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是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引起的PTH合成、分泌过多所致。目的讨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术前护理。方法配合手术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肌无力、恶心、呕吐、口渴、多尿,甚至低血压、嗜睡、昏迷,类似酮症高渗性昏迷症状,心率失常或心搏骤停。术前当患者血钙≥3.2mmol/L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给予低钙饮食(100g内含钙量<lOOmg的食品),如鸡、鸭、萝卜、大葱、马铃薯、西红柿、韭菜、瘦肉等,全日食物含钙量<150mg,忌牛奶、豆腐、排骨等。鼓励患者多饮水(>1500ml/d),并告知饮水的重要性,以促进尿钙排出,并可预防肾结石。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术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效果,评估其指导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所有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资料,按照本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符合标准的患者46例开展对照实验。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开放式手术上加用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淋巴结示踪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症状以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情况,评价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例数以及低钙症状发生例数较对照组来说明显降低,而实验组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更为完全,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手术治疗时,应用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淋巴结示踪技术,能够有效显露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降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症状的发生率,对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借助其淋巴结示踪效果指导清扫范围,增加淋巴结清除率,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技术应用。

  • 标签: 纳米炭 甲状旁腺 负显影技术 淋巴结示踪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总结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及保护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42例单侧及102双侧甲状腺切除术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及术后血钙测定及临床症状观察结果。结果142例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无1例出现术后低钙血症,102例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术后并发暂时性低血钙3例(2.9%),出现暂时性低血钙症状(四肢及口唇麻木)1例(0,9%),永久性低血钙为0。结论通过甲状腺手术精细化操作及细心识别并保护,可避免手术后甲状腺功能暂时及永久性的减退。

  • 标签:
  • 简介:答:首先简单回顾一下甲状旁腺的解剖,在此基础上谈谈甲状腺手术中保留甲状旁腺功能的一点经验。1甲状旁腺的应用解剖要点。甲状旁腺是紧贴在甲状腺上的扁圆形独立小体,通常在甲状腺外科膜内,一般左、右各有一对。甲状旁腺的颜色成人为黄色或棕黄色。上甲状旁腺位置相对比较固定,90%以上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中点,而下甲状旁腺位置变异较大,50%左右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中下1/3交界处。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 甲状腺外科 手术中 甲状腺侧叶 应用解剖 位置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 甲状旁腺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价效果和使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6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 72 例 围手术期的甲状旁腺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36 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与实验组( 36 例,采用全面性护理)。分析对比患者的康复状态与患者满意度。 结果: 经过对实验组展开全面性护理,可以得出实验组在康复状态与患者满意度等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围手术期的甲状旁腺肿瘤患者采用全面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甲状旁腺肿瘤 围手术期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40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内科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与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0%,对照组1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5.0%,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药物治疗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对机体损伤小,减少了不良反应,患者痛苦减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采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是由于甲状旁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的钙、磷代谢失常性疾病。目的讨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外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术后须让病人卧床休息,指导其做床上运动。指导和帮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病人由于肌肉无力、骨骼疼痛等原因而不愿活动时,应耐心讲解运动的意义,鼓励病人克服困难,战胜疾病。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外科护理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无功能甲状旁腺囊肿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治疗策略.方法检索199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治疗的无功能甲状旁腺囊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治特点.结果22例经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证实为无功能甲状旁腺囊肿,其中男5例,女17例,就诊时平均年龄47.4(21~67)岁.所有患者均通过术前颈部超声检查发现颈部囊性肿物,其中10例同时伴有甲状腺多发占位.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清钙及血清磷水平均正常.11例行甲状旁腺囊肿单纯切除术,4例因术中判断肿物与囊肿关系密切而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6例因甲状腺肿物同时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或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甲状腺病理报告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因同时伴有甲状腺乳头状癌,而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7个月以上无囊肿复发迹象.结论甲状旁腺囊肿应作为一种颈部肿物的鉴别诊断之一,手术切除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状旁腺囊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正常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患者、17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117例甲状旁腺正常的受检者的甲状旁腺影像特征资料。结果甲状旁腺正常的受检者下组的检出率为61.5%(72/117),显著高于上组的17.9%(21/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PHPT和17例SHPT的患者分别检出14枚和51枚甲状旁腺。正常甲状旁腺、PHPT、SHPT在回声、有无钙化及血流特征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显示正常甲状旁腺,其下组检出率较上组检出率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甲状旁腺呈低回声、血供相对丰富。

