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了解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根据调查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方法自行设计采样调查表,于2013年11月对某医院中130位临床护士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130名护士中,占最高比例28%临床护士认为,基础护理工作是上级领导吩咐的工作,影响对护士基础护理的认知因素前三位是自身临床工作太忙;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是由家属进行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应由低职称护士完成。结论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责任心和职业认知度不够,加强护士职业素质的基础培训,完善工作规章制度,是提高临床护士基础认知和护理质量的主要解决途径。

  • 标签: 临床护士 基础认知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本科护理学生专业用《基础护理学》第四版教材,几个章节中的观点存在明显的错误,有解剖学逻辑关节的错误,有文字叙述逻辑关系的错误,有名词解释的错误,在教学中无法参考,提出来进行讨论。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观点 错误 逻辑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择成人尸体标本10例(20侧),采用俯卧位,对其坐骨肛门窝进行解剖,对肛神经沿肛门走向的角度与长度进行观测,同时对肛神经定位标志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尾骨尖与肛后缘的距离为3.80~5.80cm,平均为(4.54±0.64)cm;坐骨结节最凸点与尾骨尖的距离为4.50~8.00cm,平均为(6.03±0.84)cm;坐骨结节最凸点与肛后缘的距离为4.50~7.50cm,平均为(6.07±0.6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距离为3.80~7.10cm,平均为(4.91±0.9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外偏角度为30~40°,平均为(35.4±3.5)°;肛神经主干处于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与坐骨结节的距离为1.50~2.70cm,平均为(2.21±0.26)cm,与骶结节或坐骨结节韧带平面前的距离为1.10~1.60cm,平均为(1.36±0.15)cm。结论肛神经主干处于坐骨结节内侧2.21cm,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位置恒定;在开展肛门手术时,将麻醉剂从平坐骨结节最凸点前1.36cm处注入,所取得的麻醉效果会更加理想。

  • 标签: 肛神经 阻滞麻醉 解剖学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学校2015级的10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名。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基础护理实践教学,实验组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基础护理实践教学。在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评价满意度情况。结果学习结束后,实验组技能考试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学生的对教学管理、带教老师评价以及个人评价三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实施PDCA循环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基础护理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PDCA教学法 基础护理实验教学 实践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不同的病理基础空洞的CT表现及鉴别。方法收集我院病案室伴有肺部空洞的肺脓肿、肺结核和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为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组,每组50例。主要观察空洞特征、位置、测量数据。结果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组空洞内壁、内容物及外壁的CT特征差异显著(P<0.05);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组偏心空洞发生率分别为2%、28%、88%,差异显著(P<0.05);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组空洞壁CT强化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脓肿、肺结核和肺癌空洞的CT表现明显不同,通过分析空洞特征、位置及测量数据有助于区分疾病病理类型。

  • 标签: 肺部空洞 CT 病理类型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对日间手术患者基础体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日间手术的10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所有患者均经诊断后在我院接受日间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基础体征(血压、脉率)及不良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术前30min观察组收缩压(126.2±10.7)mmHg、舒张压(76.4±9.0)mmHg、脉率(69.9±5.2)次/min与对照组收缩压(134.3±12.1)mmHg、舒张压(83.2±9.7)mmHg、脉率(78.4±6.7)次/min比较显著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值(12.6±4.7)分与对照组(19.4±6.8)分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日间手术患者给予早期护理,患者术前血压、脉率波动幅度小,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 日间手术 基础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精神,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最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提供怎样的基础护理服务,切实做好基础护理服务,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广大患者。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的科室住院的患者进行相关调查,然后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的基础护理中,患者需求最迫切的依次是整理床单位、安全管理教育及压疮的预防及护理。(2)不同年龄阶段对基础护理的需求也不相同,年龄越大对基础护理的需求更加依赖。结论基础护理体现整体护理的服务性,努力了解患者的迫切需求并满足患者对于基础护理的迫切需求,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和护士综合素质、提升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 标签: 基础护理 护士 优质病房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不同的病理基础空洞的CT表现及鉴别。方法收集我院病案室伴有肺部空洞的肺脓肿、肺结核和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为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组,每组50例。主要观察空洞特征、位置、测量数据。结果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组空洞内壁、内容物及外壁的CT特征差异显著(P<0.05);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组偏心空洞发生率分别为2%、28%、88%,差异显著(P<0.05);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组空洞壁CT强化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脓肿、肺结核和肺癌空洞的CT表现明显不同,通过分析空洞特征、位置及测量数据有助于区分疾病病理类型。

