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颅内血肿的适应症,注意的问题及治疗效果。方法64例脑出血患者经CT检查确诊后,对这些占位效应明显或破入脑室的颅内血肿进行微创钻孔颅内血肿粉碎清除和侧脑室引流,术后运用尿激酶4万u加生理盐水4ml溶解血肿,定期冲洗,冲洗后持续引流血性降解产物,根据病情辅以改善脑代谢药物加以治疗及早期患肢功能康复。结果64例病人高血压脑出血,6例脑疝病人术后散大侧瞳孔回缩,意识状态有改善;穿刺针留置时间3~7天。治愈23例(ADL评分100分)1;33例好转,其中生活自理14例,1例植物人状态;死亡8例,死亡率达12.5%。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结论早期微创钻孔颅内血肿粉碎清除和侧脑室引流是一种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一种手术方法。

  • 标签: 早期 微创钻孔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钻孔引流对脑卒中患者血肿清除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脑卒中患者30例,其中其中15例大开颅,15例微创钻孔引流。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随访预后康复情况,并对两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创资料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而开颅治疗组死亡3例。住院期间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急性硬膜外、硬膜下血肿(微创组2例,开颅治疗组6例)、颅内感染(微创组0例,开颅治疗组2例)。微创治疗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开颅治疗组短,而死亡率较开颅组低,分别为6.7%及20%,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疗效方面,微创治疗组疗效较开颅治疗组更好,经卡方检验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其创伤小,疗效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微创钻孔 脑卒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技术在少量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头部外伤临床患者病例76例,对其进行CT检查,发现少量急性硬膜下血肿27例,正常49例,分别采用常规和调节由两组医生展开CT诊断,而后对比分析常规和调节的诊断情况。结果调节对少量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真毒准确性、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等均显著优于常规(P<0.05)。结论在少量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中CT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诊断能力,对于临床诊治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T窗技术 少量急性硬膜下血肿 诊断 常规窗 调节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手术对自发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通过微创穿刺清除实施治疗。结果48例(77.42%)病人术后神志转清醒;9例(14.52%)昏迷程度出现好转;4例(6.45%)意识未见明显改变;1例(2.38%)死亡。全部患者拔管顺利,未见由于拔管引发再出血病例。结论采用微创穿刺引流,可以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并迅速缓解病人的颅内高压,能够及时挽救病人的生命以及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病人的脑功能受损。

  • 标签: 颅内血肿 微创穿刺清除手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采用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49例进行护理总结。结果出院时存活43例,23例意识清醒,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自理,15例意识清醒,但留有肢体偏瘫或部分失语,生活部分自理,5例卧床不起;死亡6例。随访6个月,生活质量良好27例。结论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安全、有效、费用低、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但是对护理的要求高,精心有效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对患者必须进行全面精心的观察和护理,可大大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脑出血 穿刺清除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对经前路病灶清除一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合的进行效果观察.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5例胸、腰椎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内固定治疗,对一期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植无1例发生发症发生及复发,融合满意;无1例发生内固定失败,手术前后凸角矫正度(17.4±1.8)°.结论经前路病灶清植一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使病变部位在术后获得满意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 标签: 病灶清除 植骨 内固定 胸腰椎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大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标准大开颅血肿清除,设为大瓣组,一组给予小开颅血肿清除,设为小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大瓣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分I级—Ⅲ级共31例,占51.67%,小组I级—Ⅲ级共19例,占31.67%,大瓣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小组,P<0.05。结论标准大开颅血肿清除预后明显好于小开颅血肿清除,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式。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开颅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牵引应用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牵引是用钢针(或钉)穿过端对肢体进行牵引。适用于某些不稳定性骨折(如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周围软组织丰厚(如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肌肉拉力过大的骨折(如骨盆骨折脱位)等。开放性骨折经清创缝合后,亦可用持续牵引治疗,便于随时观察创口。持续牵引可以对抗伤肢的肌力,逐步矫正骨折端成角和重叠。同时由于牵引时周围肌肉的张力,在骨折周围产生挤压力,使侧方移位也得以矫正。持续牵引兼有复位与固定两个作用。牵引亦适用于各种骨科手术后的肢体固定。

  • 标签: 骨牵引术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微创手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4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小开颅微创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疗效满意,按ADL疗效评定标准恢复良好196例,恢复不良28例,死亡22例。结论小开颅入路微创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快速清除血肿、减压快、创伤小、手术出血少、疗效好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对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做好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结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快速清除血肿,迅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加强生命体征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给予适当处理,预防并发症,对患者的早日苏醒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观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YL-1型碎吸针微创与小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0例不同年龄脑出血患者采用碎吸针微创(A组)与小手术(B组)治疗,采取个体化护理。结果A组总有效率85.0%,死亡率8.3%;B组总有效率45.0%,死亡率30.0%。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比较x2=12.4701,P<0.05;死亡率比较x2=8.0011,P<0.05)。结论小与YL-1型微创碎吸引流针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 标签: YL-1型碎吸针 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护理
  • 简介:在我们学校。每间教室都有一个前门,一个后门,在两个厚实、坚硬的门上,各有一扇明亮的小窗。,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少见,学校里除了人和树,算多的了.一扇扇窗户几乎勾出了我们一颗颗贪玩的心,它总在引诱我们的思绪出走,离开这无聊而乏味的课堂,去拥抱碧海蓝天,亲抚河流山川,告别这个如沉重包袱的课堂,领略游戏、玩耍的快乐。

  • 标签: 窗户 学校 课堂 教室
  • 简介:一(2)班班主任请婚假,学校让我临时代理班主任。没想到第一节课,就出了状况。我教的科目是地方课程《中华传统文化》,颇能吸引孩子们。这节课师生兴趣盎然,读、说、交流、讨论环节顺利推进,就在大家热情高涨之时,突然听见一声尖叫“啊啊啊——”我吓了一跳,转身朝发声的方向看去,原来是他!

  • 标签: 中华传统文化 地方课程 班主任 学校 孩子 师生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住院天数和经济支出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在发病后1、3、6个月3个时间点,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DR)和汉语失语检查表(ABC)分别对神经功能、Et常生活能力、痴呆程度及语言功能进行评分,同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经济支出。结果1、3、6个月时,微创组NIHSS评分、MBI指数、ABC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3、6个月时,微创组CDR分级较常规治疗组低(P〈0.05)。微创组住院天数和住院期间经济支出均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且住院天数和住院期间经济支出均较少。

  • 标签: 微创 脑出血 经济支出 住院天数
  • 简介: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治疗腕部腱鞘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采用病灶清除治疗腕部腱鞘结核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口均愈合,无感染及窦道形成。平均随访4.5年,手部功能按Kelly分级评定均为优,恢复正常工作,未见结核复发。结论:病灶清除是治疗腕部腱鞘结核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腱鞘 结核 抗结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髋骨切治疗临床应用。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髋骨切将易受伤害的股骨头置于髋臼的包含之中,这可限制脆弱的骺向外突出,并保护它不受髋臼的压缩,其基本原理是预防畸形。

  • 标签: 髋骨切骨术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