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正>历史记下了这样的事实:五四新文学的本体论,特别是那些直接回答文学本质及艺术形态的命题,无一不是缪斯女神的馈赠品。“文学是人生的反映”这一五四时代影响深远的文学本体论命题,就是茅盾直接从西方文论中引进的。茅盾在《文学与人生》中曾说:“西洋研究文学者有一句最普通的标语:是‘文学是人生的反映’”,他还进一步解释这一命题说,这就是告诉人们“人们怎样生活,社会怎样情形,文学就把那种种反映出来”。“文学是心灵的表现”这一五四时代激动人心的文学本体论命题,则是创造社诸君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宝库中移植过来

  • 标签: 文学理论 影响深远 西方浪漫主义 西方文论 五四新文学 文学本体论
  • 简介:摘要绘画的中西结合是一个长期实践探索的过程,如下几位都是结合得有成效的著名画家。他们为东西方绘画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标签: 林风眠 风景画 中西绘画 语言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2
  • 简介:西方目录学研究的文献中,目录学研究主要是指分析目录学、描述目录学和版本目录学这三个领域,18、19世纪的目录学发展研究

  • 标签: 历程基本 发展历程 史发展
  • 简介:英诗对中国形象的塑造由来已久,从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来看,它必然是虚构、想象与事实的对立统一;其中虚构与想象是诗性的必然,而中国事实与西方主体意识却是前两者存在的基础与归宿。假如兼以本土诗论方法对读考察英诗中国形象的本质,尤其从文学虚构与西方意识的角度主客观照,从具体的英诗语言数据进行实证,它虚构、想象、西方意识及中国事实的核心特质则得以越发彰显。

  • 标签: 英诗 中国形象 文学虚构 想象 西方意识 对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08
  • 简介:而认为艺术符号是一种能将人类情感的本质清晰地呈现出来的形式,这种艺术幻象是关于人类的生命形式的表现,苏珊·朗格在其符号论的美学理论中将直觉理解为艺术知觉

  • 标签: 前西方 思潮述评 美学思潮
  • 简介:西方主义是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西方的结果。新中国文学研究中的西方主义主要有四种。第一、视西方为社会主义的对立面:以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文学,把当代西方文学看作颓废的艺术,象征着资本主义的末日,对偏离现实的、不采用通俗形式的文学持否定态度。第二、将西方看作理想的乌托邦: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代表着发展的方向,其制度比较民主,充分肯定他们的个人奋斗,高度赞扬其怀疑和思辨的精神。第三、带有普世性质的西方主义:断定西方文化具有普适性,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模式是一样的,只能按照西方的道路发展。第四、将西方看作文化帝国主义:认为普世主义背后有意识形态的操控,夸大了西方文化的优点和普适性,贬低了本国的文化。

  • 标签: 西方主义 文学研究 新中国
  • 简介:19世纪末以来,当人们试图强调纯属形式的主观性以对抗生存的悲剧性处境时,西方社会和文化呈现出一种原始的“喜剧性”特征。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定义的悲剧衰亡,现代悲剧在秉持一贯的目的和立意的同时,其形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表现为:营造情境;超时空的历史凝缩;思想具象化与场景言说;悲剧喜写;语言的本体化等,这些改变反映了西方人对自我生存本质的理解与表述。

  • 标签: 西方 悲剧 现代 形态 “形而上”
  • 简介:西方现代设计思潮中关于工艺美的再发现有三次,分别为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倡导手工艺运动,提出设计回到手工艺、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这是第一次工艺再发现;包豪斯利用工业文明,真正实现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这是第二次工艺再发现;后现代对工艺的肯定,则完全是站在艺术哲学

  • 标签: 后现代语境 现代设计思潮 包豪斯 工艺美术运动 再发现 手工艺运动
  • 简介:中国大陆独立电影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初因为它在国际电影奖上大放异彩,而隐匿于国内的电影市场而备受关注。它与西方的关系一直在理论界产生着种种纷争,一种认为其是后殖民时代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入侵,一种认为其凭借出色的电影元素而获得赞誉,双方各执一词。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近几年,随着中国大陆独立电影的发展,其与西方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什么会如此?这些都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 标签: 西方视野 中国大陆 独立电影
  • 简介:在中西文化发生急遽碰撞的二十世纪初期,现代主义思潮挟带着逼人的气势冲击着中国民族文化内湖,并很快影响到那些时代的弄潮儿。历史为每一个中国现代作家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的机会。当留学日本的郭沫若陶醉于雪莱、拜伦、歌德、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风中时,尼采、柏格森、弗洛依德以及象征主义、表现

  • 标签: 现代主义思潮 中国现代作家 象征主义 文学创作论 二十世纪初期 中国民族文化
  • 简介: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称之为“白银时代”是当代西方通常做法,历史、文化、哲学等学科都采用此说。欧美一直很关注白银时代文学,并逐渐形成特定的学术传统,尤其是随冷战结束、苏联解体所引发的重估20世纪俄国文化遗产浪潮兴起,外加人文学科研究的新方法不断渗入到该领域,因而

  • 标签: 白银时代 当代 文学 重估 俄国 形象
  • 简介:<正>美国大学生的人文基本课程是否仍只限于西方文化,还是应该包括与构成现代世界面貌息息相关并作出重大贡献的非欧文化体系?近来在美国文教界掀起了大辩论。斯坦福大学的不少学生提出,应把所有新生必修的西方文化课程,改为“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一年必修课,其中应包括至少研究一种非西方文化以及女性,少数民族和有色人种的著作。他们认为,世袭的西方文化课程太偏重于西欧和男性的著述,具有“性别与种族偏见”。在这个趋向多元化的

  • 标签: 文化课程 斯坦福大学 现代世界 价值观 新生 文化体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5
  • 简介:目录学研究主要是指分析目录学、描述目录学和版本目录学这三个领域,18、19世纪的目录学发展研究,综述了西方目录学史研究的文献发展情况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21
  • 简介:中国对西方文学文化研究的所有领域,3.中国叙事理论和西方叙事理论的比较研究,西方文学和文论进人中国后

  • 标签: 中国西方 接受现代性 文接受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23
  • 简介:说人的本质或人性是自由、心智与创造,人的本质或人性在于其自由、心智和创造性,并不是说人性本

  • 标签: 东西方 人性论东 哲学相通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02
  • 简介:布什原则的另一要素--美国价值观普适全球--与斯特劳斯的"自然权利"学说有着联系,新保守主义之新前面已经说过伍福维兹等人是美国"新保守主义"在国际战略上的代表人物,布什原则 西方人文传统 新保守主义

  • 标签: 人文传统 传统新 原则西方
  • 简介:本文对20世纪西方先锋派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历史性考察,着重讨论了先锋派理论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艺术形式问题、艺术的自主性问题,艺术与技术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力图说明先锋派是一个极为复杂矛盾的现象,但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先锋派及其理论往往展示的是矛盾的一个方面。在现代性状况下,先锋派及其理论都强调的是先锋派坚持高雅艺术传统、否定和批判现实的一面,而在后现代状况下,则更为关注先锋派的另一面,即先锋派与技术和市场的同谋关系,先锋派也由此被宣告终结了。本文的分析表明,由于商品化和多元文化的并存,先锋派以艺术之名的反叛是终结了,但从文化政治的角度看,先锋派文化则可能随着各种边缘文化运动的掀起而找到自己存在的空间。

  • 标签: 先锋派 先锋派理论 现代性 艺术自主性 后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