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问题学生”是每位班主任的心头刺,是阻碍系列班级管理活动有序开展的主要原因。但归根到底,每位学生都有其参与学习成长活动的权利,由于他们的家庭背景不同,接收到的 教育信息不同,所以他们对 教育做出的反应不同。这些学生的本质并不恶劣,只是展现个性的方式方法有问题 ,这 不仅不利于他们 自身发展,也对班级整体造成不良影响。

  • 标签: 初中教育 问题学生 教育方法 具体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学校、家庭、社会越来越关注“后进生”,转化“后进生”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要任务。造成后进生的原因有很多,转化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的作者结合自己的德育经验,阐述了该如何转化“后进生”,给予“后进生”“一阳光”。

  • 标签: 阳光 赏识 帮助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乡镇卫生院应用人性化护理在索前列醇联合非司酮药物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采用索前列醇合并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同样的治疗方法,然后抽签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人性化护理,评定组间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药物流产 米索前列醇 米非司酮 人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诺环素联合外用卤松乳膏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4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卤松乳膏治疗,观察组使用诺环素联合卤松乳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新生水疱数量、临床疗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新发水疱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新发水疱数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65.00%(13/20)]低于观察组[95.00%(19/20)],P<0.05。治疗前,两组外周血EOS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EOS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细菌感染、色素沉着及肾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环素联合外用卤松乳膏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新生水疱数,提高临床有效率,明显降低外周血EOS,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增多,安全性高。

  • 标签: 米诺环素 卤米松乳膏 大疱性类天疱疮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司酮与索前列醇在疤痕子宫患者早期妊娠药物流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患者共6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疤痕子宫早期妊娠自愿流产患者58例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非司酮和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完全流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与参照组相近,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疤痕子宫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过程中采用非司酮和索前列醇,具有较高的流产成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疤痕子宫 早期妊娠 药物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西药药剂头孢诺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合并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 50例设置为本文的 A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另外 50例患者设置为本文的 B组,对所有患者选择采用西药药剂头孢诺进行治疗,对两组不同感染症状的患者应用西药药剂头孢诺治疗之后的临床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经治疗以后本文的 A组患者总有效 48例,有效率为 96.00%, B组患者总有效 49例,总有效率为 98.00%,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A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4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0%, B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5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也无明显差异, 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临床的相关感染性病症患者而言,应用西药头孢诺进行治疗可以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症状,所以临床在用药的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并为患者在进行用药过程中坚持合理用药的观念。

