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乐市气象局建立于1951年10月,至今已积累了55年宝贵历史资料。长乐局现有正式在职干部职113人,聘用人员9人,工勤人员2人,另外还有退休干部7人,全局现有党员8人。单位组织机构有党支部和局务组,领导设正副局长各1人,兼任党支部正副书记。

  • 标签: 农村建设 党建 服务 历史资料 组织机构 党支部
  • 简介:“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是气象部门实践科学发展观具体行动。通过调研发现,各地气象部门因所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对“两个体系”建设实践差异较大,但共性是明显。通过这些实践提高了公众对气象认知度、对气象灾害防御力度、社会对气象部门公认度。通过调研,明确了江苏以示范引领,全面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思路,通过统一组织建设来提高“两个体系”建设科学、规范性和科技内含及社会影响力。

  • 标签: 气象部门 服务体系 新农村 调研 示范 防御体系
  • 简介:截至11月底,自治区气象局已建成区域自动气象站509个,单要素站44个、两要素站385个、四要素站以上站80个。通过区域自动站网建设,使自治区地面气象观测能力明显提升,在2007年汛期服务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气象保障服务中,全部区域自动站实行5分钟加密观测,提供了大量实时气象观测数据,在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站网建设 气象保障服务 气象观测数据 自动气象站 自治区 观测能力
  • 简介:近年来,全国各地防雷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在开展防雷业务同时,也出现了违反廉政建设5项禁令,造成较大后果影响事件。浙江省嘉兴市气象局为加强防雷队伍廉洁自律和作风建设,促进公正、公开、公平、廉洁、高效做好防雷各项服务,将风险管理理论运用于防雷工作反腐倡廉中,经过几年探索实践,已经初步建设形成了防雷重点岗位风险防控体系新机制。嘉兴市防雷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主要特点是:查清廉政风险点,落脚点在业务工作,风险防控贯穿于业务工作全过程;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对于可能发生腐败领域和环节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通过预警、执行、考核等环节来构建防控机制,实施防雷廉政风险防控。实践证明,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对促进防雷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防雷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 简介: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气象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独立决策气象服务系统.按照决策服务支持、决策服务编辑、决策服务产品分发(传递)及信息反馈与管理等5个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系统及相应流程和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决策气象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使决策气象服务更有针对(更能适应决策者需要),大力提高和充分发挥决策气象服务效益。

  • 标签: 决策气象服务 气象事业 决策服务 系统建设 浙江 传递
  • 简介:目前的人才评价体系主要是定性评价或建立在定性评价基础上量化评价,河南省气象局通过对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的细化,制定通用客观量化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能力、业绩成果。本文对河南省气象局在专业技术量化评价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归纳和介绍。

  • 标签: 专业技术人员 量化评价 评价体系 专业技术人才 定性评价 评价指标
  • 简介:利用PV-阻塞高压指数,研究了欧亚大陆阻塞高压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出现连阴降水影响。结果显示:1978-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连阴降水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区域连阴降水持续日数有比较明显年际变化,2008年连阴降水持续日数远远超过历史同期;合成分析结果显示,连阴降水较强年份,500hPa位势高度场上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西部地区同时有阻塞高压存在,但阻塞高压所起作用对于南方各省连阴降水所起作用不完全一样,冬季1月10日至2月2日,乌拉尔山阻塞高压频繁发生有利于湖北大部和江西、安徽局部连阴降水增多,而不利于贵州北部连阴降水发生;贝加尔湖地区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湖北南部和安徽西部一些地区连阴降水发生;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贵州大部和湖北西部连阴降水偏多。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这段时间7省1市冬季异常降水中,关键区阻塞高压所起作用很复杂。贵州、江西地区异于常年降水,可能与阻塞高压和其它天气系统异常配置有关。

  • 标签: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连阴降水 阻塞高压 PV-θ阻塞高压指数
  • 简介:利用1962—2008年辽宁强对流天气观测资料,对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雨4种强对流天气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冰雹沿海少、内陆多,内陆又以东、西部山区为最多;6月和9月为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83.9%冰雹持续时间为0—10min。龙卷沿海多、内陆少;7月和9月为多发期;13—14时和17—18时发生最多;75.0%龙卷持续时间为5—20min。雷雨大风沿海和内陆均存在多发区域;5—6月为雷雨大风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短时强降雨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主要出现在6—8月,21—22时出现次数最多;短时降水极值为26—105mm/h。

  • 标签: 强对流性天气 冰雹 龙卷 雷雨大风 短时强降雨 气候特征
  • 简介:在北京"7.18"强降水天气过程中,中尺度对流系统启动、发展方式较为复杂,造成对流系统发展多样特征机制也存在差别。天气尺度动力条件和局地层结不稳定结构都表明,此次局地强天气发生有良好环境条件。通过高分辨率中尺度观测分析表明,怀柔—密云地区存在孤立发展对流系统,最终发展为多单体雷暴群;而在北京西南部线状对流不连续传播发展特征十分显著。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面中尺度切变线活动对北京东北部怀柔—密云地区对流系统启动起了关键作用;在环境场与对流相互作用机制下,北京西南部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传播与重力波活动有密切关系。对流系统表现形式和发展演变多样特征,体现了起支配作用物理机制差异。

