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作为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品连同他的新教精神一道,将对上帝的敬仰之情、对音乐的奉献之心融为一体。在巴赫看来,音乐正是通过隐蔽的理性使人感觉到上帝的存在。器乐作品《6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及组曲》是巴赫弦乐独奏作品的佼佼者,以其多声部旋律的层次变化及其复调织体的复杂结构,展现了作曲家内在的宗教式人文情怀。

  • 标签: 巴赫 旋律进行 复调织体 内心和谐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前后,著名音乐学家巴里·库珀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重构了贝多芬《第十交响》第一乐章,1988年在英国还发行了贝多芬《第十交响》第一乐章激光唱碟,引起了欧美音乐学界对“贝十”的关注,音乐学家们由此对贝多芬生前是否创作过这部新的交响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库珀 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重构
  • 简介:"高高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每当听到这高亢、令人振奋的歌声,就会对兴安岭那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产生无限的遐想。9月17日,由鄂伦春自治旗乌兰牧骑倾情打造的歌舞晚会《高高的兴安岭》在首府人民会堂上演,让观众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领略了天造神设的大自然景观,感知

  • 标签: 乐章评 优美乐章 和谐优美
  • 简介:普罗柯菲耶夫是20世纪苏联时期的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被称为现代音乐的古典主义者,他把自己的音乐建立在现代意义上,但仍捍卫古典时期的调性构思和功能逻辑,其九首钢琴奏鸣的创作过程贯穿他全部的创作生涯。通过分析他的第二钢琴奏鸣的和弦结构,揭示不同于古典传统和弦结构的运用手法,从而探讨普罗科菲耶夫早期作品和声的个性因素。

  • 标签: 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奏鸣曲 和弦结构
  • 简介:横贯广东的北回归线,将南粤大地划为南北两片,南边的东莞,挟上个世纪"虎门销烟"震惊中外之余烈,近十来年对外开放又得"临窗"之利,是当今海内外瞩目的经济开发的热土;而粤北的清远,似乎远在深山人不多识,近年大张旗鼓的"扶贫",使这方水土有了知名度,贫居深山也有远亲。这一南一北、

  • 标签: 交响曲 东莞 戏剧创作 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 现实生活
  • 简介:2015年开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与《关于推进上海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统一部署下,上海的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开始制定和推行"一团一策"工作方案。这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遵循艺术规律为原则的政策举措,无疑为各文艺院团打开了探索特色发展之路的可能性。

  • 标签: 上海越剧院 都市 文艺院团 社会主义文艺 中共中央 艺术规律
  • 简介: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从战国时代(公元前403—221)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筝在我国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演奏技法和大量的传统曲目,并形成了许多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流派。以山东鲁西南菏泽地区为代表的山东筝派就是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流派之一,它不仅有丰富的传统古曲,还善于不断地吸收新的民间音乐营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曲目及演奏技法。一代代的古筝艺人曾不断地把山东琴书、民歌、曲牌音乐改编成一首首

  • 标签: 筝曲 创作技法 音乐分析 传统曲目 演奏技法 民间音乐
  • 简介:《羊城晚报》于2月1日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记者龚丹枫的述评文章,认为广州娱乐文化市场从来没有哪一年像1993年那样辉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荡涤下,广州各个门类艺术努力寻求生存空间,为自己重新定位。突出的一点是广州民族艺术、高雅艺术在经过近十年的沉寂徘徊后开始走出低谷。据广东省演出公司不完全统计,去年来穗演出的156个文艺团体中,有42个表演团体上演民族。