  • 标签: 西药药剂 头孢米诺 临床应用 有效率 不良反应 血尿素氮 血肌酐
  • 简介: 摘 要: 100跑作为高考项目中的无氧运动,高考体育生应具备一定的反应速度、柔韧素质以及耐力。对于高考体育生来说,做好相关训练,付出努力才能获得良好的成绩。本文简要讲述了 100跑的内涵及重点内容,并从柔韧素质、力量素质以及速度素质方面分析了高考体育生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高考 ;100跑 ;训练方法 ;探析     100田径运动作为高考体育生的必考项目之一,为了使成绩得到保障,那么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训练工作,特别是柔韧、力量以及速度方面的训练,对于高考体育生而言,做好以上几方面的训练,能够有效保障其 100跑取得较好成绩。    一、 100跑     100跑这一运动项目,属于田径运动中距离最短、速度最迅速的周期性运动。其中结合了速度、力量以及技术,需要全身各项机能配合,反应速度及灵活度较高,运动强度较大。 100跑的主要技术为起跑、加速、途中跑以及终点跑这几部分,除了起跑姿势以外,其他三个部分均有一定的动作变化,特别是在途中跑的部分,其动作直接影响着最后 100跑的成绩。对于起跑部分,最主要的起跑姿势,通常采用的是蹲踞式起跑法,在预备完成后,将重心前移,在起跑后,前脚用力蹬,手用力推地 ;加速部分,尽量保持身体前倾,重心慢慢升高,加快动作频率、步幅变大 ;途中跑部分,上下肢体相互配合,保持身体平衡及速度 ;终点跑部分,保持身体向前,保证奔跑速度,在终点撞线后顺势向前跑。    通过相关调查显示,影响 100跑的速度有许多,除了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外,最重要的还是后天的良好训练。训练的主要内容为:身体素质即力量、速度以及肢体协调性等 ;科学的技术动作即跑步过程中的频率及步幅之间的有效配合 ;同时还有高考体育生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能力等。    二、 柔韧素质训练方法    柔韧素质是 100跑中的关键训练内容。柔韧素质即人的各个关节根据不同运动所呈现的肌肉及韧带等各种软组织伸展能力,在 100跑过程中,柔韧素质的强弱对运动项目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还决定高考体育生的受伤几率。对于高考体育生而言,想要在高考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在训练过程中就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柔韧素质训练。增强踝关节、膝关节以及髋关节的柔韧性,能够有效增大步幅,这样就需要高考体育生在日常训练中多训练肌纤维拉长,加强肌肉的弹性及收缩力量。对于 100跑而言,适当降低跑步的频率,加强步幅,能够使体育生的肌肉以及神经放松,有效降低身体内能量及氧的消耗,使受伤的几率降到最低。因此,主要的训练方法为:可以让高考体育生通过训练来增强肩部柔韧性 ;可以借助动力及静力拉伸的方法训练来提升关节柔韧性 ;借助前屈、踢腿等方式训练来提升下肢柔韧性 ;还可以借助车轮跑、弓箭步走、纵横下叉等具体方法来进行训练。通过以上的训练方法,有效提升高考体育生的各关节的柔韧性,有效增强其步幅,降低在训练或考试过程中其受伤的状况出现。高考体育生在正式高考之前,不断努力训练,保证正确的训练方法,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其在考试中的 100跑成绩。    三、 力量素质训练方法    力量素质是 100跑中最为基础的训练内容。力量素质主要从爆发力及专项力量方面进行训练。爆发力指的是有效结合速度及力量,即大量的绝对力量方面的训练,例如,负重(自身重量的 75%左右)半蹲或全蹲。专项力量能力指的是力量对于肌肉在某种条件下持续作用的能力,例如: 90~ 110的跨步跳。有效提升运动肌群力量的方法为:首先,对于大腿部肌群的训练方法。可以进行负重半蹲或全蹲、负重跳台阶、负重跑、负重走等,如在训练中通过负重训练,清除掉负重后,进行绝对速度练习(如快速走等) ;可以通过纵跳、蛙跳等方法进行训练 ;可以通过上坡冲刺跑等方式进行训练。其次,对于小腿部肌群以及踝关节方面的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单脚跳、下坡冲刺跑或快速上下台阶等方式进行训练。再次,对于腰腹部肌群的训练方法。可以通过负重进行仰卧侧坐或挂臂举腿训练。最后,对于手臂肌群方面的训练。可以通过俯卧撑、哑铃推举或摆臂等方法进行训练,在卸下负重后,进行适当的绝对速度练习(如快速摆臂等)。上肢的力量直接影响着摆臂的速度以及力度,因此在 100跑的训练过程中,保证上肢的力量以及核心肌群的力量,能够有效提升高考体育生的 100跑过程中的加速跑及终点跑的速度,有效控制自身的姿势及动作,从而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四、 速度素质训练方法    速度素质是 100跑中最為核心的训练内容。速度素质训练主要包含速度耐力以及能力两方面的训练。速度耐力属于 100跑的保障,其指的是 85%左右强度的 300~ 500跑,如进行 85%左右强度的 350的加速跑。在训练过程中,对速度耐力进行训练,能够决定 100跑加速部分及终点跑部分的速度。速度能力属于 100跑的核心,指的是保持一定速度完成 150左右的跑步的能力,如, 150全速跑。    