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脑死亡供者供肾逆行机械灌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接受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受者24例,所有的移植物都保存在脉冲灌注保存转运器(LifePort)中。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12例采用逆行灌注的受者作为逆行灌注组,对应顺行灌注供肾移植受者作为顺行灌注组。比较两组受者术后肾功能、移植肾功能延迟事件发生率。结果对所有受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逆行灌注组供肾灌注阻力指数在灌注过程中保持稳定。两组均无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发生;两组移植肾功能延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逆行灌注组3例,顺行灌注组2例,P=0.62);两组在术后30 d内的24 h尿量、血肌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和血尿素氮均相似。逆行灌注组中阻力指数小于0.4的亚组肾功能在数值上优于阻力指数大于0.4的供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逆行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供肾机械灌注方法。

  • 标签: 肾移植 逆行灌注 顺行灌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12年15例行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方法。结果本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结论早期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胃癌术后辅助治疗手段,可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复发率。

  • 标签: 胃癌术后 热灌注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CTP)对脑梗死超急性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年比格犬10只,介入技术建立犬急性脑栓塞动物模型,分别在栓塞前及栓塞后2h行脑血管造影,观察所栓塞血管的血流情况,同时在栓塞后2h行CT平扫及CTP检查.24h处死动物后取脑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10只犬全部成功栓塞左侧大脑中动脉,其中4只合并其他脑血管栓塞,至栓塞后2h造影所有被栓血管没有发生再通.CT平扫没有发现明确异常,CTP检查显示9只局部脑血流量减少为对侧的33.7%~69.2%(平均0.483±0.132),1只无明显的变化,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比较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24h后动物均存活,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病理检查证实在深部脑组织皆出现脑梗死病灶.结论CTP检查可快速、准确、无创地评价犬急性局部脑梗死动物模型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 标签: 脑梗塞 疾病模型 动物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40层CT灌注及血管成像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CV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1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CI)患者,于发病1w内行640层CT灌注(CTP)及血管成像(CTA)检查,对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和脑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3例患者中例CT灌注检查发现与责任病灶相符的脑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脑血流量减低,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显著延迟;灌注正常28例,18例临床证实为TIA,10例为小体积脑梗死。119例CI患者CTA显示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完全闭塞。结论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能够同时从血管形态和功能上反映脑血管病变和血流灌注情况,为临床选择干预性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640层CT 灌注及血管成像 脑缺血早期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术后经门静脉区域灌注化疗对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Spring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所有检索均截止至2012年1月10日。检索所有有关肝癌术后区域灌注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筛选和提取资料,并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手术切除组相比,术后区域灌注化疗可以有效降低近期复发率,术后1年复发率的相对危险度RR(95%CI)为0.48(0.39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化疗 区域灌注化疗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74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组N=37)和单纯静脉化疗组(对照组N=37),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术后生存率和腹腔复发率。结果两组随访,3—5年,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7%、52.1%和38%,对照组为87.6%、26.2%和20.7%,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5年生存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年腹腔复发率为15.2%和36.9%,术后3年、5年腹腔复发率为18.3%、41%和20.8%、53%。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随着我国器官来源的成功转型,心脏死亡后捐献肾移植数量越来越多,供肾质量评估与合理舍弃成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临床课题。本文报道2例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开放后移植肾暗紫超过半小时无缓解,但术后移植肾功能逐渐自行恢复。这种现象以往未见报道,希望本文给将来类似病例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肾移植 移植物 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癫痫发作(包括发作后状态)约占卒中模拟病的38%,易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相混淆,脑电图作为最重要的辅助检查,阳性率低、不具备急诊条件,在早期识别癫痫发作中的应用有限。在急诊背景下,CT灌注成像经济、检查时间短,已广泛用于早期筛选和评估卒中人群。而癫痫发作亦伴随灌注改变,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利用不同时期的灌注模式尤其是局部高灌注可在早期将卒中样癫痫发作与脑血管病进行鉴别,明确诊断并做出合理临床决策,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灌注成像 卒中 鉴别诊断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CT灌注扫描对肿瘤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评价价值。方法在28例小肝癌患者行RFA治疗后的第1、3、6、12个月行CT常规增强及灌注扫描,并与随访/穿刺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RFA术后第1个月,25例瘤灶呈坏死样低灌注,其中6例见稍高灌注环;3例见灶周结节样高灌注区,后证实为肿瘤残留。术后第3、6、12月,7例见灶周结节样高灌注区,后经证实均为复发灶,其中3例常规增强扫描未发现。结论CT灌注扫描对小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肿瘤残留及复发具有重要的早期诊断价值。