  • 标签: 局地强对流 多样性 中尺度切变线 重力波
  • 简介:《黄帝内经》将气象学中风、寒、暑、湿、燥、火(热)6种气象现象太过、不及或非时之候而影响人体病变发生,又将人体疾病症候状况分成上述6种类似气象现象类型统称“六淫”。前者为外感疾病病因分类,后者为症候分类。于是,“六淫”就有了双重含义。对“六淫”科学含义及其定量标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六淫 定量标准 气象 疾病
  • 简介: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ECMWF、ECMWF_THIN、T639及宁夏WRF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对2015年10月30日—11月2日宁夏首场冷涡降雪天气过程数值模式预报性能及其相伴复杂天气可预报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依据700hPa相对湿度≥90%和比湿≥2g·kg-1、850hPa温度迅速降至冰点以下、2m和地面气温降至1℃以下、200hPa和700hPa偏北风速分别达40m·s-1和20m·s-1、雪后天气转为晴到少云、地面偏南风〈4m·s-1且相对湿度≥90%、大气层结稳定等模式预报结果,可提前对低涡和切变线引发降雪、大风降温、雪后大雾以及积雪、道路结冰等复杂天气作出较为准确预报。根据低涡所经区域厚湿层、水汽辐合及垂直上升运动等大值区和各家模式预报较大降水重叠区域对强降雪区域及强度进行有效订正,但由于预报员对各家模式一致预报误差认识和订正能力有限,使得对强降雪中心、降雪减弱时局地强降雪以及区域大雾等天气精细化预报能力较差。

  • 标签: 冷涡降雪 复杂天气 预报偏差 可预报性
  • 简介:分析了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雷电灾害情况,根据江西省雷电灾害资料和年平均雷暴日统计资料,选取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数、经济易损指标、生命易损指标作为雷灾易损评价指标。对江西省各设区市雷灾易损进行了综合评估,初步形成了江西省雷灾易损度区划。提出了区域雷灾易损分析和区划模式,为区域防御和减低雷电损失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雷电灾害 易损性 评估指标 区划
  • 简介:对云量诊断方案作了深入分析,证明了无论云量与其他变量关系是离散型还是连续型,只要云量与其他变量关系是由凸函数描述,则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少;反之,如果云量与其他变量关系是由凹函数来描述,则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大。故Slingo型云量方案中,大尺度云量会系统偏少,而积云对流所对应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大。同时还证明了如果其他气象变量是高频振荡型,则云量与该气象变量关系在局地相关较好,而长期时间平均后则相关程度急剧下降;如果其他气象变量是稳定型变量,则云量与该气象变量关系在局地相关长期平均好,但就短时间而言相关较差。故云量方案(含Slingo型)存在系统误差,应被新物理上更合理方案所代替。

  • 标签: 云量 诊断 系统性误差 高频振荡
  • 简介:Undertakenjointlybythe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andtheMeteorologicalBureauofQinghaiProvince,theproject'ConstructionofthePrecipitationEnhancementManagementBaseforNorthwesternChina'startedceremoniallyintheupperreachesoftheHuangheRiverinAugust2001.Basedontheactualsituationoftheprojectandtheresultsofthefieldinvestigationconductedbytherelatedexperts,anareaofabout10000km2aroundHenanCountyofQinghaiProvinceischosenastheexperimentalsiteoftheprecipitation

  • 标签: 人工增雨 飞机 GPS 全球定位系统 西北地区 雷达
  • 简介:气象文化建设是气象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气象业务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业务持续发展,二者互为依存,互相促进。做好气象文化建设,既能凝聚广大干部职工智慧和力量,也能为气象现代化人才发展指明航向。通过梳理近年来陕西气象文化建设做法及实践经验,归纳凝练出气象文化建设特点、内涵及意义,研究气象文化建设在气象事业发展中地位、关系及作用,进一步阐明二者互为依存重要,为进一步推进气象文化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 标签: 气象文化建设 实践 成效
  • 简介:气象文化是气象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从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集中体现,是气象事业精神支柱、思想动力和发展之魂。气象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围绕气象事业所形成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具体范畴包含在长期气象业务、服务、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形成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行业作风、服务理念、精神风貌、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管理思想和业务文化素质等。气象文化可归纳为导向、凝聚、激励、教育、宣传等作用。以先进气象文化占领气象干部职工思想阵地,可以满足气象干部职工日益增长文化需要,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中国气象文化建设钢要》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促进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气象文化建设要从先、特、优、新四个方面作出贡献。

  • 标签: 气象事业 文化建设 精神财富 气象业务 服务理念 管理思想
  • 简介:2006年10月14日是第37个“世界标准日”。今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是:“标准为小企业创造大效益”,旨在更好地发挥标准在帮助和支持小企业应对当今经济全球化挑战和国际经济激烈竞争中作用,创造更大经济社会效益。

  • 标签: 世界标准日 持续发展 气象事业 经济社会效益 健康 经济全球化
  • 简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3月22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实验室主任为气科院院长张人禾研究员,常务副主任为从海外招聘王东海博士,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陈德辉和灾害天气研究所所长刘黎平担任实验室副主任。为加强实验室与海外气象界合作,聘请了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张大林教授任实验室海外主任。目前全室有固定人员31人,流动人员(包括在读硕士、博士、博士后)58人以及全职客座人员8人已全部到位。

  • 标签: 实验室建设 灾害天气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实验室主任 国家重点实验室 马里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