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的综合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方法总结218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使用动静的护理过程。结果205例患者动静使用正常,而13例出现了闭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穿刺方法、按压方法及合理控制血糖、血压和严格无菌操作是保护动静,避免闭塞、感染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内瘘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皮肤损害,采取相应的皮肤护理方法,减少患者透析期间的痛苦。方法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对钝针穿刺产生的皮肤损害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提高透析质量。结果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钝针穿刺出现的皮肤不良反应,主要有穿刺点渗血1例,周围组织感染2例,通过护理人员的护理,皮肤症状有了较好的改善。结论动静采取钝针穿刺法,由于诸多因素会造成患者皮肤并发症的发生,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针对性的皮肤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钝针穿刺成功率,延长动静的寿命。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钝针穿刺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 总结了参加工作以来收集的病例 2012 年 1 月~ 2013 年 10 月使用血液透析的 200 例患者的临床情况,并结合其中闭塞 8 例患者的特点,重视血管监测和的保护,可减少患者因多次穿刺造成的痛苦及紧张,避免低血压、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防止动静闭塞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提高血透质量。  关键词: 血液透析;闭塞  前言: 规律的血液透析是目前保证肾衰患者的唯一出路 ( 除肾移植外 ), 而建立及维护一条良好的可供患者长期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通路 , 就更为重要 , 也是保证血液透析正常进行的关键。自体动静是目前最为理想,临床上最常用的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被视为维持血透患者的 " 生命线 "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引起阻塞,直接影响到透析效率和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正确使用和保护动静 , 对减少并发症 , 和提高长期使用率都至关重要 ,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作者旨在回顾分析 2012 年 1 月~ 2013 年 10 月使用血液透析的 200 例患者,发现闭塞 8 例,现将闭塞原因的分析及其对策叙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 标签:
  • 简介:对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维护自体动静的方法作了一个较全面的总结,分别阐述了各种维护方法和其作用机理,以及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并进一步综合分析了各种维护方法的适应症及联合使用效果。最后,在维护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他影响使用效果的因素,以期在临床上更好地维护的质量与延长的寿命。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维护方法 作用机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术前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方式与经验,达到促进患者康复与防止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方法对110例行动静术住院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10例行动静术住院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没有死亡病例。结论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对动静手术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手术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评价输尿管导管在动静(arteriovenousfistula,AVF)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2013年i月至2016年1月重庆西南医院肾科尿毒症患者行AVF术中使用输尿管导管的病例资料。其中女性43例,男性35例,年龄16~79岁,平均(48.2±13.5)岁,透析龄0~120月,平均(30.3±11.8)月;初次AVF手术47例,重建术31例。术前患者前臂触诊静脉较为纤细或走行区有可疑节段狭窄,彩超证实静脉直径〉1.5m,节段狭窄直径〉1mm。可扪及动脉搏动良好,彩超证实动脉直径〉1.5mm,流速〉20cm/s。AVF术中动静吻合前根据静脉内径选用F5或F6型号(直径分别约为1.5或1.9mm)输尿管导管探查;术中动静吻合后不通畅再次运用了输尿管导管探查动脉。结果全组78例患者在AVF血管吻合前均使用了输尿管导管进行静脉探查及束臂液压扩张,56例(71.8%)扩张后无静脉近心端明显狭窄,一次AVF术吻合成功;20例(25.6%)扩张后仍有静脉近心端狭窄,前臂静脉狭窄者跨过狭窄段在近心端行了第二个切口也成功吻合,上臂静脉狭窄者在原切口动静吻合后并切除上臂狭窄段再行原静脉的端端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的端端吻合后通畅。全组患者中共有3例因血管吻合后不通畅时使用输尿管导管探查,有动脉或吻合口血栓从探查口冲出后通畅;2例(2.6%)反复动脉、静脉血栓形成未再能疏通,最终放弃手术。术中通畅率高达97.4%。随访半年AVF正常使用71例(91%)。结论在AVF术中动静吻合前使用输尿管导管探查能了解血管的走形、有无明显狭窄,并可适当扩张血管;吻合后AVF不通畅时使用输尿管导管探查,具有术中介入处理动脉新鲜小血栓的独特优势。术前仔细查体、血管彩超检查与术中输尿管导管的探查相结合决定AVF手术方案,可提高有�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输尿管导管 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动静阻塞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挑选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工作的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方式将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均分为两组,给予研究组行动静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置入内瘘管效果(包括瘘管失功率、感染率、堵塞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特点,在给予动静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或者降低动静阻塞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动静脉内瘘阻塞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不同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影响的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7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选择穿刺方法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35例。对照组穿刺应用区域穿刺法,观察组穿刺应用绳梯式穿刺法,进行两组治疗后穿刺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结果对照组35例患者中出现血管瘤14例、漏狭窄或闭塞8例、血栓7例,具有82.9%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35例患者中出现血管瘤3例、漏狭窄或闭塞2例、血栓1例,具有17.1%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29例出现穿刺疼痛,15例穿刺渗血,11例皮下血肿;观察组穿刺渗血8例,皮下血肿4例,穿刺疼痛20例。观察组穿刺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绳梯式穿刺法能够减少不良反应,使得穿刺效果得到改善,促进疗效显著提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绳梯式穿刺法 区域穿刺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固定架在老年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使用动静的老年透析患者分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应用动静固定架和传统治疗巾覆盖胶布固定方法,均在透析开始时应用,观察透析的患者在12个月治疗期间,比较两组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肿、渗血、穿刺针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固定架对老年透析患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固定架 透析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穿刺方法在动静早期应用中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时间在2016年4月22日—2017年4月20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止血带压迫穿刺、不进行止血带压迫穿刺,对比2组穿刺结果、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压迫时间=2.24±0.14秒、渗血次数1次,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动脉穿刺次数=410次,成功次数为407次,其成功率为99.27%,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不进止血带压迫穿刺,利用手指按压可更加灵活的控制压迫血管的压力,缩短压迫的时间,可避免因为血管壁较薄而导致其在穿刺时出现的皮下血肿现象,可推广。

