为大三阳为27例。结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临床检验能够更准确的获得患者的病情结果,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有利于乙肝发病率的降低。

  • 标签: 乙肝病毒 携带者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甘草酸二胺、还原性谷胱甘肽、利尿剂等进行保肝、利尿、抗感染的基础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0.5mg恩替卡韦,1次/d。治疗52周后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HBeAg和HBV-DNA转阴率、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肝功能状况,阻止或减轻病情进展。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 肝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恩替卡韦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肝功能指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治疗过程中采用恩替卡韦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改善肝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恩替卡韦 乙肝肝硬化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阿德福韦酯在老年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肾脏的毒性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5例慢性乙肝老年患者,将其归为观察组(老年组),并选取同等数量的65例慢性乙肝成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成年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在给予100mg/d拉米夫丁的基础上,再予以10mg/d阿德福韦酯进行临床治疗。通过按照不同阶段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学、病毒学和肾功能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药物对肾脏的反应情况。结果在未治疗与治疗后的血清生化与病毒学指标两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间的差异都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接受治疗95周后,观察组(老年组)中累计出现肾功能异常者10例,并发率为15.38%;对照组(成年组)累计出现肾功能异常者3例,并发率为4.61%,且组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23周后,观察组中有10例逐步出现肾小球滤过率异常降低,减少阿德福韦酯用量之后,肾小球滤过率回升,但仍有1例因为持续降低给予换药处理。结论在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老年慢性乙肝的临床过程中,到达治疗20周后,临床医者就需要时刻观测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如出现肾小球滤过率异常降低现象,则需降低每日给予的阿德福韦酯药量,合理用药,减少药物对肾脏的毒副作用,促进患者转归。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老年慢性乙肝 肾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辖区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的26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0个月、1个月、6个月的免疫程序对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HBsAg的母亲,新生儿要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接种,新生儿的HBsAb(表面抗体)以及HBsAg(表面抗原)采用SPRTA(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比较接种后的近期、远期预防效果。结果269例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接种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的HBsAb阳转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接种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乙肝抗体的滴度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全程免疫接种3年后的HBsAb阳性率均低于全程免疫接种1年后与全程免疫接种2年后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2年内对于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接种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瑞特综合征、盆腔淤血综合征、淋巴囊肿、空泡蝶鞍综合征以及心肌桥等5例疑难疾病的编码进行分析,总结了5例疑难疾病的编码的主导词以及编码查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疑难疾病 编码 主导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乙肝肝硬化患者一共(98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1日—2016年7月2日,将乙肝肝硬化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9例患者-实施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49例患者-实施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观察组乙肝肝硬化患者随访12个月的肝性脑病发生率4.08%、消化道出血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INR(1.31±0.10)、ALB(38.07±3.79)g/L、TBIL指标(32.15±5.15)umol/L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乙肝肝硬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抗纤维化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26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1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抗纤维化药物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脾门厚度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更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过程中,以恩替卡韦联合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硬度及感纤维化指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恩替卡韦 抗纤维化药物 慢性乙肝 治疗
  • 简介:摘要纵观中西医结合药物对于乙肝肝纤维化疾病的治疗历程,本文从临床的角度阐述近年来通过中西医药物结合来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研究进程,分类总结中西医在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经验和方法。并对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将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重点放在传统经方与西医抗病毒药物的结合上。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方法则是将中药单体与核苷酸类似物联合运用,这将是将来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疾病的研究方向。

  • 标签: 乙肝肝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肝抗病毒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为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HBsAg、HBsAg以及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胸腺五肽联合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较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意义。

  • 标签: 恩替卡韦 胸腺五肽 慢性乙肝抗病毒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小孩膏方是针对体弱病情相对稳定的小儿在冬令时节进行调摄,且膏方便于储存,服用方便,口感好。

  • 标签: 小儿 耳鼻喉疾病 膏方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研究的前瞻性原则,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进一步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具备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采纳应用。

  • 标签: 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擅自停药后复发再次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5例私自停用恩替卡韦的慢性乙肝复发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44例初次服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服用恩替卡韦治疗1年。比较两组患者生化学复常率、病死率、HBV-DNA转阴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8d两组患者生化学复常率、病死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84d、300d,观察组患者生化学复常率、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8d、84d、300d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Z=﹣0.212,P=0.83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擅自停药复发的慢性乙肝患者再次服用恩替卡韦可获得与初次服用本品相似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病毒学应答好,可推荐使用。

  • 标签: 慢性乙肝 停药 复发 恩替卡韦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中医内科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行中医内科常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积极化疗后其治愈31例77.5%、治疗有效率97.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26例65.0%、治疗有效率87.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在消化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治愈率、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中药 消化内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全面护理措施,探讨其护理后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普通护理和全面护理防治,比较二者护理后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病人在实施全面护理防治后预后疗效显著比对照组好。结论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全面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缓解病人疼痛,提升病人的预后疗效。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全面护理防治 预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