  • 标签: 甲状旁腺 超声检查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甲状旁腺切除(parathyroidectomy,PTX)术后生存预后的差异,分析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SHPT并接受PTX治疗的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前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法分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预测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结果共99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94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死亡23例。与PD组(n=45)比较,HD组(n=54)患者透析龄、血压、全段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总心脏瓣膜钙化率、二尖瓣瓣膜钙化比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心室质量指数较高(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46.00(32.75,60.25)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D组与PD组患者累积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0.414,P=0.5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HR=1.066,95%CI 1.017~1.118,P=0.008)、收缩压>140 mmHg(HR=2.601,95%CI 1.002~6.752,P=0.049)及IVST增厚(HR=1.269,95%CI 1.036~1.554,P=0.021)为PTX术后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透析龄和IVST预测透析患者PTX术后全因死亡的截断值分别为51.5岁(AUC=0.673,95%CI 0.545~0.802,P=0.013)、75.0个月(AUC=0.654,95%CI 0.528~0.780,P=0.027)和13.5 mm(AUC=0.680,95%CI 0.557~0.803,P=0.010)。年龄、透析龄、IVST、左心室肥厚及收缩压>140 mmHg联合预测患者PTX术后全因死亡的AUC为0.776(95%CI 0.677~0.875,P<0.001)。结论HD与PD患者PTX术后累积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年龄增加、收缩压>140 mmHg及IVST增厚是透析患者PTX术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 甲状旁腺切除术 肾透析 腹膜透析 预后
  • 简介: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是指慢性肾脏病导致的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出现钙、磷、甲状旁腺素(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骨骼病理改变及血管和软组织钙化等一项或多项改变。骨活检为其诊断金标准。随着透析患者生存期的延长,CKD-MBD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2007年的DOPPS调查研究显示国外CKD-MBD发病率达40%~50%,而国内发病率更是高达60%~70%[1]。

