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题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r、R分别是2cm、4cm,AB是侧面母线,长为6cm,求由A点绕圆台侧面一周到B点的最短路径之长.

  • 标签:
  • 简介: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用字正确。下面列举的成语,括号前的字是别字,括号内的宇是正字。

  • 标签: 成语 出现频率 近义词 同音字 括号 别字
  • 简介:,颍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生所,与雒阳宋孟及刘带同师。以文学为太常掌故。为人峭直刻深。孝文时,天下亡治《尚书》者,独闻齐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受之。太常遣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

  • 标签: 晁错 《尚书》 伏生 博士
  • 简介:这里有一个悖论,相信是奥古斯塔斯德摩根(1806-1871年)提出的,或许起源他的时代之前,德摩根喜欢收集数学怪题或者任何种类的怪事,他因他的古怪而出名。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有天赋的代数学家和教师,他在研究发展数学逻辑方面的工作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现在看下列的论据。

  • 标签: 数学家 摩根 教师 论据
  • 简介:1.一些圆与两个坐标轴同时相切,求圆心的轨迹方程。解:设圆的方程是(x-a)2+(y-b)2=r2,它与x轴y轴同时相切的条件是|a|=|b|=r,那么圆心坐标(a,b)是方程x±y=0的解,因此圆心轨迹方程是x±y=0。本题在没有把原点排除在外。2.已知A(x1,y1)是圆x2+y2=r2上的一点,求证,与圆相切于A点的切线方程是x1x+y1y=r2。

  • 标签: 轨迹方程 切线方程 圆相 心华 可证 教参
  • 简介:题已知A,B是抛物线y^2=4x上两点,OA⊥OB,其中O是抛物线顶点.求证:直线AB恒经过一定点.

  • 标签: 抛物线 直线 顶点
  • 简介:小姐说,是不是……小姐说,莫非单玉柳小姐的死

  • 标签: 凤栖错
  • 简介:我们教育工作者总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少犯错误或者是不犯错误.由此看来,"错误"成了我们教育的"敌人".对此,我也一直坚信不疑.不过,最近耳闻目睹这样两个教例,让我坚信多年的这个观点发生了改变.

  • 标签: 美丽 教育工作者 “错误” 学习 学生 教例
  • 简介:那是大约40年前的事吧,有天晚上,我不小心收到一张贰圆错版币,纸币上的“圆”印成“圆”,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那个时代人单纯,就拿着错版币去银行兑换,不料,遭到工作人员的拒绝,说这是张假币。明明是真币.却说成假币,当时心里别提有多不痛快了,回家后把“假币”往相册里一夹,往抽屉里一扔,再也没去管它。这一放就是30多年。

  • 标签: 错币 工作人员 错版币 “圆” 假币 纸币
  • 简介: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现将它平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每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 标签: 正方形 平均分 周长 长方形
  • 简介:学习了“三角形”的知识以后,马小虎在做课后练习题时出现了一些错误。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助他改正过来,希望同学们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哟。[病例1]有一个如下图所示的三角板,它的三个内角之

  • 标签: 成三角形 错在哪里 内角和 三条线 线段 三角板
  • 简介:这是一个发生在我少年时代让我尴尬至极而又心痛如刀割的真实故事。梅与我是邻居,与我同岁,可比我高一年级。大约在我十三四岁读初一的时候,我的作文写得挺棒,不说在全校,起码在班里是个人人敬佩的才子。

  • 标签: 少年时代 高一年级 作文
  • 简介:一次调研中,笔者听了一节课“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其中授课教师让学生做了这样一道题:

  • 标签: 图象表示 授课教师 学生
  • 简介:浮力题的计算是难点知识,同学们在解题计算时,如果不加思考,单凭题面意思直接代公式计算或凭直觉判断作答,便难以得到正确答案.因此遇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深层次挖掘已知中隐含的条件,下面以三道易的浮力计算题为例进行解分析.

  • 标签: 浮力题 错解分析 浮力计算题 答案 解题 直觉判断
  • 简介:吃口冰激凌,发会儿小呆,看一些线条简单的小画,读几行寥寥数语的小字——绘本带给我们的,就是这样温暖而简单的小幸福。

  • 标签: 温暖 绘本 冰激凌
  • 简介:【摘要】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认识汉字和会书写汉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及认知水平有限,经常出现认字不正确、书写出错的现象,即使教师讲过多次,但出错的学生仍大有人在。归结识字错误造成的因素有三类,主要表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也是低年级学生个性也是共性问题。因此,本文就小学学生识字过程中出现问题较多的情况,结合自身教学实例来浅谈关于识字教学的相关认识。

  • 标签: 小学识字教学 易错 纠错 究错 科学记忆 救错
  • 简介:例1叶绿体产生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人相邻细胞中被彻底氧化分解,这一过程中葡萄糖分子至少需要穿过几层膜()A.3B.4C.5D.6解选D。导致解题错误的原因是:对有氧呼吸的3个阶段的场所认识模糊或受解题思维定势的影响(如果1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个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那么这个CO2分子穿过的膜层数为6层)。认为满足该条件的葡萄糖的行为路径为:叶绿体2层膜→1层细胞膜→1臣相钒细胞膜→线粒体2层膜,共6层。

  • 标签: 错解例析 习题 细胞膜 葡萄糖 叶绿体 解题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