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成就目标、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790名工科大学生采取问卷法进行了测量。结果①应对方式在掌握目标分组上存在显着差异,在成绩目标分组上不存在显着差异。②掌握目标与心理健康呈显着负相关,对心理健康有显着回归效应.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掌握目标也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成绩目标与心理健康基本不相关,但通过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消极影响。结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成就目标干预.

  • 标签: 成就目标 掌握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 成绩目标 工科大学生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针对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教育对策.方法针对大学新生开展16PF调查并发现单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结果本次测查共测量被试8302人,删除部分无效量表.实际有效数据为7742人,问卷有效率为93.27%.以一般情况问卷中“是否是单亲家庭子女”回答“是”的.作为单亲大学生的认定标准,检出单亲家庭子女555人,占总人数的7.17%,其中男生占40.0%.女生60.0%.17.5%的单亲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调查表明.单亲家庭子女与非单亲家庭子女相比,在乐群性和怀疑性两个因子有显着区别。事实上也表现为与正常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显着差异。结论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心理、怀旧心理、逆反心理、猜疑心理等等。教育对策:加强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对单亲大学生心理的干预与影响,同时.单亲大学生遗要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以多元系统帮助他们形成健全人格。

  • 标签: 心理健康 单亲大学生 16PF调查 心理问题 教育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先将Snyder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施测于266名大学生,其中46名高自我监控和54名低自我监近者参与Eysenck人格测验。结果大学生的自我监控水平在性格内外向性方面差异不显著,而与其情绪稳定特征存在显著的连带关系,具有情绪稳定个性特征的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大多处于高、中等水平,而具有情绪不稳定个性特征的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多处于低、中等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监控能力 中等 个性特征 情绪稳定 水平
  • 简介:目的研究拉萨市汉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现状。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拉萨市汉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两个因子相应的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最高,给这些中学生带来的心理应激量也高于其它因子。学习压力因子给城区学生带来的影响显着地高于农牧区的学生。高二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其它所有年级;高一学生在受惩罚因子上的应激量低于其它年级,他们在总应激量上的得分也低于其它四个年级;普通师范学生受健康适应因子及丧失因子带来的心理影响均高于其它年级,在总应激量上的得分也是这部分群体最高.结论学习压力因子和人际关系因子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因子;各因子所带来的应激量和年级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应激性生活事件 心理健康 汉族中学生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愉快、更积极地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健康人格教育课题组依据一种教学模式,即从健康人格塑造入手,对大学生进行人为干预,以期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本实验就是应用这一模式,对大学生进行近一个学期的教学,井在课前和课后进行了两次心理测试,通过分析对比其差异,以验证从人格塑造入手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假设。

  • 标签: 人格塑造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测试
  • 简介:目前关于儿重和青少年PTSD的研究有了一定追展。但对其发生机制尚未明了。这必将影响我们对儿童和青少年PTSD症状的恰当解释、预防和治疗,客观上造成丁灾后干预不能满足儿童和青少年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追一步完善儿童和青少年PTSD的理论,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外儿童和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现状、理论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双重表征理论及其在儿童和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儿童 青少年 PTSD 预防和治疗 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男孩8岁时父亲去世对其带来的创伤影响。方法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一名在8岁时经历父亲去世的男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采用主要概念或主题突出分类的方法进行编码分析。结果父亲去世使个体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严重的自卑感和神经症性的防御机制。结论父亲去世后,家庭氛围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创伤 丧失 质性研究 父亲去世 深入访谈 创伤研究
  • 简介:中风后抑郁是中风病人治疗和神经康复过程中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发生率约为中风病人的三分之一,抑郁表现发生的越早越严重,往往导致中风病人的愈后越差,这一问题已经逐渐受到神经科医生的重视。

  • 标签: 中风后抑郁 阿普唑仑 万拉法新 治疗 中风病人 临床表现
  • 简介:社交焦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人的心理及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个人评价在社交焦虑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消极的个人评价及消极的应付方式会造成社交焦虑的恶性循环。调查说明,中医药大学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个人评价是影响社交焦虑的一个较重要的因素.而且社交焦虑者的应付方式有一定程度的消极倾向,有采取“退避”、“自责”、“幻想”、“合理化”的倾向。