根据短跑训练,可以将 100跑的速度训练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以及位移速度三个方面的训练。其中对于反应速度及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为:交叉混合进行游戏性的反应训练、蹲踞式起跑训练等方法。其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高考体育生的反应能力以及动作速度,在正式训练之前,应做好相关的思想教育工作,保证训练中所有人将注意力高度集中,用最快的速度为训练口令做出反应。对于位移速度的训练方法为:可以通过加阻力跑及让距起跑等进行训练。其中加阻力跑指的是借助适当的方法增加体育生的阻力来提高位移速度,如逆风跑或上坡跑等。让距起跑指的是在比赛中摆脱对手或追上对手来实现位移速度提升的训练,如短距离极限强度训练等。在正式训练之前,教练员及体育生应了解位移速度训练对肌肉的要求,在肌肉机能良好的情况下安排训练。    综上所述, 100跑作为高考体育生训练的重点项目,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借助适当的方法,为体育生的高考成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上为总结出的合理训练方法,同样也是训练过程中的基本心得,希望借助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即速度素质方面的训练,能够帮助高考体育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邱伯聪,彭月朗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综述 [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27): 89-91.     [2]张娟等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学技能的转变 [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 8): 9-10.     [3]裘国民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效教学的探讨 [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 6): 269-27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时段 50例的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25例,对照组 25例,观察组患者在月经来潮第三天的时候口服非司酮片,并每晚在睡前用温开水伴服 25mg。对照组患者采用与观察组患者同样的药物,将剂量改至 5mg。两组患者均持续服药三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子宫肌瘤体积大小。结果:观察组在实施干预前,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P> 0.05),实施干预后,观察组的子宫肌瘤体积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05);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非司酮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肌瘤体积大小,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需要适度控制剂量用度,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治疗 子宫肌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 2019年 11月内收治的 120例产后出血患者且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用缩宫素治疗 ,研究组用索前列醇治疗 ,观察疗效。结果 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后组间血压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索前列醇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 ,疗效确切。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妇产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 要: 百短跑是田径中很难提高的一个项目,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将面临着更多的困难,需要运动员和教练员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而提高运动员下肢的腿部肌肉力量一直就被我们认为是取得优异的短跑成绩的首要条件。这需要对训练计划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和安排,本文主要对百运动员的下肢肌群力量训练来进行研究。

