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路径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体检的21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8名。对照组受检者采用传统体检方法进行体检,观察组受检者采用健康体检路径进行体检。比较两组受检者体检时间、体检效率、体检可信度及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受检者体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体检效率和体检可信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体检路径进行体检可显著缩短受检者的体检时间、提高体检效率,提高受检者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体检路径 体检中心 护理
  • 简介: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统常见急腹症,临床病情轻重不一,多数情况下为轻度自限性疾病,部分病例病情变化急剧,伴有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可进展至多器官衰竭,病死率高。目前临床缺少早期预测病情进展的血清学指标,也无针对过度炎性应答和器官损伤的特效治疗药物,因此迫切需要从不同角度深化对重症AP(SAP)病理生理过程中关键分子作用的认识。一般认为,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磷脂酶A2 现代认识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病理生理过程 临床病情
  • 简介: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有胰腺自身消化学说、自由基的破坏学说、胰腺的微循环紊乱学说、胰腺腺泡内钙超载学说、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学说、炎症介质学说,但均无法单独地解释胰腺炎复杂的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本实验检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探讨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中的作用:

  • 标签: 胰腺炎 大鼠血小板 症状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KL-6水平,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随访资料完整的53例胰腺癌(PC)、68例慢性胰腺炎(CP)、51例高危人群(highriskperson,HR)的血清样本,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CA50、MUC4、KL-6水平,放免法测定血清CAl9-9水平。分析它们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与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Pc组、cP组、HR组及对照组的血清KL-6水平分别为(753±548)、(135±93)、(105±55)及(99±50)U/m1,P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以〉232U/ml为界,KL-6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4%;以〉244U/ml为界,鉴别诊断PC与CP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1%。KL-6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高于CAl9-9、CA50及MUC4。胰腺癌患者血清KL-6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血清KL-6≤300U/ml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9.3±1.2)个月,较KL-6〉300U/ml患者平均生存期(4.6±0.7)个月显著延长(P=0.006)。结论KL-6可作为诊断胰腺癌的血清学指标,且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胰腺肿瘤 MUC1黏液素 病例对照研究 KL-6
  • 简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及实体肿瘤的现代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使得患者获得较彻底的治疗。微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目前判断标准确定的MRD范围内,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方法,不能敏感地检测MRD,难以客观地对病情转归进行科学预测,使治疗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 简介: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9(TLR9)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胰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TLR9的表达,分析胰腺癌组织TLR9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以正常胰腺组织作为对照,胰腺癌组织TLR9mRNA表达倍数为2.32(1.41~3.22),癌旁组织为1.23(1.18~1.2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织TLR9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3%(22/30),癌旁组织为33.3%(10/30),正常胰腺组织为20.0%(2/10),三者的TLR9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80±0.026、0.400±0.018、0.173±0.043,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胰腺癌组织TLR9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胰腺癌组织高表达TLR9,它可能参与胰腺癌的恶性转化过程.

  • 标签: 胰腺肿瘤 TOLL样受体9 表达 病理学 临床
  • 简介:血小板减少特别是〈20×10^9/L的患者可引起自发性的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其病情危急随时需要救治,保持一条持久的静脉通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我科室于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将经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应用于血小板减少病人,取得很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PICC 血小板
  • 简介:冠状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内皮受损及内皮功能失调不仅是始动因素之一,也是其发展和转归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对现有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相关研究的分析来阐述内皮功能障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发生发展及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 标签: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高雄激素血症、排卵功能障碍,及多囊样卵巢是其主要特征[1]。PCOS同时也是育龄妇女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主要原因。药物及手术治疗PCOS中诱发排卵是有效的,但其副作用明显。针刺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上可用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治疗。研究表明,针刺治疗能调节PCOS患者的月经异常,诱发排卵,对生殖障碍有治疗作用。本文通过阐述PCOS的病理生理学、病因学及病理学,进而对针刺PCOS中诱发排卵的作用机制进行介绍。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针刺 排卵
  • 简介:T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晚期TC常侵犯神经、血管、气管、食管等脏器,需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team,MDT)联合才能获得最好疗效。甲状腺诊治中心为MDT联合诊治晚期TC提供了良好平台。

  • 标签: 晚期甲状腺癌 多学科联合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组,超声观察颈动脉血流参数、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指数(PI),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径和血管阻力指数均增加(P〈0.05),IMT及PI随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可以间接判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诊断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2型 冠状血管造影术 颈动脉
  • 简介:目的检测RUNX3、CyclinDl蛋白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胰腺癌、18例胰腺囊腺瘤及1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RUNX3和CyclinDl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胰腺癌、胰腺囊腺瘤和正常胰腺组织的RUNX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27/47)、94.4%(17/18)、100%(12/12);CyclinDl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34/47)、44.4%(8/18)、8.3%(1/12)。胰腺癌RUNX3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CyclinDl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胰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胰腺癌组织RUNX3与CyclinDl的表达呈负相关(r=-0.375,P=0.009)。结论胰腺癌组织中RUNX3呈低表达,CyclinD1呈过表达,它们均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胰腺肿瘤 RUNX3 CYCLIND1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会诊-联络精神医学(CLP)是医院开展相关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的一门学科,重点是关注综合性医院患者的心理卫生、社会文化因素、躯体功能及精神障碍等相关问题,从心理-社会-生物多因素诊断并治疗患者。本文就近年来CLP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CLP服务的认识,从多方位为临床及社会提供完善的精神医学服务。

