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真正体现时间就是生命和治病救人的场所.急诊科能否高效率、高质量的抢救各种急危重病员,是医院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急诊科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只有十余年的历史,在各方面尚不健全和完善,有待进一步努力地加以充实、完善和提高,使急诊医学在医学领域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加速这一重要学科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就此对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发展趋势、面临任务和展望进行探讨,以期对急诊医学发展有所裨益.

  • 标签: 急诊科建设
  • 简介:目的:从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构建一种导向溶栓抗体。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血栓病人的抗体库,从中淘选出能与血栓主要成份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有特异结合作用的抗体。将抗体在XL1-B1u中可溶性表达。再利用抗D-二聚体鼠源抗体进行竞争ELISA检验。证实抗体与D-二聚体结合的活性。结果:获得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D13株。并成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可溶性表达.ELISA检测中显示与D-二聚体结合的优势。结论:该抗体株D13可供进一步开展导向溶栓剂的研究。

  • 标签: 人源抗D-二聚体抗体 噬菌体展示 导向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miR-7-1启动子核心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根据5’端缺失实验原理,设计引物,PCR法分别扩增含不同长度启动子序列和相同miR-7-1成熟体序列的产物;纯化、经KPNI和XHOI双酶切后将它们分别亚克隆入pGL3.0-Basic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三个构建成功的pGL3.0-miR-7载体(分别命名为p-1189-miR-7,p-1731-miR-7,p-2192-miR-7)体外瞬时转染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用Real-timePCR检测各组中miR-7成熟体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的变化;最后,利用TRANSFAC数据库预测结合miR-7-1启动子核心序列的潜在转录因子。结果酶切和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p-1189-miR-7、p-1731-miR-7、p-2192-miR-7三个miR-7-1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与表达载体p-1189-miR-7、p-1731-miR-7转染组相比,表达载体p-2192-miR-7瞬时转染4T1细胞后可有效表达miR-7成熟体,并显著抑制4T1细胞的体外生长(p<0.05),提示miR-7启动子序列-1593位点到-2024位点为核心序列;最后,预测结果显示NK2-同源盒-5(NK2-Homebox-5,NKX2-5)和肝细胞核因子4(hepatocytenuclearfactor4homeobox,HNF-4)可能是结合该核心序列的转录因子。结论成功构建了p-1189-miR-7,p-1731-miR-7,p-2192-miR-7三个miR-7-1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并筛选到miR-7-1启动子的核心序列(-1593位点到-2024位点),为后续深入研究miR-7-1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了前期实验基础。

  • 标签: miR-7-1 启动子 真核表达 4T1细胞
  • 简介:急救绿色通道是医疗机构为体现人道主义精神,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人员生命及健康损失建立的有效措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社会保障功能的重要手段.我院在急诊科建立健全绿色通道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急救绿色通道的运行纳入正规化轨道.

  • 标签: 建设管理 急救绿色通道 急诊科急救
  • 简介:摘要医院发展离不开统计信息支撑,信息统计工作是保障医院管理决策科学化的基本条件,统计信息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数字化医院的管理水平。本文总结分析当前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医院信息统计工作在统计管理体制、统计数据质量、信息标准化、统计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从规范统计工作,优化管理效率,重视统计人才培养,保证数据质量的角度提出做好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 标签: 数字化医院 信息统计 数据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体会。方法:15例ARDS患者予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时行机械通气,适当补液,加强抗感染,营养代谢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支持重要脏器功能等综合治疗。结果:15例ARDS患者中11例病情迅速控制或好转,有效率73.8%(11/15),4例死亡26.7%(4/15)。结论:ARDS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手段,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早采取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ARDS 临床资料 机械通气 抗生素
  • 简介:目的:研究ICU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ICU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包括ICU的科学设计、布局;人员和设备的合理配置;各种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监控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环境、人员和病人的科学管理.观察ICU危重病人各种院感发生率变化,并与以前ICU内院感发生率比较.结果:实验组气管导管留置病人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vs34.36%P<0.01),实验组血管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vs5.56%P<0.05),实验组泌尿道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92%vs34.36%P<0.01).结论:ICU规范化建设和管理降低呼吸道、泌尿道、及血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ICU危重病人 规范化 建设与管理 医院感染 相关性感染 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