  • 标签: 文艺团体 娱乐文化 《羊城晚报》 生存空间 演出公司 文艺演出
  • 简介:和中保存有若干声辞杂写、历来不可通读的乐府文献,包括"巾舞歌诗"(简称为)、"铎舞歌诗"以及等.由于莫知其义,它们在乐府文学史上的意义也就很难被人们所认识.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这些文献的庐山面目逐步被学者所揭示.其中,在1948年被杨公骥先生破译.(公开发表于1950年7月19日的)杨先生的研究证明是汉代歌舞剧的科仪本."铎舞歌诗"与等六朝辞的研究,则由孙楷第先生取得相当的突破.1946年9月孙楷第先生在副刊发表<〈宋书乐志今鼓吹铙歌词〉考>,稍后,又发表<〈宋书乐志铎舞歌诗〉二篇考>.上述两文皆收入196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孙先生的这些文章对以外的若干六朝辞进行了考释,揭示了这些辞的本来面目,指出它们是六朝"歌诗"的演唱本.上述文章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乐府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乐府诗集》 歌辞 歌诗 汉魏六朝 歌行 文学研究
  • 简介:七个乐章、德语唱词、分段导赏、近两小时献唱,这几个要素加在一起,哪怕是音乐专业合唱团都会觉得十分吃力。然而,2017年9月16、17日,上海国际礼拜堂唱诗班上演了这部音乐巨作—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在上海众多基督教堂中,国际礼拜堂是最具知名度的教堂之一。1917年3月25日,一些爱好唱诗的美国教徒自发组织唱诗班,至1920年便已发展到200多人,遂正式成立教堂。

  • 标签: 《德意志安魂曲》 勃拉姆斯 国际礼拜堂
  • 简介:1988年,尚长荣主演的京剧《曹操与杨修》,被誉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戏曲的里程碑”,之后上海京剧院又成功推出新编京剧《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组成尚长荣“新编京剧三部”,分别获第一、三、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榜首)。

  • 标签: 尚长荣 三部曲 上海京剧院 传承 《曹操与杨修》 《廉吏于成龙》
  • 简介:对钢琴《木偶的步态舞》的创作特征进行多角度的剖析,探寻德彪西将印象派作曲技法与美洲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目的在于为钢琴音乐创作者及《木偶的步态舞》的演奏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 标签: 印象派 德彪西 钢琴曲 民族民间音乐 全音阶 非三度叠置和弦
  • 简介:一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乐坛上,勃拉姆斯作为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的最后一人,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反对晚期浪漫主义艺术潮流中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追求并力图维护传承自巴赫、贝多芬的德奥传统。他是浪漫主义者中贝多芬精神的继承者,重新回到形式化结构的写作,

  • 标签: 勃拉姆斯 op.79NO.2 晚期浪漫主义 世界音乐文化 艺术潮流 奏鸣曲式
  • 简介:《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三部作品体现了冰心爱的行进三部:思念故乡———歌唱新中国———憧憬祖国的明天。

  • 标签: 爱的哲学 爱的主旋 爱的礼赞
  • 简介: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部长篇小说,旨在以乌托邦对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一些现象进行概括。他的叙事逻辑是先把乌托邦定位为一种缺乏必要历史内容支撑的、非理性的、虚妄的个人欲望盲目冲动的产物,再把它简单地运用到对一些极其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的解释。这种话语方式既存在一个畸形的乌托邦伦理的滥用带来的历史认知偏颇的“历史之误”问题,也存在着一个它在文本中机械植入造就的文本审美价值受损的“文学之误”问题,其本质是在当下权力和市场合力控制下的知识分子精神萎缩与心灵异化。

  • 标签: 格非 《人面桃花》 乌托邦 《山河入梦》 《春尽江南》
  • 简介: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情感内容丰富、哲理意蕴深刻,它特优美、典雅的圆舞曲乐章(或主题)裹挟其中,是"爱"与"生命"的象征,不仅成为乐坛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个性。本文以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为例,对其中的圆舞曲从旋律、节奏、曲式结构、配器及主题发展的手法、舞曲风格等多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探寻作曲家极具个性化的音乐表现及圆舞曲的丰富情感内涵;并结合哲学、美学,进一步深入揭示圆舞曲与其它乐章在融合对比中折射出的的哲理意蕴。

  • 标签: 柴科夫斯基 交响曲 圆舞曲 哲理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