  • 标签: 精神医学 会诊联络 精神障碍 综合性医院 综述
  • 简介:奎尼丁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作为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代表,曾广泛用于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20世纪90年代CAST研究指出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率,加之药物相关副作用发生率高,奎尼丁逐渐退出临床抗心律失常用药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奎尼丁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表现出优势,尤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恶预防方面。现就奎尼丁遗传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奎尼丁 遗传性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索均匀设计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条件中的应用,确立心钠素基因实时定量的最佳条件。方法以乳鼠心肌细胞cDNA为模板,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为影响因素,应用均匀设计法探索影响心钠素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扩增条件;量化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扩增效果,最优的扩增条件下建立ANP基因定量扩增的相对标准曲线,并检测扩增效率。结果通过均匀设计法的试验设计,用8个试验点,完成了对温度和引物浓度2因素8水平的实验条件优化,建立了ANP基因实时定量PCR检测的最佳组合,为退火温度59.2℃、引物终浓度200μM。结论均匀设计是一种简便易行、快速经济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条件的优化方法。

  • 标签: 均匀设计 实时定量 PCR 心钠素 条件优化 实验因素
  • 简介:气道插管是抢救患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快速而准确地进行气道插管有助于为后续的抢救争取时间,同时增强医生抢救成功的信心。可视喉镜可将患者的咽部结构清楚地展示显示器上,使医务人员能在可视状态下对患者进行检查操作。可视喉镜比普通喉镜检查刺激小、暴露清楚、操作简单,利用其进行气道插管成功率高、需时短、患者并发症少,其不同患者的检查及治疗应用中优势显著。

  • 标签: 可视喉镜 气道插管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电子显微镜(电镜)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放大倍率,分为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前者注重组织和细胞内的超微结构.后者则用于观察组织和细胞的表面形貌。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方面,从最初单纯的超微结构观察到成为某些疾病分型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电镜血液系统疾病中的运用正不断扩展,并越来越受到认可和重视。近年来.电镜凭借其自身优势很快成为相关研究的重要手段,临床和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标签: 电子显微镜 白血病 淋巴瘤 血液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本研究比较了择期PCI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高敏感(hs-cTnⅠ)和普通敏感(con-cTnⅠ)心肌肌钙蛋白I的浓度变化差异。方法随机选取32例择期PCI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采集血样,分离血清后,用雅培和贝克曼-库尔特两种化学发光方法同时检测。结果PCI术后患者hs-cTnⅠ均值从0.013ng/ml升高到0.091ng/ml,高于99th百分位参考上限3倍,con-cTnⅠ均值从0.009ng/ml升高到0.061ng/ml,高于99th百分位参考上限1.5倍。术后的cTnⅠ浓度变化与术前的基线浓度相关性均很弱,且con-cTnⅠ较hs-cTnⅠ的相关性更弱(r=0.39vs0.42)。术前和术后的hs-cTnⅠ绝对浓度变化为0.081ng/ml(95%CI:0.036-0.125),con-cTnⅠ绝对浓度变化为0.056ng/ml(95%CI:0.027-0.084),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1)。hs-cTnⅠ术后升高5和10倍的比例明显高于con-cTnⅠ的升高比例。随着hs-cTnⅠ变化幅度的增大(从〉50%至〉200%)住院天数逐渐延长,而con-cTnⅠ的浓度变化与住院天数的关联性并不明显。结论hs-cTnⅠ择期PCI手术前后的浓度变化幅度高于con-cTnⅠ,更有助于监测PCI相关的心肌梗死发生。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Ⅰ PCI相关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喉上神经外支(externalbranchoflaryngealnerve,EBSLN)监测技术甲状腺手术尤其是上极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发声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因PTC行初次手术治疗并于术中使用神经监测技术的139例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腺体上极者31例,位于其他位置108例。术后1周及1个月时评估患者发声功能。统计肉眼直视下与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nervemonitoring,IONM)技术辅助下EBSLN的识别率,比较甲状腺上极肿瘤与其他位置肿瘤手术中EBSLN的识别效率与损伤概率。结果139例术中共处理上极218侧(EBSLN218根),其中肉眼直视可识别145根(被IONM证实有126根(57.8%)),IONM可识别203根(93.1%),OR=8.27(χ^2=59.345,P=0.00)。同侧肿瘤位于上极的EBLSN中肉眼准确识别20/46(43.5%),IONM识别43/46(93.4%),位于其他位置的EBSLN,肉眼准确识别106/172(61.6%),IONM识别160/172(93.0%),肿瘤不同位置肉眼识别χ^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1,P=0.027),IONM识别χ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P=0.914)。5例术后1周出现声音低沉,术后1个月再次评估均无声音低沉、发声改变。结论IONM较肉眼直视可有效提高术中EBSLN识别比例,保证手术安全性。甲状腺上极肿瘤手术中EBSLN肉眼识别难度较肿瘤位于其他位置的手术更大,IONM可提供神经保护的更可靠依据,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喉上神经外支 甲状腺手术 术中神经监测 甲状腺上极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