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下,工程监理备受人们关注。建设方委托具备有关资质的监理单位管理工程项目,监理单位代表了建设方监督施工方的建设行为,就是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监理属于一项专业化管理服务活动,监理单位还需建设单位签订合同,进一步明确其监理范围双方责权,进行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近些年,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建筑工程建设方面应用广泛。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提升,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的工程监理应用作用,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 标签: 工程监理 装配体建筑 作用
  • 简介:摘要:目前,低层主体结构为钢结构的建筑更易实施装配式的设计、加工制作、安装及运维。通过了解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规范,本论文尝试打造一种新型低层快装房屋装配体系。该体系的建筑结构均满足规范要求,所采用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均有相关标准做技术支撑,整套施工图由建筑相关专业设计人员设计,可以满足永久性建筑的审图要求,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性价比高、拆装便捷等较大优势。

  • 标签: 装配式 钢结构 活动房 快装房屋 建筑体系
  • 简介:1995~1997年间,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6例“健康”成人的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与HBsAg白蛋白受体(HBsAg·Re)。现结合本组检测情况,就此二项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探讨。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系按照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

  • 标签: 重度慢性乙型肝炎 白蛋白 HBSAG 血清HBCAG 患者血清 肝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β受体阻滞剂ACEI对年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年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21-45岁)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84例;A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mg-50mg2/日口服;B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马来酸依那普利5mg-20mg2/日口服。每周测量血压,调整药物剂量,4周后,依据血压达标率评定疗效。结果A组达标率为83.3%,B组达标率为72.6%。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年轻高血压患者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效果明显。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原发性高血压 年轻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甲酸受体-α、β在正常胰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通过分析其表达了解维甲酸受体-α、β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维甲酸受体-α、β在10例正常胰腺组织及30例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维甲酸受体-α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低于胰腺癌组织(P〈0.05),在胰腺癌组织中随临床病理分期的升高表达量增加,并且随着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量增加(P〈0.05),在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无转移组(P〈0.05),但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维甲酸受体-β在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胰腺癌组织(P〈0.0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年龄无关(P〉0.05),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组中维甲酸受体-β的表达与未转移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甲酸受体维甲酸受体-β与胰腺癌发生相关;维甲酸受体-α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维甲酸受体-β在胰腺癌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

  • 标签: 胰腺肿瘤 维甲酸受体-α 维甲酸受体-β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事业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女性健康问题也慢慢进入大众的视线。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在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死亡率排名第四,中国每年的新发病例大13.15万,宫颈癌的死亡病例达5.3万,约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宫颈癌目前作为有明确病因的癌症之一,有较长的癌前病变时期而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属于癌前病变,近年来其发生发展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身体健康。随着越来越多新型筛查、治疗技术的诞生及日益成熟,宫颈癌的发病率 致死率有望进一步降低。但是目前对于宫颈癌分子生物学机制尚未明确,仍存在一些误诊的现象,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来辅助诊断,从而实现宫颈癌的分级诊疗。

  • 标签: P2X7受体 ATP门控 分子机制 9P21 宫颈癌 FISH
  • 简介:摘要Leptin为肥胖基因(ob)编码产物,是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在调节能量平衡、摄食行为起重要作用。Leptin受体广泛分布在许多组织。Leptin肝纤维化发生的关系引起关注。更多的证据表明在肝病中包括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Leptin是一促进因子。尽管一些机制仍未阐明,研究证明Leptin在肝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写作受体的创造功能是不能忽视的,必须有写作受体参与创造,写作主体的精神产品才算最终完成。写作受体之所以能够参与创造,基本的条件是写作主体在文本中留有“不确定性”“空白”,这就能够让写作受体获得充分的创造机会;写作受体在接受文本之后,通过信息反馈,影响、引导写作主体,实现参与创造的全过程;同时,还由于写作受体自身的需要,由于具有一定的创造素质。

  • 标签: 写作受体 创造 不确定性 空白
  • 简介:摘要吗啡是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但吗啡可致欣快感而依赖成瘾,目前关于吗啡成瘾的机制已成为药物成瘾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脑内神经递质、内源性阿片肽及氨基酸变化,以及可能的阿片受体后机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吗啡 神经递质 阿片肽受体
  • 简介:阿片受体主要分3类:μ、δκ,每种受体都有各自的亚型.阿片受体在介导阿片效应过程中有相似的作用机理,并可通过相互作用扩大受体功能范围,例如,改变了与配体的结合特性,增加了新的信号传导系统,调节受体的内在化等.

