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资料,并且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将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男性36例,女性24例,患者饮酒量在100ml-750ml之间,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患者行纳洛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轻度以及中度中毒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为(0.5±0.1)h、重度中毒患者的神志清醒时间为(3.1±0.3)h,对照组的轻度与中度中毒患者的清醒时间为(2.6±0.5)h、重度中毒患者的清醒时间为(9.4±2.1)h,两组患者治疗后清醒的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法,该药物治疗时,使用方便,作用迅速,疗效可靠,并无不良反应发生,显著提高酒精中毒临床抢救成功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 应用纳洛酮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对影像学资料的储存和处理进行数字化管理。方法整理和积累影像科数字X线成像系统即CR进行检查的病人案例资料,使用现代计算机功能对病人案例资料按分类进行处理以及储存刻录。结果通过采取数字化处理后的影像科资料比较全面和清晰,能够在较短时间里查阅和便捷调出进行使用1。在科学研究、医学教学和临床急诊的使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科资料数字化管理将会不断得到运用,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为信息数字化的管理做好了铺垫。

  • 标签: 影像科资料 数字化管理 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内镜表现、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现的胃肠间质瘤62例内镜(包括超声胃镜)、临床资料及其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结果(1)发生部位50例GIST发生在胃,8例发生于食管,4例在空肠;表现为消化道出血19例,33例因上腹痛行常规内镜检查发现,不明原因贫血6例,不全肠梗阻4例。(2)肿瘤大小及起源肿瘤直径大小为1.5-8cm,经超声胃镜检查示42例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8例起源于粘膜肌层,12例起源于粘膜下层。(3)病理诊断对36例在我院完成手术的大体标本病理显示均为由梭形瘤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或二种瘤细胞混合存在于同一瘤体中形成混合细胞型间质瘤。32例手术切除者,22例GIST为梭形细胞瘤,6例为上皮样细胞型,4例为梭形和上皮细胞混合型;24例良性,8例为潜在恶性和恶性;免疫组化显示CD34阳性22例,CDll7阳性32例。结论胃肠间质瘤的主要发生部位在胃,胃肠镜结合超声内镜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常规病理结合免疫组化观察CD34、CDll7是确诊胃肠间质瘤的重要指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6例服用文拉法辛,另一组32例服用阿米替林,疗程6周,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以临床总体量表(CGI-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项目评定,并与治疗第1、2、6周末评定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结果文拉法辛治疗组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少较轻,疗效与阿米替林治疗组相仿。结论文拉法辛是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安全有效药物。

  • 标签: 文拉法辛 阿米替林 躯体形式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田东县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0~2011年到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和县皮防站接受VCT服务的人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接受VCT服务者共1032人,男女性别比为1.021,以19~40岁青壮年为主共816人(占79.0%);求询者类型以商业异性性行为史为主(占51.8%);接受HIV检测1032人,HIV阳性125例(占12.1%)。结论加强VCT工作是发现HIV感染者/病人的有效途径,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VCT) 流行病学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简介:摘要眼是形成视觉的重要器官。人体自外界摄取信息的85%以上来自眼的观察,故将眼和脑、手并称为人体的三大智力器官。人眼是如何将外界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最终形成视觉的?下面就视觉形成的解剖学基础和生理功能、成像原理作一些基本的探讨。

  • 标签: 视觉 形成基础 成像原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实践教学时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方式,技能可以分为肢体技能、言语技能和心智技能,采用实践教学时就不能局限理解为动手上,授课课型也不能局限于实训课上,理论课同样可以采用。

  • 标签: 实践教学 技能 职业活动
  • 简介:摘要分析现阶段《基础护理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从而为培养优质实用型护理人材打好基础

  • 标签: 基础护理技术 实验教学 改革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住院高血压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诊断高血压收治住院的127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年龄在2.7~17(9.4±5.7)岁,男59例,女68例;其中肾实质性98例,占77.1%;多发性动脉炎7例,占5.5%,包括腹主动脉狭窄1例,左侧肾动脉狭窄闭塞6例;左肾动脉狭窄(先天发育?)2例,占1.6%;嗜铬细胞瘤6例,占4.7%,包括肾上腺上4例,异位(肾上腺外)2例,在膀胱壁右输尿管入口处1例,在左肾下1例;焦虑抑郁状态12例,占9.4%;农药中毒1例,占0.8%;Liddle综合征?1例,占0.8%;结论儿童高血压发病年龄绝大多数在学龄期,病因多种,除肾实质外,有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性(先天发育性?)、焦虑、内分泌性(嗜铬细胞瘤)、先天遗传病、农药中毒。

  • 标签: 高血压 儿童 病因学
  • 简介:摘要绪论是著书作者在教科书开头叙述内容的归纳总结,是每个学生接触本门学科的开始,能否激发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就很关键,本文具体阐述了绪论与学好《基础护理学》的重要性。

  • 标签: 绪论 教学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和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在药学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药学基础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医药学校药剂专业10级的12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学生分为PBL组和LBL组(n=60),选择相应教学法实施药学基础理论教学,采用闭卷考试的理论考核形式检查两组的总成绩、单选题成绩、多选题成绩和简答题成绩;采用问卷调查两组对教学法的满意情况及两组学生对教学法的反馈意见。结果PBL组的总成绩高于LBL组(73.05±7.63)分vs.(64.33±5.12)分,P<0.01,其中各题型成绩也高于LBL组,除单选题成绩(P<0.05),其余均为P<0.01;PBL组的总满意度高于LBL组(66.67%vs.50.00%,P<0.05),非常满意例数多于LBL组(28例vs.19例,P<0.01),不满意例数少于LBL组(2例vs.11例,P<0.05);PBL组在调查中10个问题的肯定率均高于LBL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BL在“药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于LBL,不仅可提高理论考核成绩和学生满意度,同时可获学生肯定。

  • 标签: PBL LBL 药学基础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情境教学法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情境,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加深学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1。该方法适于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

  • 标签: 情境教学法 护理 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