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3种不同类型的复合树脂和种有机化陶瓷复合树脂(ormocer)材料充填V类洞后的微渗漏情况。材料和方法在20颗近期拔除的离磨牙颊侧和舌侧面制备40个V类洞。窝洞的牙台向边缘位于釉质上,龈向边缘位于牙本质上。牙齿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5颗,充填如下:组Ⅰ,用流动树脂(TetricFlow);组Ⅱ,用混合型复合树脂(Z100);组Ⅲ,用可填压型复合树脂(Solitaire2);组Ⅳ,有机化的陶瓷复合树脂(Admira)。所有实验组,都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所有树脂材料次完成充填。牙齿温度循环(200个循环;在4℃~60℃)后,浸入0.5%的碱性品红溶液中放24小时。所有的牙齿纵向剖开,在立体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记录染料渗入的深度并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检验和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检验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间釉质和牙本质的微渗漏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中所有修复材料在减小微渗漏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体 微渗漏 同类型 充填V类洞 混合型复合树脂 树脂材料
  • 简介:目的:评价磁性附着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为25例患者采用磁性附着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追踪随访,通过对口内、X线的检查和修复的戴用情况评估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戴用义齿后进行1-4年的随访,20例对义齿的美观性、稳固性、咀嚼功能及牙周健康均感到满意,5例出现牙龈炎和牙槽骨吸收。结论:磁性附着可摘局部义齿是种美观、经济、固位好,且对基牙具有保护的修复方式。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义齿 局部 可摘 修复
  • 简介:目的:观察磁体+衔铁以及衔铁引起MRI伪影的差别。方法:以三种磁性固位产品为样本,在0.15Tesla的永磁型磁共振仪上,分别进行体外实验和口腔内实验,对MRI伪影的最大径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衔铁引起伪影的最大径为91.9mm,磁体+衔铁引起伪影的最大径为145.3mm。结论:衔铁引起伪影的范围明显小于衔铁+磁体,其最大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磁性固位体 磁共振成像检查 伪影 衔铁
  • 简介:逆行性种植周围炎(RPI)作为种植修复失败的个重要原因,可南邻牙根尖周病变、种植区残留细菌、骨的质量差以及临床技术等因素引起.本文就RPI的定义、发病率、分型、病因、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预防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 根尖周病变 种植 治疗 预防
  • 简介:目的评价用片段弓联合微种植支抗直立倾斜磨牙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4例(28颗)邻牙缺失磨牙近中倾斜的患者,使用片段弓联合微种植支抗直立倾斜磨牙,通过模型测量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第磨牙磨牙水平移位(1.92±0.98)mm,近中倾斜角减小(20.67±5.14)°;第二磨牙水平移位(2.60±1.09)mm,近中倾斜角减小(25.36±6.57)°,均有明显的竖直效果.结论片段弓联合微种植支抗直立倾斜磨牙是种简便、舒适、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片段弓 微种植支抗 竖直磨牙
  • 简介:本文测量了50颗完整上颌恒尖牙的牙根面积及牙大小各指标,将测量结果输入微机,发现牙根面积变异范围较大,与牙全长和根长存在高度正相关,与牙冠大小无关,并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利用它可以在临床上预测牙根面积,以便确定矫治力。

  • 标签: 牙根面积 正畸 最适力
  • 简介:目的:检测成釉细胞瘤(AB)中心的改变,分析其与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关系,探讨中心异常与AB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方法检测101例AB、5例成釉细胞癌、10例正常口腔黏膜及10例口腔鳞癌(OSCC)的中心状况和ki-67的表达,检测细胞DNA含量,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29.7%的AB和70.0%的OSCC表现出中心异常,而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无中心异常表现(χ^2=165.905,P=0.000)。②AB细胞DNA含量平均为15420.37,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低于OSCC组(F=16.523,P=0.000)。③AB中心异常组和OSCC中心异常组细胞DNA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与正常口腔黏膜组存在显著差异(F=10.222,P=0.000)。AB及OSCC的中心异常组与中心正常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F=40.901,P=0.000和F=7.863,P=0.023)。④ABki-67LI平均为3.41,且随AB的复发,与恶变有增强的趋势(F=4.344,P=0.017)。⑤AB中心的异常与ki-67的表达相关(r=0.341,P=0.006).但细胞DNA含量与ki-67LI无相关(r=0.156,P=0.218)。结论:部分AB中存在中心的异常,与细胞DNA含量的增多有关,并可能与AB基因组不稳定相关。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中心体 DNA 肿瘤生物学行为 免疫荧光
  • 简介:激光是20世纪的重要发明,具有定向发光、高能量、高亮度等特性,对作用组织有很强的生物学效应。种植周围炎是种植周围软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也是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近年来激光在口腔医疗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对激光治疗种植周围炎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就各种激光在此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