  • 标签: 阿片受体 信号传导 二聚体 内在化
  • 简介:摘要乳腺癌病理学亚型可根据其免疫组化结果如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及Ki67表达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包括管腔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管腔型被定义为ER(或)PR阳性,在分子机制上,ER的表达活性可调控PR表达,所以ER与PR表达通常一致,但在检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部分ER/PR表达不一致的情况,尤其是ER(-)/PR(+),但关于此类病例是否真实存在尚存争议,应对此型患者重新进行ERPR免疫组化检测,再根据HER2状态进行分类。因ER与PR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疗效密切相关,故其检测结果将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现就ER(-)/PR(+)型乳腺癌存在的原因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探讨。

  • 标签: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 简介:目的制备胃动素受体多克隆抗体研究该受体在人胃中的组织定位.方法通过合成肽耦联钥孔戚血蓝蛋白(keyholelimpethemocyanin,KLH)制备抗体,以ELISA方法测定效价.用含有GPR38基因(胃动素受体)的质粒转染293细胞株,以RT-PCR方法鉴定.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染的293细胞组织中胃动素受体的表达.结果制备的兔抗人的多抗效价达1∶500000,有较好的特异性.成功转染293细胞,该细胞能够瞬时表达胃动素受体,而该受体在人胃窦胃体的黏膜腺上皮中表达.结论应用合成肽-KLH成功地制备了胃动素受体的兔抗人多克隆抗体,用该抗体检测到人胃窦胃体黏膜上皮细胞存在胃动素受体的表达.

  • 标签: 胃动素受体 多克隆抗体 胃瘫综合征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法 合成肽耦联钥孔戚血蓝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探讨胰岛素对Reh细胞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表达的影响及对Reh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用CCK-8法检测Reh细胞的增殖;采用实时PCR法检测Reh细胞IRIGF-ⅠR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胰岛素对Reh细胞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的促增殖作用,当胰岛素浓度为10-9mol/L时其促增殖作用最强,进一步提高浓度,胰岛素的促增殖作用不再增强。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胰岛素10-9mol/L作用24、48及72h,IR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2.2520±0.7431、1.9956±0.96923.9766±1.3189,IGF-ⅠR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1.0803±0.2238、1.6026±0.61583.1013±0.1008。胰岛素刺激后IRIGF-ⅠR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22P=0.00)。结论:胰岛素能促进Reh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IRIGF-ⅠR上调有关。IRIGF-ⅠR的高表达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eh细胞株
  • 简介:摘要Mu阿片受体(Mu opioid receptor, MOR)是阿片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受体,在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有研究认为MOR对肿瘤的复发转移有影响。MOR影响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机制繁杂,不同研究之间也存在争议。文章综述MOR及其亚型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不同的药物浓度差异对肿瘤细胞带来的不同影响,以及MOR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肿瘤微血管结构、内皮细胞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中抑制肿瘤复发转移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肿瘤细胞 Mu阿片受体 肿瘤转移 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肿瘤相关抗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EGFR-CAR)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抗体双修饰慢病毒载体表达系统。方法人PD-L1-Fc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亚克隆筛选高分泌PD-L1特异性抗体的稳定杂交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流式细胞术(FACS)鉴定对PD-1配受体封阻性能,Fortebio测定抗体亲和力,抗体全长测序,经保留鼠源CRD1、CRD2CRD3人源化改造后构建单链抗体(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人EGFR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系,经5′RACE技术扩增其轻链重链可变区(VLVH)基因,构建scFv,克隆至真核载体pcDNA3.1表达鉴定。基因合成EGFR-CAR(引入CD137协同信号胞内功能域)与PD-L1-scFv借助2A序列连接,克隆入慢病毒pLVX-EF1a-IRES-ZsGreen1表达载体,使用Lenti-X Packaging Single Shots (VSV-G)共同转染293T细胞,获得包装病毒,感染293V细胞,FACS测定CAR膜表达,ELISA检测CAR感染293V细胞培养上清中PD-L1-scFv表达情况,转染激活人外周血T细胞,验证CAR膜表达。结果获得PD-L1抗体11E3,具备高度配受体封阻性能,经人源化改造后,亲和力稳定(2.67×10-10 mol/L),EGFR-scFv获得有效表达。进一步构建了EGFR-CARPD-L1双修饰慢病毒分泌型CAR(CTC0537-1)及膜表达型CAR(CTC0537-2),其病毒感染293V细胞阳性率为10%。CTZ0431-1感染293V细胞后,细胞膜表面表达EGFR-scFv,检测培养上清存在PD-L1-ScFv;CTZ0431-2感染293V细胞后,细胞膜表面EGFR-scFvPD-L1-scFv有效表达,双表达病毒感染活化T细胞的CAR表达率为39.3%。结论成功构建了EGFR-CARPD-L1-scFv双表达慢病毒载体,EGFR-CAR中度结合亲和力,此为EGFR靶向PD-L1抗体双修饰CAR-T细胞的实体瘤治疗研究提供了关键工具。