  • 标签: 小肝癌 射频消融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早期肝硬化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轻度肝纤维化、重度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患者各55例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结果随着病程进展,HAP水平先降低后升高,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VP、TLP水平逐渐降低,HPI和TTP指标则逐渐升高,且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AP、HPI、TTP指标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VP、TLP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PVP标准化回归系数为-8.416,是对肝纤维化病理学分期影响最大参数。结论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能清楚呈现乙型肝炎、轻重度肝纤维、早期肝硬化等各个阶段的血流灌注特点,对鉴别诊断早期肝硬化有重要价值。

  • 标签: CT 肝脏灌注成像 肝硬化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探讨磁共振增强扫描与 128 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 : 选取 2015 年 2 月至 2017 年 2 月在我院治疗的 80 例未确诊的早期肝癌患者按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试验组应用 128 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检查,对照组应用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对照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 检查前两组患者各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 ,试验组通过 128 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检查, 40 例患者确诊 21 例,确诊率为 52.50% 。对照组通过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 40 例患者确诊 16 例,确诊率为 40.00% 。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试验组通过 128 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检查,查出 34 例患者肝内病灶数 73 个和 21 例患者肝外病灶数 128 个。对照组通过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查出 29 例患者肝内病灶数 55 个和 18 例患者肝外病灶数 47 个。试验组肝内病灶阳性比为 84.9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1.82% ,试验组肝外病灶的阳性比为 53.1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61.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试验组患者病灶小于 2cm 的确诊率为 85% ,对照组为 75% ,试验组 2 ~ 4cm 的确诊率为 93.62% ,对照组为 87.18% ,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5) 。结论 : 应用 128 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用于早期肝癌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性均较 MR 准确扫描高。

  • 标签: 128 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 磁共振增强扫描 早期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卵巢癌患者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中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放疗科收治的24例早期卵巢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予以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早期卵巢癌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使用价值高。

  • 标签: 早期卵巢癌 手术治疗 腹腔热灌注化疗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早期卵巢癌患者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中90例患者选自于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穿刺处疼痛、恶心、胸闷、脱发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早期卵巢癌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辅助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生命体征,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率,能够产生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卵巢肿瘤 腹腔热灌注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CT脑灌注成像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5月~2024年3月收治的疑似早期脑梗死者30例进行研究,均采用多层CT脑灌注成像诊断,详细统计诊断结果。结果:患侧病灶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低于对侧对照区,细胞活性均高于对侧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可见无脑血管血流突然中断,CT灌注成像诊断可见,异样位置的局部脑组织坏死情况少于健侧血管,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下降,细胞活性延长,无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论:早期脑梗死者可使用CT灌注成像诊断,准确检出病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影像学资料。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多层CT脑灌注成像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MRI纹理特征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方法IRI组(n=40)实验兔夹闭左肾动脉60 min后松开建立肾IRI模型。于术前、术后1 h、12 h、24 h、48 h行MRI检查,每次MRI扫描后处死8只IRI组实验兔,假手术组(n=8)实验兔于术后48 h MRI扫描后处死行病理检查,计算病理组织学特征评分、微血管密度(MVD)及病理总分。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各组肾脏病理组织学的差异。提取左肾MRI纹理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MRI纹理特征与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术后1 h、12 h、24 h、48 h IRI组肾小管刷状缘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管型、间质炎性细胞浸润、MVD及病理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WI_S(3,-3)InvDfMom与肾小管刷状缘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管管型均具有最高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56、-0.58、0.62和0.69,P均<0.01)。BOLD_S(4,-4)Correlat与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相关性最高(r=0.63,P<0.01)。SWI_S(4,4)DifEntrp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最高(r=0.61,P<0.01)。结论MRI纹理分析能为评价早期肾脏IRI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