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涂片、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以及细胞遗传学检测在初诊多发骨髓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于天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初诊的多发骨髓瘤患者280例,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骨髓穿刺,并进行骨髓涂片、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FISH、细胞遗传学检测,比较各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280例患者中,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中位浆细胞比例高于骨髓涂片(20例,0.675比0.300)及流式细胞术(47例,0.650比0.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83,P<0.01;Z=-5.947,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CD38、CD138、κ、λ、CD56、CD19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280/280)、100.0%(280/280)、57.5%(161/280)、42.5%(119/280)、62.1%(174/280)、19.3%(54/280);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中CD38、CD138、κ、λ、CD56的阳性率分别为98.9%(277/280)、98.2%(275/280)、57.5%(161/280)、42.5%(119/280)、62.1%(174/280);两种检测方法对相同检测指标的检测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行FISH检测的患者基因异常检出率为69.9%(93/133),其中直接荧光原位杂交(D-FISH)异常检出率为42.9%(57/133),CD138磁珠分选系统(MACS)-FISH异常检出率为82.7%(110/133)。行G显带检测的患者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为38.5%(85/221)。FSIH,尤其是MACS-FISH,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高于G显带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97,P<0.05)。结论骨髓涂片、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流式细胞术、FISH(尤其是MACS-FISH)、细胞遗传学等多种检查方法综合应用更有助于多发骨髓瘤的诊断,并可能对预后判定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检查 涂片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术 原位杂交,荧光 细胞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胱抑素C与血液红系参数在多发骨髓瘤初发患者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0例多发骨髓瘤初发患者,按照其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为两组,分别为血红蛋白水平在43~98g/L之间的40例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在98~146g/L之间的40例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与血液红系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上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红细胞分布宽度、胱抑素C水平上,研究组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与CysC升高与多发骨髓瘤初发患者的贫血有密切联系,临床检验这两项指标可以实现对该病患者贫血的准确筛查。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初发患者 贫血 相关检验
  • 简介:目的了解多发骨髓瘤并发急性肾损伤时的诱发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对多发骨髓瘤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几率进行预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03~2008年我院收治的共14例诊断明确的多发骨髓瘤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患者,用1:3配对分析42例多发骨髓瘤未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并对其诱因进行整理,采用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以感染最为常见,而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造影剂,另外高尿酸血症和利尿剂的使用也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相关。结论多发骨髓瘤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多数有明确诱因,治疗过程中应准确评估患者情况,减少急性肾损伤的并发几率,从而改善多发骨髓瘤治疗的预后。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急性肾损伤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骨髓瘤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确诊的多发骨髓瘤患者。沙利度胺-VAD方案沙利度胺自开始持续给药,每晚睡前口服,剂量从每天100mg开始,以后每周日剂量递增50mg,最高至每日400mg,共服用6月VAD方案每月一疗程。结果对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定量、浆细胞比例进行统计学处理。沙利度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便秘、嗜睡、乏力、头晕、水肿等。结论希望得到沙利度胺-VAD方案治疗多发骨髓瘤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且反应率可能提高。

  • 标签: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 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多发骨髓瘤患者的疼痛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的64例多发骨髓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两组各32例,其中A组予以集束化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予以NRS疼痛评估,对比A、B组的护理成效。结果B组疼痛缓解率为93.8%,服务满意率为96.9%,较A组的疼痛缓解率与服务满意率均显著提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集束化护理的基础上,对多发骨髓瘤患者实施NRS疼痛评估,对缓解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的服务满意率均有明显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疼痛护理 干预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肠道是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肠道菌群参与了机体的能量存储、代谢、免疫等活动,在维持机体健康及诱导肿瘤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多发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肠道菌群在MM的发生、发展方面的机制逐渐被探索发现。不同疾病状态下,MM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丰度均可发生变化,同时肠道菌群可通过调控其代谢物进而在机体发挥作用,肠道菌群可能是未来MM治疗新的潜在靶点。现就肠道菌群与MM疾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肠道微菌群 代谢物 免疫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多发骨髓瘤(MM)髓外病变的认识,探讨含苯达莫司汀的化疗方案在髓外病变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4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例使用含苯达莫司汀方案化疗的MM髓外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在MM复发时出现髓外病变,接受含苯达莫司汀的方案化疗后髓外病灶显著缩小,生命质量得到提高,髓外病变诊断后总生存时间分别为4、10个月。结论MM髓外病变患者预后较差,含苯达莫司汀的化疗方案对髓外病变局部作用显著,但并未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髓外病变 盐酸苯达莫司汀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7例以出血及凝血异常为首发表现的多发骨髓瘤(MM)患者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误诊原因。对7例凝血异常的MM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做出详细描述和分析。治疗前凝血因子活性测定,1例为单个Ⅹ因子缺乏,2例为单个Ⅶ因子缺乏,4例为多因子缺乏。初诊时间病程2~10个月,确诊后在补充血浆及凝血因子等治疗下,予以化疗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28~84 d。以出血及凝血异常为首发表现的MM患者出血征象明显,皮下血肿较大,部位多发,位置较深。初诊时因骨髓穿刺相对禁忌,易造成误诊误治,临床医师需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认识。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因子Ⅶ缺乏 因子X缺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冒烟性多发骨髓瘤是一种异质性极高的无症状浆细胞病,部分患者进展为症状性多发骨髓瘤的风险较高,但目前针对冒烟性多发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时机与方案选择尚存在一定分歧。