  • 标签: EGFR-CAR PD-L1-scFv 膜表达型 分泌表达型 合成生物技术
  • 简介:目的了解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新发复发肺结核中的分布情况,为探讨其与新发、复发肺结核的相关性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新发、复发肺结核患者健康对照者各30例,使用SNaPshot的SNP分型技术对以上入选者的VDR基因TaqIFokI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VDR基因FokI位点ff多态性在肺结核对照组分布有差异(OR=6.53,95%CI:1.26~33.9,P=0.03);TaqIFokI位点多态性在新发复发肺结核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R基因ff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肺结核易感性有关;TaqIFokI位点多态性在新发复发肺结核中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维生素D受体基因 多态性 肺结核 复发
  • 简介:目的观察非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对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双相呼气神经元活动的调节作用,以进一步探讨非NMDA受体参与基本呼吸节律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在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双相呼气神经元/吸气神经元单位的放电活动,并在灌流的改良Kreb's液中先后加以非NMDA受体的激动剂KA拮抗剂DNQX,观察对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结果使用非NMDA受体激动剂KA以后,双相呼气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峰频率都明显增大,吸气神经元中期放电的频率峰频率也显著增大,而早期晚期放电的频率无明显改变;用相应拮抗剂以后,上述效应明显被抑制.结论非NMDA受体参与了双相呼气神经元之间的交互兴奋作用,同时也介导了吸气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输入.

  • 标签: 非NMDA受体 双相呼气 吸气神经元 电活动 呼吸节律 神经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接受手术的344例HCC患者,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理石蜡样本HCC组织中PD-L1的表达,分析PD-L1在肿瘤细胞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log-rank检验、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PD-L1阳性信号定位于HCC肿瘤细胞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细胞膜(或)细胞质上。肿瘤细胞中PD-L1阳性表达率为21.8%(75/344)。肿瘤细胞中PD-L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微血管侵犯有关,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患者的PD-L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2/26)、16.5%(19/115)、26.6%(54/203),有微血管侵犯无微血管侵犯的患者PD-L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9.3%(34/116)、18.0%(41/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59、5.787,P=0.022、0.016)。肿瘤浸润免疫细胞PD-L1阳性表达率为47.1%(162/344)。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PD-L1的表达与微血管侵犯有关,有微血管侵犯无微血管侵犯的患者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9%(66/116)、42.1%(96/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1,P=0.009)。HCC肿瘤细胞中PD-L1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1个月(30个月,92个月),PD-L1阳性患者为16个月(6个月,4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22,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D-L1在HCC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3.090, P<0.01]。结论PD-L1在HCC组织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可能与肿瘤恶性程度、侵袭性相关,并且可能是潜在的预后危险因素。

  • 标签: 癌,肝细胞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分化 侵犯,微血管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