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乙肝DNA(HBV-DNA)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8例疑似乙肝患者检测乙肝两对半及HBV-D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08例疑似乙肝患者血清标本中,有37例HBV-DNA阳性,71例HBV-DNA阴性,49例大三阳中HBV-DNA阳性48例,阳性率97.96%,34例小三阳中HBV-DNV阳性21例,阳性率61.76%。结论检测HBV-DNA水平能够为HBV感染、传染性判断及观察疗效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乙肝 两对半 HBV-DNA 相关性
  • 简介: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已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和经济负担。肝移植作为一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技术已发展日趋成熟,在国内外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而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的再感染和复发是影响肝移植预后的主要因素,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最经济也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相关性肝病 肝移植 乙肝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孕不育与乙肝(HbsAg阳性)相关性。方法检测150例不孕不育患者HbsAg阳性率,并与150例正常组作对照。结果150例不孕不育患者中HbsAg阳性13例,150例正常对照组HbsAg阳性16例,两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能确定乙肝是构成不孕不育的单独病因,乙肝能否构成特定类型不孕不育病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乙肝 不孕不育 相关性 阳性率
  • 简介: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本文就2014年吉林省榆树村乙肝病情,进行分析。乙肝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应继续加强乙肝疫苗计划免疫,以流动人口为重点,加强疫情及抗体监测,建立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

  • 标签: 榆树市 2014年 乙肝疫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肝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治疗的140例乙肝合并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5.7%;而对照组的临床总满意率为74.3%,其中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在乙肝合并妊娠患者护理中,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得到提升,改善患者心理紧张与焦虑的状态,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 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软肝汤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疗效。方法61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螺内酯利尿治疗2周。治疗组同时给予软肝汤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病人肝功、腹部超声结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汤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机制,可能与软肝汤所含中药具有增加白蛋白,降低门脉压力,改善肝脏微循环,改善肝细胞代谢,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增加胶原的降解,同时利胆退黄,调节免疫等作用有关。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腹水 软肝汤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7期
  • 机构: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院研究所、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日本京都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兽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旗下子刊《基因治疗》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题为“利用集群定期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相关cas9系统破坏乙型肝炎病毒”。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探讨了靶定HBV抗原(HBsAg)编码区的CRISPR/CRISPR相关Cas9系统,在细胞培养系统和活体动物体内的效果。结果表明,CRISPR/Cas9可在体内和体外抑制HBV复制和表达,可能是HBV感染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简要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编码基因及其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前S1抗体的临床应用。

  • 标签: 乙肝病毒 前S1抗原 前S1抗体
  • 简介: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非A与非B型肝炎的替代实验,一些乙肝低流行率发达国家开始对献血者血液进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的检测。随着献血者血液HBV核酸检测在许多国家相继开展,血液anti-HBc筛查仍需根据各国家和地区具体情况及受血者的免疫状况进行评估。

  • 标签: 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的检测 免疫 血液安全
  • 简介:摘要乙肝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心理上的痛苦,患者在这双重打击下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且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对乙肝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进行有效分析,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 标签: 乙肝 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策略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7期
  • 机构:世界卫生组织5月16日发布了首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预防、关怀和治疗指南》中文版,针对乙肝慢性感染的治疗关怀提出了简化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交叉感染对乙肝免疫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与2015年1月采集的120份住院患者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60份交叉感染标本为观察组,60份非交叉感染标本为对照组,均采用全自动酶免疫仪检测乙肝两对半定量,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检出乙肝血清标志物至少一项阳性率80.83%,观察组检出乙肝血清标志物至少一项阳性率为92.50%,两组比较x2=3.8274,P=0.012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检测乙肝两对半至少1项标志物为阳性模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酶免疫仪检测稳定性高、特异性强,标本交叉感染对乙肝免疫检测结果影响明显,临床可作参考。

  • 标签: 交叉感染 全自动酶免疫仪 乙肝两对半 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2009年~2011年出生(3~5岁)的常住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和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探讨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我市两个乡镇2009年~2011年出生(3~5岁)的规范完成乙肝全程免疫程序并未加强接种的1451名儿童用ELISA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检测,结果发现HBsAg阳性6例,阳性率0.41%;HBsAb阳性者829例,阳性率57.13%,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P>0.05),各年龄组间HBsAb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χ2=56.09,P<0.01),HBsAb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性检验=55.56,P<0.01)。结论经正规免疫程序免疫的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很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会随着免疫年限延长而降低,建议在我市推行4岁及以上儿童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

  • 标签: 儿童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初治肺结核患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县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符合标准的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给予相关治疗并对其进行观察与数据统计,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此类患者中浸润型肺结核患者最多,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0%,患者肝功能和乙肝病毒指标转阴情况良好(P<0.05)。结论加强对肺结核患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研究不仅能有效预防该病,对提高临床效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初治肺结核 乙肝病毒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夏季天气炎热,容易滋生各种致病细菌病毒,一些苍蝇等昆虫媒介也易传播病菌,导致容易形成肠道疾病的夏季高发。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 标签: 夏季 肠道传染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乙肝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有效的提高乙肝病毒性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86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分为在治疗中接受常规护理的A组及在治疗中接受综合护理的B组,每组43例。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前后肝功能中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前AST及ALT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1年后,B组AST及ALT改善较A组更为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改善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乙肝病毒感染 肝功能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阿德福韦酯联合甘草酸单钾盐片治疗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阿德福韦酯与甘草酸单钾盐片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LT和AST分别为(35.66±24.86)、(33.56±23.85)IU/L;而对照组的ALT和AST分别为(39.87±26.55)、(36.46±24.05)IU/L,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胆红素(TBIL)下降明显,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阿德福韦酯联合甘草酸单钾盐片治疗乙肝,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甘草酸单钾盐片 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重症型乙肝患者在治疗中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从医院随机选取100例符合条件的乙肝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效果都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疾病治疗中,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重症型乙肝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实际临床当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患者满意度 乙型肝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鼓励慢乙肝病人对不良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和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运用“脑力激荡法”制定恰当的对策并在研究组患者中予以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头脑风暴 慢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