文章就冒烟性多发骨髓瘤的风险分层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危险性评估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集束化护理措施对多发骨髓瘤疼痛进行临床分析,减轻患者的疼痛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多发骨髓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62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集束化护理,分析围术期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 NRS 评分为( 2.53±0.36 ) 分,对照组为( 5.12±0.57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患者的满意度为 96.8%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3.9%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控制,有利于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此也表示满意,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疼痛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张广森教授课题组在《Oncotarget》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阿可拉定通过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对多发性骨髓瘤有抑制作用”的文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降低多发骨髓瘤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我院多发骨髓瘤患者 60例,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显效 12例,有效 23例,护理有效率 87.5%,对照组显效 2例,有效 24例,护理有效率 65.0%, P< 0.05。②观察组便秘发生率 30.0%,重度便秘几率 16.7%,对照组便秘发生率 75.0%,重度便秘几率 46.7%, P< 0.05。③观察组疾病认知( 15.3±2.4)分、健康认知( 14.2±1.8)、自我护理( 15.3±3.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④观察组一般健康( 82.5±12.0)分、社会状况( 84.5±14.3)分、心理状况( 81.3±14.0)分以及躯体状况( 80.9±11.0)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多发骨髓瘤患者便秘发生率,值得肯定。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便秘 综合护理
  • 简介:多发骨髓瘤(MM)是一种单克隆的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年发病率为1~5/10万,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年发病率1t10万,发病以50~70岁居多,平均发病年龄62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MM至今仍被认为是不能治愈的疾病,1960年以前MM的中位生存期小于一年、1960年以后随着MP方案的应用,中位生存期得以延长,但不超过三年,治疗有效率在50%左右,完全缓解率(CR)〈5%。

  • 标签: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 药物治疗 浆细胞异常增生 年发病率 中位生存期 靶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骨髓瘤(MM)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多发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骨髓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中晚期以疼痛、贫血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表现为含红骨髓部位骨质破为主,实验室检查以全血细胞数减少及尿中检出Bence-Jones蛋白、骨髓检查可确诊。结论多发骨髓瘤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化,有时以骨外系统的表现为首发症状易误诊;疼痛、贫血及出血、反复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与本病有密切的关系,当临床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贫血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多发骨髓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 70例多发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①护理后观察组 VAS疼痛评分( 68.7±4.0)分,护理后观察组 VAS疼痛评分( 54.9±5.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②观察组满意 20例,较满意 13例,护理满意度 94.3%;对照组满意 10例,较满意 15例,护理满意度 7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观察组生理功能( 72.5±4.2)分、心理健康( 63.4±4.9)分、情感角色( 70.1±5.1)分、社会功能( 69.8±5.5)分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门循证护理在多发骨髓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护理 应用
  • 简介:其中15例病情进展病人血清sICAM1水平高于30例有效组病人(q=4.697,本研究通过对38例MM病人血清sICAM1水平在不同时期进行检测,8例MM治疗无效组病人血清中sICAM1水平与30例有效组比较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检测临床意义 病人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多发骨髓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 70例多发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①护理后观察组 VAS疼痛评分( 68.7±4.0)分,护理后观察组 VAS疼痛评分( 54.9±5.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②观察组满意 20例,较满意 13例,护理满意度 94.3%;对照组满意 10例,较满意 15例,护理满意度 7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观察组生理功能( 72.5±4.2)分、心理健康( 63.4±4.9)分、情感角色( 70.1±5.1)分、社会功能( 69.8±5.5)分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门循证护理在多发骨髓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护理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脂质体多柔比星及地塞米松(PA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初治MM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中位年龄66(43~77)岁。均给予PAD方案为一线治疗:硼替佐米1.3mg/m^2,静脉注射,第1、4、8、11天;脂质体多柔比星20mg,静脉滴注,第1、4、8天;地塞米松20mg/d,静脉滴注,第1、4、8、11天,每4周为一个周期。采用国际骨髓工作组(IMWG)标准观察疗效,并按国际肿瘤组织毒副作用统一命名法的标准(NCICTCAE)(第3版)判断不良反应。结果:平均(3.9±1.1)(2~6)个疗程后的疗效观察,总有效率为89%,其中完全缓解(CR)8例(42%),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例(11%),部分缓解(PR)6例(31%),轻微反应(MR)1例(5%),疾病稳定(SD)2例(11%)。可见初始疗效的中位时间为2.8(1~5)周,最佳疗效的中位时间为2.7(1~4)个月。骨髓细胞、血清单克隆蛋白量、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治疗前下降。中位随访期19(6~35)个月,所有患者目前均生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其中便秘7例(37%),腹泻1例(5%),恶心2例(11%),黏膜炎1例(5%)。其次为血液学改变,中性粒细胞减少6例(32%),贫血3例(16%),血小板减少5例(26%)。另外,周围神经病变(PN)较为多见,1~2级4例(21%),3级1例(5%)。3例(16%)患者出现手足综合征,3例(16%)患者出现乏力。结论:PAD方案治疗初治MM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脂质体多柔比星 地塞米松 初治
  • 简介:目的分析多发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多发骨髓瘤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10日住院患者共80例,将其分为多发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组和非肾功能不全组,进行两组间临床资料的比较。结果80例患者中,3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占38.9%;分型以轻链型最多见,占48.4%;kA型占25.8%,IgG型占25.8%。非肾功能不全组以IgG型多见,占61.2%;轻链型占14.3%,IgA型占18.4%,其他类型6.1%。两组资料对比显示,肾功能不全组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肾功能不全组,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肾功能可恢复正常。结论肾功能不全为多发骨髓瘤患者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免疫分型、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是多发骨髓瘤并发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影响因素。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使患者的治疗更为复杂,疾病更易发生进展,如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多发骨髓瘤及其肾损害,则有望逆转肾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肾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多发骨髓瘤患者疼痛表现方面的应用效果 。 方法:将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