  • 标签: 肺部空洞 CT 病理类型 鉴别
  • 简介:摘要志愿服务活动是奉献爱心、服务他人、提升自我、推进基层治理的公益活动。通过价值观引领、组织化规范、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支撑、阵地化扎根,开展机制创新,注重平台搭建,让职工在志愿服务的活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技术能力的双提升。

  • 标签: 志愿服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住院高血压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诊断高血压收治住院的127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年龄在2.7~17(9.4±5.7)岁,男59例,女68例;其中肾实质性98例,占77.1%;多发性动脉炎7例,占5.5%,包括腹主动脉狭窄1例,左侧肾动脉狭窄闭塞6例;左肾动脉狭窄(先天发育?)2例,占1.6%;嗜铬细胞瘤6例,占4.7%,包括肾上腺上4例,异位(肾上腺外)2例,在膀胱壁右输尿管入口处1例,在左肾下1例;焦虑抑郁状态12例,占9.4%;农药中毒1例,占0.8%;Liddle综合征?1例,占0.8%;结论儿童高血压发病年龄绝大多数在学龄期,病因多种,除肾实质外,有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性(先天发育性?)、焦虑、内分泌性(嗜铬细胞瘤)、先天遗传病、农药中毒。

  • 标签: 高血压 儿童 病因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部原发肿瘤病变病理类型、临床特点及CT表现,探讨盆部原发肿瘤解剖学基础。方法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1例盆部原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灶性质、边缘、密度以及解剖部位同周围组织关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病理及手术证实,21例盆部原发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16例,良性肿瘤5例。15例瘤体位于盆部,6例累计腹部和盆腔。CT增强表现囊实性9例,实质性12例。肿块周围脂肪间隙受侵11例,肿块周围脂肪间隙清晰10例。7例病灶内有钙化现象。结论盆部原发性肿瘤恶性占比较高,病变类型较复杂,通过CT增强扫描可准确确定肿瘤部位及解刨结构,对判断肿瘤性质,做出准确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盆部原发肿瘤 解刨学 CT 特征
  • 简介:摘要医院图书资料室是医学教学科研的辅助机构,具有学术性、专业性和陶冶性功能,图书室的基础工作,是从书刊资料的收集加工和典藏,直到提供给读者利用。这些工作不仅是传统图书室的基础,也是图书室现代化、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图书室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 标签: 医院图书室 基础工作 优质化服务
  • 简介:摘要针对男护生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学习中出现的厌学情绪,我们从专业思想教育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运用兴趣教学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男护生在愉悦中接受知识,教学效果较好。

  • 标签: 男护生 护理学基础实验 兴趣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指控管理体系是精神科创建优质基础护理服务的保证,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专科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关于精神科优质基础护理服务的指控管理要点,希望为指控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 标签: 精神科 优质基础护理服务 指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样本,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方法治疗,观察100例患者治疗前后出血指数、附着水平、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00例患者出血指数(0.69±0.10)降低,附着水平(1.84±0.96)mm降低,探诊深度(0.76±0.32)mm降低,牙齿松动度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认为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应将牙周基础治疗作为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效改善患者出血指数、附着水平及探诊深度,降低患者牙齿松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临床基础检验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甚至科研习惯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的方法、形态学的教学、教师示教及教学与临床的结合几方面,就本人在《临床基础检验学》的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做一阐述。

  • 标签: 临床基础检验学 实验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40例(87颗牙)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牙齿松动比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达到II度、III度的明显减少。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牙周组织状况,固定松动牙齿。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州市常规基础免疫接种现状,评价2011年全市报告接种率情况。方法按《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的方法进行接种率评价。结果全市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BV)、脊髓灰质炎疫苗(PV)、百白破疫苗(DPT)以及麻疹类疫苗(M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8.7%以上,估算接种率为98.37%~113.34%(以统计局报告数)、85.14%~98.10%(以免疫规划报告数)。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的差值(D值评价)显示基础免疫接种率均存在可疑情况,比值(R)评价显示基础免疫接种率存在可疑和不可信情况。结论D值和R值出现可疑的主要原因是未入户儿童数据缺失和伴随输出劳动力调离的儿童频繁变化引起,主要控制和管理好这部分儿童的接种率是提高全市儿童免疫接种的关键。

  • 标签: 免疫接种率评价基础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