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米卡联合施乐辉敷料在护理PICC置管局部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8年6月,对我院血液科263例血液病患者置入PICC导管进行静脉化疗治疗出现导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12例患者进行阿米卡联合施乐辉敷料护理。结果11例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措施均痊愈。结论阿米卡联合施乐辉敷料能够有效治疗PICC置管引起的局部感染。

  • 标签: PICC置管 阿米卡星注射液 施乐辉透明敷料 局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纳入的104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2例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作为对照组,另52例患者采取莫西沙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有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有11.54%,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08%,两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患者,采用莫西沙进行口服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结核 耐药性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估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患者时应用莫西沙的用药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进行治疗的9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例数比为11的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予以莫西沙治疗,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致病菌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1.84%>79.59%)及致病菌清除率(95.92%>83.67%)均高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4.08%<14.29%)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时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临床推广药物。

  • 标签: 莫西沙星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加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阿奇霉素与左氧沙联合应用于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非淋菌性宫颈炎的66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至66,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33例患者接受阿奇霉素与左氧沙联合进行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沙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效果理想,安全性高,显著减少病兆糜烂面,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非淋菌性宫颈炎 阿奇霉素 左氧沙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甲磺酸培氟沙注射液在三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并考察外观、pH值与含量变化情况。结果甲磺酸培氟沙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三种输液配伍后,4h内配伍液外观、含量及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甲磺酸培氟沙注射液与三种输液配伍后,稳定性较好,且不受氯离子影响。

  • 标签: 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 输液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常规抗结核药治疗基础上,对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联用莫西沙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的72例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莫西沙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指标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葡萄糖、白细胞数、脑脊液压力、氯化钠)(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44%VS7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莫西沙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可显著改善脑脊液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抗结核 莫西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多柔比脂质体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输注中的不良反应,探讨其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13例运用盐酸多柔比脂质体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的患者,化疗前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及预处理,化疗过程中加强毒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论盐酸多柔比脂质体在治疗晚期乳腺癌可取得良好疗效,但因其存在诸多毒副反应,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化疗前后的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减少其毒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1。

  • 标签: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 输注 乳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OME)增强多柔比(ADM)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0、2.0、4.0、8.0以及16.0ug/mlOME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进行处理48h,之后采用锥虫蓝法测定A549细胞毒性。OME预处理A549细胞0和24h后,采用MTT法检测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析不同浓度OME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毒性作用。结果不同浓度OME处理48h后,锥虫蓝染色,显微镜下均未见蓝染细胞。不同浓度OME预处理0h,ADM对A549细胞的IC50对比无差异,P>0.05。不同浓度OME预处理24h,ADM对A549细胞的IC50随着OME预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均P<0.05。结论OME对肺腺癌A549细胞无毒性作用,但能增强ADM对A549细胞的毒性。

  • 标签: 奥美拉唑 多柔比星 肺腺癌 A549细胞 毒性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阿米卡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方法采用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抗炎加阿米卡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7天血清白介素与各项炎症因子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炎性物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8、TN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阿米卡雾化治疗相关性肺炎效果最佳,降低炎症因子产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相关性肺炎 炎症因子 雾化吸入 阿米卡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莫西沙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接受莫西沙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18个月的连续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莫西沙较左氧氟沙星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西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运用莫西沙雾化吸入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均根据自愿原则划分。莫西沙雾化吸入治疗和常规治疗分别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肺通气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各指标得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运用莫西沙雾化吸入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及血气分析状况,且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莫西沙星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通过给予腺性膀胱炎术后患者吡柔比膀胱灌注并联合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术后患者的复发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对临床实验的证实,总结了以下方法及要点,希望可以帮助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护理干预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吡柔比联合高聚金葡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均经尿道行膀胱病变黏膜组织电切术,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吡柔比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柔比联合高聚金葡素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柔比联合高聚金葡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吡柔比星 高聚金葡素 膀胱灌注 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莫西沙与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中心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发现的MDR-TB患者9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均予18m治疗方案。观察组头3m予莫西沙、利福喷丁、阿米卡、帕司烟肼、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钠,中间6m减去阿米卡、对氨基水杨酸钠,后9m再减去丙硫异烟胺,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替代莫西沙,余药物均相同。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影像学检查中的病灶吸收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及影像学检查中的病灶吸收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多耐药肺结核治疗中,莫西沙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两药均较安全。

  • 标签: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莫西沙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CO2、PaO2、FVC、FEV1及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CO2、PaO2、FVC、FEV1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莫西沙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确切,但前者的细菌清除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后者,更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早期吡柔比灌注化疗效果。方法53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24h灌注,对照组术后1周灌注,比较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术后早期灌注安全有效,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电切术 早期灌注 吡柔比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药物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108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54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加替沙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与对照组的88.89%相比明显更高(χ2=7.075、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左氧氟沙星,采用加替沙对细菌性结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显著,可进一步促进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反应,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 标签: 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细菌性结膜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吡柔比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3例膀胱癌切除术后患者,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术后接受吡柔比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接受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高于对照组,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癌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柔比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作用相似,但吉西他滨更能保护肾功能,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吡柔比星 吉西他滨 膀胱癌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注射方法对肌肉注射苄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和注射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雅安市中医医院2014,01~2015,10门诊拟行连续肌肉注射苄青霉素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患者60例。第一次(F组)采用传统方法肌肉注射;第二次(S组)注射前采用另一注射器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保留注射针头不拔出,换取抽吸苄青霉素注射器推注药物;第三次(T组)将生理盐水换为0.5%利多卡因2mL,注射方法同S组。结果3例患者未按计划完成连续三次苄青霉素注射退出研究,最终57例患者纳入统计学分析。F组、S组、T组一次成功率分别为33.3%、98.2%、100%,S组和T组注射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F组(P<0.05),S组和T组注射一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F组各时间点注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T组各时间点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S组和F组(P<0.05)。结论采用预先推注适当溶液后保留注射针头,再换取抽吸苄青霉素注射器推注药物的方法能显著提高苄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选择0.5%利多卡因为预注射溶液能够显著降低苄青霉素注射痛。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注射 成功率 注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