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因小气道阻塞、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酸碱失衡引起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rension,PHT)。研究资料表明,肺动脉高压可明显影响COPD患者的病程和预后,所以早期诊断并控制低氧血症及PHT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近期住院的COPD患者70例,根据血气分析参数,推算出肺动脉平均压(PAMP),以探讨COPD患者缺氧程度、pH的变化与PAMP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血气分析 肺动脉压 COPD患者 酸碱失衡 慢性阻塞性肺病 PAMP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对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24例因胸痛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16例,女108例,年龄44~80(63±8)岁.外周肱动脉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并求得脉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50%诊为冠心病,比较脉压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结果224例中,11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诊为冠心病.冠心病组除年龄、高血压病程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比例上显著高于无冠心病组外,两组的各种血压参数(除舒张压)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脉压、收缩压和吸烟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他各种参数与冠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脉压是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是与冠心病发生相关的一个重要和独立的因素,可作为全身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信号,以指导早期干预.

  • 标签: 高血压 脉压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迫止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22年4月~2022年9月介入术的84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观察舒适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舒适情况(心理舒适、生理舒适、环境舒适以及社会舒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舒适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 桡动脉压迫止血 效果
  • 作者: 沙明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1-03-13
  • 出处:《中国健康月刊》 2011年第3期
  • 机构:沙明选【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95-01随着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与普及,术后血管穿刺处的压迫止血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常用介入手术入路有经股动脉、桡动脉及其它通路,现将术后应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临床经验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压袋在 PICU患儿有创动脉监测中的运用。方法:将我院 PICU收治的 60例有创动脉监测患儿分成常规组、加压组,给予两组常规正压脉冲式冲管,加压组增加加压袋冲管。结果:加压组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P< 0.05);加压组留置针留置时长及穿刺次数均优于常规组( P< 0.05)。结论: PICU患儿有创动脉监测中,加压袋的使用可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形成,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重复穿刺问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加压袋 PICU 有创动脉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动脉迫止血器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患者4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3例和对照组209例。观察组采用桡动脉迫止血器止血;对照组采用弹性粘贴固定绷带止血。通过2组比较对照,寻找术后舒适、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经动脉迫止血器进行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可减少术后穿刺部位的并发症,避免术后较长时间卧床及限制活动,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易止血,恢复快等优点,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 标签: 压迫止血器 冠脉造影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有创动脉的临床监护及护理方法展开研究。方法 将我院在2021年9月到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动脉监测方式及其护理方法展开研究,对照组常规采用无创动脉监测患者体征,观察组用有创动脉监测患者,对比两组病情监测结果。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同无创血压监测方式相比,使用有创动脉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血压监测能够进一步保证血压监测效果,促使患者满意度提高,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这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持续性以及较少的干扰因素有很大关系。

  • 标签: 临床应用价值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 有创动脉压 临床监测 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即: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不一定相等.题1汽车在长lOOkm的公路上行驶,前50km的速度为20m/s,后50k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OOk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 标签: 平均速度 运动过程 平均值 公路 汽车
  • 简介:放学的路上,小明和几个同学争论他们遇到的一道数学题:某人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30千米,返回时逆风,每小时行20千米。问他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王飞说道:“这道题太容易了。这个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不就是每小时(30+20)÷2=25千米吗?”好几个同学也都附和说:“对,平均速度就是每小时25千米,这没有什么可争的。”

  • 标签: 平均速度 速度平均 摩托车 数学题 同学
  • 简介:平均分”是把一个数或一些物体等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每份得到的同样多。例如把8本《数学童话》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4本书,这个“4本”是每个小朋友实际分得的书的本数。

  • 标签: 平均分 平均数 小朋友 个数 数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系统、规范的护理行为对临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桡动脉迫器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观察我院2011年1月~1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桡动脉迫器患者50例为A组,2012年1月~1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桡动脉迫器患者50例为B组。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B组患者接受护理服务路径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日的观察比较B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路径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桡动脉迫器患者的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护理路径 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压迫器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上动脉迫造成三叉神经黏连移位的处理方法,评估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9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存在小脑上动脉迫造成三叉神经黏连移位者120例,均行微血管减压术(MVD),并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即刻缓解101例,延迟缓解13例,无效6例,术后缓解率95%,未发现严重并发症。107例随访3~7个月,复发3例(2.8%)。结论对小脑上动脉迫造成三又神经黏连移位的病人,在垫人Teflon的同时,完全松解小脑上动脉周围蛛网膜,将小脑上动脉移到三叉神经头侧,将三叉神经解剖复位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小脑上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脉压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正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并且脉压≥60mmHg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原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钙(10mg/d),对照组则续服用原降压药物不变,在治疗前及治疗16周以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结果瑞舒伐他汀钙组疗后的收缩压(SBP)、脉压(PP)和C2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C1则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能明显改善血压患者的小动脉弹性,从而起到降低脉压的作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钙 高血压 脉压 动脉弹性
  • 简介:随着介入治疗的推广,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已成为一种诊断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DSA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GU-1229型动脉迫止血器因压迫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压迫止血器 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