  • 标签: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低钙血症 相关因素分析 切除术后 骨代谢异常 慢性肾脏病
  • 作者: 宋桉 王鸥 刘春晓 王曼 刘赫 景红丽 胡亚 夏维波 张竹花 金征宇 邢小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1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甲状旁腺四维CT(4-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4D-CT)单独或联合其他定位手段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患者术前定位诊断的效能,为甲旁亢患者术前定位诊断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共纳入57例术前完善甲状旁腺4D-CT、甲状旁腺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甲状旁腺显像(MIBI)及甲状旁腺超声检查的原发性甲旁亢患者(共包含13例异常位置甲状旁腺病变),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的术前血钙水平、肿瘤直径以及是否为异常位置甲状旁腺病变分为不同亚组。分别在总体及各亚组中分析4D-CT与其他检查手段单独或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不同方案间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结果在57例患者中,4D-CT与99Tcm-MIBI诊断效能均高于超声,单独应用时AUC分别为0.943、0.927、0.847(超声与4D-CT、99Tcm-MIBI比较,P=0.01、0.04),任何两种方案联合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其中一种方案单独应用,但三者联合与两两联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当根据血钙及肿瘤直径进行亚组分析时,4D-CT诊断效能与99Tcm-MIB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针对异位象限分析时,4D-CT明显优于99Tcm-MIBI及超声,单独应用时AUC分别为:0.989、0.846、0.808(4D-CT与MIBI、超声比较,P=0.035、0.011),且任何两种或3种方案联合的诊断效能与4D-CT单独应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D-CT在原发性甲旁亢术前定位方面的诊断效能与99Tcm-MIBI相当,并且在识别异常位置甲旁亢方面更具优势。可将4D-CT作为原发性甲旁亢重要的术前定位补充检查方法。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 术前定位诊断 甲状旁腺四维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借助回顾性分析探讨接受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的10例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不存在手术后并发症,术后病情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钙以及血磷等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手术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甲状旁腺 前臂移植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雄、孕激素在男性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pGA)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266例pGA患者[其中急性期痛风患者(AG)93例、间歇期痛风患者(IG)118例、慢性期痛风患者(CG)55例]和129名健康体检者(HC)的血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血清中雌二醇、孕酮、睾酮、雌二醇/睾酮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① pGA、AG、IG、CG组血清中雌二醇、睾酮水平均低于HC组[(30±8)pg/ml,(27±7)pg/ml,(31±8) pg/ml,(34±7)pg/ml,(35±10)pg/ml;F=17.770,P<0.05]和[(4.4±1.6)ng/ml,(3.8±1.4)ng/ml,(4.6±1.4)ng/ml,(5.1±2.0)ng/ml,(5.8±1.9)ng/ml;F=23.314,P<0.05],但HC组血清雌二醇水平与C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组血清中雌二醇、睾酮水平又均低于IG、CG组[(27±7)pg/ml,(31±8)pg/ml,(34±7)pg/ml;F=17.770,P<0.05]和[(3.8±1.4)ng/ml,(4.6±1.4)ng/ml,(5.1±2.0)ng/ml;F=23.314,P<0.05],IG组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CG组[(31±8)pg/ml,(34±7)pg/ml;F=17.770,P<0.05]。HC组血清中孕酮水平、雌二醇/睾酮均低于pGA、AG组[(0.24±0.10)ng/ml,(0.27±0.11)ng/ml,(0.30±0.15)ng/ml;F=5.124,P<0.05]和[(0.006 6±0.002 2)ng/ml,(0.007 6±0.003 2)ng/ml,(0.008 0±0.003 8)ng/ml;F=3.787,P<0.05],IG、CG组血清中孕酮水平又均低于AG组[(0.25±0.09)ng/ml,(0.26±0.08)ng/ml,(0.30±0.15)ng/ml;F=5.124,P<0.05];② 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pGA组雌二醇水平与睾酮、胱抑素(CysC)呈正相关(r=0.310,P<0.01;r=0.164,P=0.008),与单核细胞呈负相关(r=-0.133,P=0.030);其孕酮水平与单核细胞呈正相关(r=0.139,P=0.023);其睾酮水平与肌酐、CysC呈正相关(r=0.179,P=0.003;r=0.162,P=0.008),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呈负相关(r=-0.140,P=0.022;r=-0.173,P=0.005;r=-0.149,P=0.015);其雌二醇/睾酮与载脂蛋白(apo)B1、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131,P=0.032;r=0.140,P=0.023)。AG组雌二醇水平与睾酮、肌酐呈正相关(r=0.234,P=0.024;r=0.245,P=0.018);其睾酮水平与肌酐呈正相关(r=0.349,P=0.001),与apoB1呈负相关(r=-0.250,P=0.016);其雌二醇/睾酮与apoB1呈正相关(r=0.276,P=0.007)。IG组雌二醇水平与睾酮呈正相关(r=0.269,P=0.003),与单核细胞呈负相关(r=-0.183,P=0.048);其孕酮水平与单核细胞呈正相关(r=0.204,P=0.027)。CG组孕酮水平与CysC呈正相关(r=0.303,P=0.025)。结论痛风患者外周血血清中雌二醇、睾酮的表达显著降低,孕酮雌二醇/睾酮表达升高,雌二醇与睾酮之间呈正相关,并与痛风患者炎性、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提示雌、雄、孕激素可能通过调控痛风的炎症和代谢过程参与其发病。

  • 标签: 性激素 痛风 关节炎
  • 简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GnRH)是动物最重要的生殖激素之一,随着对GnRH研究的逐渐深入,它在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从GnRH及其受体和类似物的结构、分布、合成、调节和应用等最新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Gn RH Gn RH类似物 调节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很早就有学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女性(雌性)对于损伤相对不敏感,神经功能恢复也好于男性(雄性)[1].近十年来很多文献报道,脑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缺氧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均存在性别差异.神经保护作用的性别差异与循环血中的性激素水平及其相互作用有关[2].现将雌激素、孕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综述如下.

  • 标签: 神经保护作用 孕激素 雌激素 脑创伤 性激素水平 循环血
  • 简介: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和对葡萄糖刺激反应异常不仅是1型糖尿病发病的根本原因.而且也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胰岛β细胞一旦遭到破坏,功能受损,要使其完全恢复正常十分困难。

  • 标签: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胰岛Β细胞 胰岛素 糖尿病 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