  • 标签: 穿刺方法 动静脉内瘘 早期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动静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的病例资料,对其动静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护理方式的情况下12例出现闭塞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指导血液透析患者掌握正确的按压、穿刺和锻炼方法,并让其合理控制血糖和血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完成对动静的护理,能有效避免患者出现闭塞和感染的情况。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前臂自体动静(AVF)重度狭窄血管腔治疗中口的确定及导丝导管通过病变的方法及技巧。方法利用前臂自体AVF解剖学特点来进行口的定位,利用微导丝塑形和微导管及微球囊的特点来通过重度狭窄闭塞的口,完成了14例AVF口重度狭窄甚至闭塞患者的腔治疗。通过对比扩张前后的口震颤程度、血管造影所见的血管狭窄程度的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后透析时流量变化,评价本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14例患者均取得技术成功,术中造影见AVF狭窄明显改善,狭窄程度均降至20%以下,术后口处震颤明显增强,透析时流量明显增加,并达到透析所需(均〉220ml/min)。结论利用前臂自体AVF解剖学特点来进行口的定位,利用微导丝塑形和微导管及微球囊的特点来通过重度狭窄闭塞的口的方法可以解决前臂自体AVF的重度狭窄无法顺行通过的问题,可以供临床参考,使得更多的透析患者获益。

  • 标签: 内瘘重度狭窄 血液透析 血管腔内治疗 球囊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阻塞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例资料。结果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血管内阻塞12例,其中低血压5例,占比41.7%,其次为护理不佳2例(16.7%),穿刺处理不当2例(16.7%),血液粘稠度高、感染及未成熟使用各1例,分别占比8.3%。结论临床低血压、穿刺处理及护理不当、血液粘稠度高、感染及未成熟使用等均会造成血液透析中堵塞的发生,临床中有效监测并控制低血压、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及护理水平、积极对症治疗原发病、患者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均可有效预防并降低血液透析中堵塞的发生,对于临床延长使用期限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阻塞 内瘘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方式动静手术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动静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端-侧吻合,其中,研究组56例,采用连续吻合;对照组56例,采用间断结节吻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3.29±14.7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58±20.45)min,P<0.01;两组术后1年通畅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年流血量为(689.72±173.24)ml/min,低于对照组的(911.05±216.31)ml/min,P<0.01。结论采用连续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更短,远期通畅率与间断结节吻合无明显差距,但远期内血流量较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个体情况适用不同吻合方式,对于男性、无基础疾病且血管条件者,可采用连续吻合;而对于女性、合并糖尿病及血管条件较差者,可采用间断结节吻合。

  • 标签: 端一侧吻合术 连续吻合 间断结节吻合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合并肝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中,分析护理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50例合并肝病的血液透析患者都纳入此文数据研究资料,分组处理的时候按照患者所接受的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1组纳入25例,一般护理干预方法予以参照组患者,系统护理干预方法予以实验组患者,研究和对比2组患者的屡闭塞合计值、护理满意合计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屡闭塞合计值、护理满意合计值比较于参照组患者对应合计数值,形成统计学数值对比的意义。结论在合并肝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中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对比一般护理干预方法更优。

  • 标签: 肝病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透析患者动静的护理,延长动静的使用寿命。方法将在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加强动静的护理和患者宣教,可以减少动静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做好通路血管的预先保护、术前术后护理、掌握适宜的穿刺时机、正确使用、教会病人做好日常保护及观察,可以有效延长的使用寿命。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霉素软膏在动静扣眼穿刺前的短时应用效果,探寻最佳治疗措施。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血透室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例和28例;对照组患者在穿刺前清洁手臂,研究组患者当日穿刺前1~4小时清洁手臂,穿刺针眼痂附近均匀涂抹红霉素软膏,厚度适中,再用创可贴覆盖涂抹处。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刺激性除痂导致的发红、痂皮剥脱不顺利以及针眼处发生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发生率为46.43%,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6.5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8.83%,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在扣眼穿刺前短时使用红霉素软膏方便、快捷,费用低廉,为临床护士优选的除痂方法。

  • 标签: 红霉素软膏 动静脉内瘘 扣眼穿刺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