  • 标签: 激光 种植体周围炎
  • 简介:近年来纯钛及钛合金由于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已经成为口腔种植的主要材料.但是在复杂的口腔环境中,种植仍可能发生各种腐蚀行为,影响种植的成败.本文就钛和钛合金在口腔中的腐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种植体 腐蚀
  • 简介:全瓷修复最主要的优点是能逼真地模仿天然牙的色泽和半透明性。另外,运用粘接技术能够使些病人不需要牙预备即可完成全瓷修复。这个病例描述了在没有邻面牙预备的条件下采用粘接全瓷修复关闭前牙间隙的情况。粘接时采用的是硅烷偶联剂和树脂水门汀。用全瓷修复关闭牙间隙,使其恢复了牙齿的自然外观。因此,只要病例选择合适,没有邻面预备的全瓷修复也能很有效的改善美观。

  • 标签: 前牙瓷修复体 全瓷修复体 牙体组织 牙间隙
  • 简介:稳定而简单的支抗是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微型种植从九十年代初因其具有稳定性、异物感小、即刻加载等独特优势在临床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二十年来,种植支抗被应用在牙齿移动的各个方面,而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①内收前牙;②压低前牙和磨牙;③推磨牙远移;④竖直磨牙。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临床应用 全牙列 推磨牙远移 微型种植体 正畸治疗
  • 简介:金属烤瓷修复技术,目前已经在口腔修复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令人关注的问题,如固位力差,瓷裂,瓷剥脱及基牙继发病变.本文将重点从金属烤瓷修复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及防护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金属烤瓷修复体 牙周组织 口腔修复 义齿 临时冠 口腔材料学
  • 简介:目的:观察磁性附着在口腔义齿修复中出现的并发症,探讨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53例患者,58副义齿,123个磁性附着随访2-6年,平均3年。结果:基托折断8件,衔铁松脱6个,衔铁磨损4个,磁铁松脱5个,基牙龈炎24个,基牙松动拔除7个,牙根折裂1个。结论:磁性附着体能提高可摘义齿的固位力,出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正确的操作、修复后定期随访进行预防和处理。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义齿 并发症
  • 简介:研究目的:评估在人体模型中使用粗喷砂和酸蚀进行表面处理的口腔种植的功效。材料和方法:8名患者自愿允许植入小型种植并进行活检,以免费得到彻底的牙齿修复。结果:所有的活检部位均检测出了软组织和硬组织的重建.本报告提供了对于患者的成功的骨种植接触和成功的义齿修复的观察。结论:患者热情表示参与本研究后提高了生活质量。外科医生对这种种植的信心反映在本研究的临床和组织学结果上。

  • 标签: 口腔种植体 组织学评价 临床 SLA 活检部位 表面处理
  • 简介:微种植作为近十年新出现的口腔植入物,在正畸、修复等各学科的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从微种植的研究背景、临床各学科应用、并发症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微种植体 支抗 活动修复 固定修复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人龈下牙缺损的临床及修复特点.方法:通过5年的临床病例观察及修复治疗,从临床上对老年人龈下牙缺损的病因进行分类,并对修复方法进行初步的总结与归纳.结果:采用改进洞型的预备、辅助固位方法等修复老年人龈下牙缺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2年后随访的修复成功率为86.4%.结论:老年人龈下牙缺损因其固有特点,其修复方法应认真设计和慎重选择.

  • 标签: 老年人 龈下牙体缺损 牙体修复 临床观察 病因
  • 简介:目的:比较国产碳纤维桩与进口碳纤维桩、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修复的离牙在抗折力方面的差异,为国产碳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因牙周病拔除的上颌尖牙,去除牙冠后,用国产碳纤维桩+树脂核+金属冠修复后放置在万能实验机上,加载与牙长轴呈135°角的压力,直至修复折断,记录最大载荷,同时用进口碳纤维桩、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做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国产碳纤维桩的抗折力1152.200±282.9023N,进口碳纤维桩的抗折力1368.100±402.5478N,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的抗折力1210.4±422.7217N.结论:国产碳纤维桩修复离牙的抗折力,与临床常用的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修复离牙的抗折力无显著差异,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 标签: 桩核技术 碳纤维桩 根折裂
  • 简介:由于前牙不良修复侵犯牙周生物学宽度引起的牙-牙周联合病损是口腔修复学与牙周病学的共同难题,单纯恢复牙周健康,再次制作精良的修复体已不符合现代口腔医学的治疗理念.从美学角度出发进行修复设计,指导牙周手术,才能更有效、更可控地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口腔修复科医生、牙周科医生、技师的治疗团队提出了挑战文章结合科学文献及作者所在团队的临床经验,对此类病损的治疗原则和操作流程进行总结.

  • 标签: 美学 修复 生物学宽度 牙冠延长术
  • 简介:尽管后牙直接复合树脂修复材料和技术发展已很成熟,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牙△面磨损速率高,边缘易破损,疗效易受操作者技术的影响。为了延长修复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对修复进行细修整和抛光。尽管修整和抛光的优点很多,但也有缺点,如更易发生边缘破损和耐磨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尝试寻找种解决的办法。本文对几例临床病例采用了种修复不用或少用器械修整的技术。如必需对修复修整,修整后须用种特殊的树脂类表面封闭剂处理,可提高修复修整后的表面强度和边缘密合性。另外,与传统技术相比该项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改善牙牙合面解剖形态。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体 临床病例 修整 后牙 抛光 边缘密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