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为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笔者体会到要从五方面努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素质水平。

  • 标签: 外科学见习教学体会
  • 简介:目的总结恶性心包积液置管引流注药化疗的临床护理的经验。方法22例患者采SeLdinger技术心包置管,深静脉导管引流后,注入化疗药物,加强导管护理,注意临床观察。结果本组置管28例次,导管阻塞4例次(14.28%),导管滑脱2例次(7.14%),穿刺点炎症3例次(10.71%),未见导管断裂。结论加强对心包置管的护理是此疗法的关键,适当的护理保证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治疗效果佳。

  • 标签: 恶性心包积液 置管引流 腔内化疗 护理
  • 简介:要想培养好学生学习外科学的兴趣,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而学习外科学的根本问题,就是健康服务的问题。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外科学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目前中职卫生教育精神,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转变教学观念,引导正确学习目的;二是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三是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四是鼓励“动手做”,培养探究意识;最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诱导学习兴趣。

  • 标签: 科学学习 外科学 好学生 培养 激发学习兴趣 为人民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6例老年大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率35%,共存病62%,肿瘤切除率75.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围手术期死亡率5.7%.结论:手术切除是老年大肠癌病人的最好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老年人 大肠癌 共存病 围手术期
  • 简介:植物药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许多天然生物碱类成分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而备受瞩目。全面认识抗肿瘤天然生物碱类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有利于促进其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 标签: 天然药物 生物碱 肿瘤 作用机制
  • 简介:Epstein-Barr病毒,是一种DNA肿瘤病毒。感染人类,可以引起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也与胃癌、肺癌、淋巴上皮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EBV与这些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 标签: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肿瘤 鼻咽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外科护理学》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的优点在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中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多媒体应用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利弊,优化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找出教学改革的方向。

  • 标签: 外科护理学 多媒体教学
  • 简介:肿瘤血管生成是个多步骤的过程,众多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参与了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血管生成抑制物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热点.其中内源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物是人体内源性蛋白的一部分,在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着较好的抗癌前景.文章就内源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物的类型、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生成 作用机制 抑制物 内源性 研究综述 抑制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肿瘤病区卫生保洁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首先确定问题,其次由CQI小组共同讨论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继而制定有效的措施并付诸实践,同时加强检查、督促,将发现的新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结果肿瘤病区的卫生死角、骨髓抑制病人病房环境、拖把分类使用放置、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的未达标准处明显低于实施前、肿瘤病区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改善肿瘤病区的环境质量,继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PDCA 保洁人员 病区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对喜树果苷类成分提取部位的体内抗肿瘤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荷S180实体瘤小鼠为模型,观察喜树果苷类成分提取部位对肿瘤的抑制率及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结果:喜树果苷类成分提取部位对小鼠肉瘤S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喜树果苷类成分提取部位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 标签: 喜果苷 抗肿瘤 脏器指数
  • 简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而视听教材在这些媒体中脱颖而出。作者近年来使用视听教材辅助外科学总论,动物手术实验教学,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 标签: 视听教材 动物手术 外科学教学
  • 简介:通过选取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26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表明观察组学生在测评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外科护理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培养学生获得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该教学法充分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过程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同时注重个体化分层教学、碎片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行动导向教学 外科护理 教学效果 应用研究
  • 简介:本文测定了湖北利川长型山药的营养成分,并同时对鲜样、减压干燥和常压干燥三个处理的样品进行平行测定,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山药营养成分的影响.从湖北利川山药中分离出粘液质,经组分测定为甘露聚糖一蛋白质复合物,经铜试剂沉淀,从粘液质中分离出水不溶性多糖A;改用蛋白酶-SEVAG法去蛋白质,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得到水溶性多糖B.该粘液质溶于水,组分含量为总糖21.4%,氮9.32%,蛋白质58.25%.本文还研究了水溶性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其对ES腹水癌有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山药 粘液质 抗肿瘤活性 中药才 营养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将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案例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比较两组学生在护士执业考试题库、护师职称考试题库及湖南省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技能考核题库中"外科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考试成绩、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结果显示,案例教学组的理论和实践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案例教学一般自我效能感提升了4.85%(t=16.643,P<0.05),较传统教学高出5.46%(t=6.214,P<0.05);案例教学对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3.011,P<0.05)。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较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外科护理学 应用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颅脑外科手术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择期行颅脑外科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min观察组患者采用微量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15min内输完,对照组患者采用微量泵注同体积的0.9%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手术结束前30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3min(T3)、10min(T4)和30min(T5)病人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拔管期间躁动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T2、T3和T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5时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躁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科手术结束前静注右美托咪定可稳定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有效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提高颅脑外科手术术后全麻苏醒期的苏醒质量。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血流动力学 全麻苏醒期 苏醒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