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术后患者阻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对我肾内科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20例行动静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0例,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160例,常规护理),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阻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术后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阻塞发生率为29.4%,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患者阻塞发生率为41.9%,两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动静术后阻塞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与发展。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内瘘阻塞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自体动静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保持动静通畅达到提供有效血容量,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对内的保护,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加强术后宣教及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能有效延长的使用时间。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静穿刺进行护理分级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中心使用动静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2人患者,根据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及患者动静的穿刺风险不同而进行分级穿刺护理,评价使用分级穿刺护理前后,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结果对患者进行内分级穿刺护理前,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12.5%、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6.67%、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5%、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75%,对患者进行内分级穿刺护理后,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5.9%、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9%、血管狭窄发生率为3.81%、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97.15%。结论使用动静分级穿刺护理,对降低穿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有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血管畸形异常扩张膨大部分,成形剩余血管以修复动静术后血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镇江市润州区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共收治6例腕部端侧吻合人工动静术后血管畸形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50~68岁,均为造术后1~4年,2例在前臂近腕关节、4例在前臂近肘关节,局部形成高出皮肤伴血管震颤的血管畸形。术中将皮肤弧形切开、皮下锐性分离,向一侧翻转成舌形皮瓣显露血管畸形异常扩张膨大部分,将其完全游离,以直形肠吻合钳顺血流方向钳夹扩张膨大部分并切除,剩余部分血管成形,对畸形血管进行修复,并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本组6例舌形皮瓣均存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2 d按原血液透析方案使用成形后的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保留了动静功能的血液净化通路。结论切除血管畸形异常扩张膨大部分,剩余部分血管成形的手术方法,可以不阻断血流、保留人工动静功能,不影响患者维持血液透析,延长了血管通路的寿命,技术简单可靠。

  • 标签: 动静脉瘘 血管畸形 修复外科手术 血液透析滤过
  • 简介:【摘要】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来说,患者需要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其中很多患者采用自体动静(AVF)长期血管通路,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AVF狭窄或血栓形成,由此导致出现失功的现象。这将会使MHD患者的住院率增加,且使其经济负担加重,使其生存质量降低。随着不断深入研究AVF失功研究,发现了很多导致AVF失功的危险因素,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控,能实现AVF失功风险有所降低;对于濒临失功的AVF,应结合局部溶栓或血管介入治疗,由此使AVF的使用寿命予以延长。今后临床应注重透析方案的合理制定,以此使血管介入治疗AVF失功的远期疗效得到提升。

  • 标签: 动静脉内瘘失功 风险因子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钝针使用对动静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0例使用钝针穿刺动静,对照组40例使用锐针穿刺动静。观察比较2组动静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穿刺点渗血、血管瘤、狭窄发生率及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钝针穿刺法能明显降低动静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穿刺带来疼痛感,是自体内首选方法。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钝针扣眼穿刺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共收治需要作血液透析施行动静患者60例,其中显微手术组和直视手术组各30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对两种手术的即时通畅率、术后6个月通畅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结果显微手术组术后即刻通畅率100%、术后6个月通畅率96.67%均高于直视手术组的96.67%(P=0.31)和73.33%(P=0.01),其中,术后6个月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显微手术组术区肿胀1例,发生率3.33%,无吻合口血栓、术区缺血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直视手术组发生吻合口血栓2例,术区缺血坏死1例,术区肿胀4例,感染3例,吻合口狭窄4例,发生率为46.67%,显微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直视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对动静实施显微手术能提高的通畅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利于后续的血液透析治疗。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显微外科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总结了36例动静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常规准备,术后并发症如伤口出血、血栓形成、伤口感染及肿胀手综合症的护理,出院时应嘱患者避免患肢负重及受压,加强自我观察及护理,并定期复查。认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动静术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尿毒症 围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的早期使用对内成熟及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观察组220例,成形术后早期(7~14d)即开始穿刺使用,对照组132例,成熟后再开始穿刺使用,对两组使用时间与成熟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成熟所需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使用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形术后早期即开始穿刺使用,可促进成熟,且不影响其使用时间。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成熟
  • 简介:摘要总结了近10年来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闭塞的原因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其发生原因有血栓形成、原发病的影响、血液粘稠度增高、低血压及使用不当等;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有积极治疗原发病、术前正确选择血管、正确使用瘘管及健康教育等。认为成功建立动静及正确使用瘘管,延长寿命,有利于提高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闭塞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的护理特点及要求,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护理的质量。方法对我院51例动静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6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阻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血夜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