  • 标签: 大学生 社交焦虑 应付方式 学习能力 身体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在高考落榜后学生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8名落榜者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施测。结果①不同居住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的落榜者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都有显着差异,还有不同分科、不同性别的落榜者在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显着差异。②落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有着密切相关.SCL-90总分与解决问题应付因子有显着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呈显着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贵、求助、退避、合理化因子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较为明显。结论在高考落榜后,落榜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其状况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提高落榜者的耐挫能力,改变其认知方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状况 关系研究 不同性别 自责 预测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弱智儿童的数字译码及划削动作的速度与准确性.方法采用数字-符号匹配及划消测验,将所得结果与正常儿童的结果追行比较。弱智儿童被试24人,年龄9-13岁,平均年龄11.4岁,智商(IQ)38—67,平均智商52.5。智商正常儿童24人,年龄9-12岁,平均10.5岁。结果无论是数字译码或是划削动作测验,在速度与准确性上弱智儿童均明显较之正常儿童为低。结论儿童智力的缺陷或低下会明显影响其低级心理过程.

  • 标签: 弱智儿童 动作速度 数字 正常儿童 儿童智力 准确性
  • 简介: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阿立哌唑(A组)和利培酮(B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抨定疗效与副反应。结果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副反应差异亦不显著,但在锥体外系反应、内分泌改变及体重增加方面,阿立哌唑优于利培酮。

  • 标签: 阿立哌唑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研究汉族和维吾尔族病人在于术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骨科汉、维族病人在于术前后分别进行测量,结果病人在于术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变化;汉族躯体化、焦虑、恐惧、其4它四项症状明显较维族更为严重。结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维族所来自的伊斯兰文化氛围对其世界观的影响,也并不排除人种差别的因素。

  • 标签: 汉族 骨科病人 手术治疗 心理健康 维吾尔族
  • 简介:目的了解“421”家庭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环境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421”家庭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广州城区40户“421”家庭60岁或以上的老年人追行走访调查。结果SCL-90总分与其家庭的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呈颈着负相关,与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经济收入,是否与子女同住也是影响老年人家庭环境质量的两个不可忽枧的因素.结论研究表明,提高“421”家庭环境质量不仅要提高老年人的心身健康,还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对此类家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规章政策的保护.

  • 标签: 家庭环境质量 心理健康 相关性研究 421家庭
  • 简介: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于2003年8月17日在中国·广西·北海市召开,李建明教授代表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筹储组致开幕词。

  • 标签: 国际会议 应用心理学 学术交流 会议纪要
  • 简介:目的大学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的消费心理有其自身的特点。本调查研究从商品因素、大学生消费者因素和外在因素入手,研究大学生在高、低关联度商品上的消费心理特点、差异及大学生生源的城、乡差别和性别差异。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大学生在高关联度商品、低关联度商品上的消费有其自身特有的心理特点、有比较显著的差异。结论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应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引导,商家亦可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特点 生源 结论 关联度 科学
  • 简介:目的以利培酮为对照,检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各症状群的作用特点和副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与利培酮组30例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6周末PANSS的减分率,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分别为(69.37±20.08)%和(68.7±20.80)%.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BPRS各因子分顾示,两组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用了ESS评定两药副反应,阿立哌唑组评分为(3.23±2.67),利培酮组为(3.93±5.79),副作用轻微.结论阿立哌唑临床疗效好,副作用轻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精神病药。

  • 标签: 阿立哌唑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 简介:目的探讨重点高中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其个性特征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方法采用陈仲庚修订的“艾森克人格测验”对261名被试进行人格测定,并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重点高中的女生比男生更具有外向性格,女生比男生更具有掩饰倾向。(2)在内外向方面,男生与常模比更具有外向性格;男生在神经质方面得分低于常模;女生在内外向量表、情绪稳定性量表和神经质量表上的得分与常模存在着显着的差异。(3)重点高中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在个性特征的各个维度上无显着差异.结论气质只是影响学生智力活动的方式,对于智力活动的结果,则影响不大。

  • 标签: 重点高中 男生 学业成绩 女生 得分 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