  • 标签: 百米短跑项目 下肢肌群 力量训练
  • 简介:摘要:索前列醇为天然前列腺素 E1的类似物,主要有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肠粘膜和宫颈软化、增强子宫张力及宫内压两方面药理作用。国内说明书适应证为用于治疗和预防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等引起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和终止停经 49天内的早孕妊娠。近年来,其在妇产科超说明书用法十分多见。为进一步规范医院超说明书用药,对住院医嘱及门诊处方索前列醇片超说明书用法进行调查及合理性分析。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妇产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女子100栏跑基本上是从男子110栏演变过来的, 因此阶段划分与110栏相同。起跑至第一栏为13.72, 栏间距为8, 栏高76.2厘。最后一栏至终点为14.28, 全程10个栏架。由于栏架高度与运动员身高相比, 相对较低, 因此, 全程跑时身体重心起伏较小, 跨栏步动作幅度小, 动作自然、更接近于平跑。体育教师在进行初中女子100跨栏跑技术训练的时候,应当依照学生身体状况以及发展需求而设计训练计划,保护好学生身体的同时,用更高效的方式提高其跨栏跑技术,进而提升初中女子的跨栏跑成绩。

  • 标签: 初中 女子100米跨栏 训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来氟特联合泼尼松治疗 IgA 肾病治疗效果。 方法 :纳入病例是 201 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 1 月收治的 94 例 IgA 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 2 组,对照组 47 例采纳泼尼松治疗方案,观察组 47 例采纳来氟特联合泼尼松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及 SCr 、 24h 尿蛋白定量、 BUN 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实施来氟特联合泼尼松治疗方案,对 IgA 肾病患者具有改善肾功能水平的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减少,毒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来氟米特 泼尼松 IgA 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大都采用传统的垂直振子单桅式拉线天线,由于桅杆式拉线天线占地面积大,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展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桅杆式天线逐步被占地面积小的新型自立天线取代。本文对90串馈式中波自立天线的结构特点、馈电原理以及基础、塔架、地网、地井、接地等项目的施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标签: 中波自立塔 结构特点 底座基础施工 辅助工程施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司酮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院内妇产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非司酮治疗,对治疗效果做总结分析。结果子宫疾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紧急避孕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终止妊娠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异位妊娠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其他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90例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恶心,1例发生呕吐,1例发生头晕,1例发生腹痛,共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剂量的非司酮治疗有效率较高,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绝经妇女取环中应用索前列醇后的效果。 方法: 随机抽选 143 例我院 2015 年 3 月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绝经取环妇女,将其分为研究组 72 例( 索前列醇药物)与对比组 71 例(无药物),对比两组患者子宫颈软化情况、术中综合 反应情况 、取环结果。 结果: 研究组在软化、部分软化、软化不佳各项指标上明显优于对比组, P < 0.05 ;研究组在取 环术 中综合反应要弱于对比组, P < 0.05 ;研究组手术取环成功率为 71 ( 98.61% ),高于对比组 60 ( 84.50% ), P < 0.05 。 结论: 绝经期妇女需要及时取出体内节育环,减少节育环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索前列醇药物能够软化子宫,降低妇女取 环术 中综合反应,

  • 标签: 绝经妇女 取环 米索前列醇 子宫颈软化
  • 作者: 茹梦 谷雷 文文 谢小云 黄爱文 宋洪涛 赖国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24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药剂科,太原 03000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400016,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福州 350025,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临床药学科,福州 350025
  • 简介:摘要溶血反应是卡芬净少见的不良反应。本文报道1例老年患者使用卡芬净后出现急性溶血反应,评价该不良反应关联性,阐述引起溶血反应的机制,以提高对药源性溶血反应的认识,确保卡芬净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米卡芬净 不良反应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两种不同剂理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 96例子宫肌瘤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 10mg非司酮治疗)与对照组(使用 25mg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子宫肌瘤体积及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低剂量非司酮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金银花活性成分异绿原酸及联合伏立康唑+头孢他啶对早期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菌混合生物被膜的体外协同抑菌作用。方法体外构建早期24 h静止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混合生物被膜模型并建立不同浓度(250、500、1 000 μg/ml)的异绿原酸组及联合抗生素组(1 μg/ml伏立康唑+16 μg/ml头孢他啶)分别作用24 h,扫描电镜(SEM)观察生物被膜形态学改变;结晶紫染色法定量生物被膜;XTT减低法测混合生物被膜内烟曲霉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总代谢活性。结果电镜观察证实异绿原酸可破坏早期混合生物被膜结构使胞外基质减少;且异绿原酸联合抗生素组较单纯抗生素联合组对混合菌体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使载体上生物被膜的量明显降低。结晶紫染色法提示:250、500、1 000 μg/ml异绿原酸组总被膜定量与250、500、1 000 μg/ml异绿原酸联合伏立康唑+头孢他啶组、伏立康唑+头孢他啶组、空白对照组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TT比色法提示:对于早期混合生物被膜,异绿原酸联合抗生素组与空白组、异绿原酸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代谢活性明显减低(抑制率达50%)。结论异绿原酸在体外不能杀死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混合生物被膜内菌体,但对早期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混合生物被膜具有破坏作用,使得异绿原酸联合伏立康唑+头孢他啶对早期混合生物被膜的破坏作用明显强于伏立康唑联合头孢他啶组,且均呈浓度依赖性。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烟曲霉 混合生物被膜 异绿原酸 伏立康唑 头孢他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