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记录,总结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最常出现的问题有不能规范、及时地填写病理申请单填;不能及时送检病理标本;送检中标本混淆或倾倒、术中小标本遗失;病理标本袋标签上患者的姓名被写错或标签脱落;没有很好固定标本导致标本变质等。改进对策有加强全员对病理标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病理标本的管理,并确保正确固定;加强病理标本管理登记本的管理,严格执行交接制度。从2011年开始改进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病理标本管理问题已由2011年的68例将至2015年的8例。结论针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显著降低病理标本管理缺陷,提高标本管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 问题 改进对策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手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6年5月4日-2018年3月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行介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9例,采用针对血管病发作的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其中痊愈2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3.26%,其中痊愈10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3例(6.12%)穿刺点渗血;对照组中,穿刺点渗血7例、急性血管闭塞1例、拔管综合征8例、假性动脉瘤2例、动静脉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38.78%(P<0.05)。结论在行介入诊疗术的冠心病患者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对临床治疗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从而巩固疗效,促进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诊疗术 血管并发症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全身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8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且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苏醒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4例患儿的置管后心率、氧饱和度、血压均低于对照组数据,而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观察组34例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小儿 气管 异物取出术 比较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7年12月内接收的行肝胆外科手术且术后发生胆漏是48例患者,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给予对照组胆漏常规治疗,观察组分析原因后再给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0.0%,实施开腹手术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胆漏控制率高达91.6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患者,应在认真分析其原因后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肝胆外科 胆漏 原因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一共(92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0日至2016年10月11日,将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6例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4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重度9例、中度15例、轻度22例)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促进乳腺癌患者较快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癌因性疲乏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方法治疗丘脑出血合并脑积水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脑外科收治的丘脑出血合并脑积水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侧脑室穿刺体外引流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软通道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血肿清除率及积水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手术能有效提高脑出血合并脑积水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侧脑室穿刺体外引流术 软通道微创手术 脑出血 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60例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对60例患者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均为20例。其中,1组为炮制前分档,2组为水处理前分档,3组为炮制前与水处理前联合分档。对比分析三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通过三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发现,3组临床疗效优于1组和2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1组、2组低,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在炮制中药饮片过程中,引入炮制前与水处理前联合分档模式,能够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达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不高,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中药炮制方法 中药饮片 临床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以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和优势。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所有116例患者分成各58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状况,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6.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在有效控制并发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患者逐渐时间,降低住院成本等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临床护理路径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自愿接受实验调查的志愿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的志愿者血型相同。将所有可以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因素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重点,并且对血液标本中的采集、抗凝、存储、检测时间等因素在医学检验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有效控制方法。结果经过医学检验的两种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含量均有比较明显的变化,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质量检验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检验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处理不当的因素,也有在检验过程中患者血液稀释比例不协调的原因。因此,医院医护人员在进行送检和实际检验操作的时候,必须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及时归纳总结出良好的质量控制方法,来减少血液细胞质量检验的失误情况。

  • 标签: 血液细胞 检验质量 医学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职的33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并与实施前进行比较,总结应用方法及效果。结果柔性管理实施前后工作满意度、SCL-90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可明显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改善工作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柔性管理 妇产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儿童急性阑尾炎患儿阑尾组织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儿500例(2008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阑尾组织,并将其制作成组织悬液,进行分离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将培养结果以及药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0例阑尾组织细菌标本中,共检出390例阳性细菌标本患儿,100例阴性,阳性检出率为78.00%。阳性标本中,包括肠杆菌科细菌(190例)、非发酵菌(90例)、革兰阴性球菌(25例)、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85例),分别占比48.72%、23.08%、6.41%、21.79%。肠杆菌科中,主要以大肠杆菌以及非发酵菌为主。在药敏试验中,头孢曲松以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8.89%、95.00%,敏感率较高。结论大肠杆菌为引起阑尾炎的常见病原菌,其头孢曲松以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较高。

  • 标签: 儿童 急性阑尾炎 阑尾组织 细菌培养 药敏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的方法效果。方法选定儿科门诊接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门诊接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时段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均进行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临床特征、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特征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不明显,治愈率低,临床应加强对患者营养干预,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以此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针对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焦虑症伴失眠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我们选取142例焦虑症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71例。常规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程度及多导睡眠脑电图各参数情况。治疗后,常规组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评分分别为(16.84±3.71)、(21.38±4.06)分,干预组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评分分别为(13.13±2.42)、(17.54±3.95)分,两组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睡眠潜伏期、快动眼(REM)潜伏期、REM睡眠比例、总觉醒时间和夜间觉醒次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缓解焦虑症伴失眠患者的焦虑症状和睡眠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焦虑症 失眠 重复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阴道念珠菌病采取不同检验方法所获取的效果,并将其进行对比,选择合理检验手段。方法收治的阴道念珠菌病者入院检验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12月间,共240例,皆采取手工法、显色法、凝聚法及CTB染色法(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加以检验,比较不同检验方法所获取的效果。结果手工法检验出阳性共47例,检出率为19.58%;显色法检验出阳性共82例,检出率为34.17%;凝聚法检验出阳性共147例,检出率为61.25%;CTB染色法检验出阳性共227例,检出率为94.58%。结论对于阴道念珠菌病的检验,采取CTB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手工法、染色法和凝聚法,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检出率高,可优先选择。

  • 标签: 不同检验方法 阴道念珠菌病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是CT及MRI检查方法在腮腺混合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30例腮腺混合瘤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应用CT或MRI检查方法,并结合检查成像分析患者的病变征象,以此来评断CT及MRI检查方法在腮腺混合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0例患者在经过CT及MRI检查后,共检查出了32个病灶,且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及MRI检查方法在腮腺混合瘤诊断中具有及其显著的应用价值,适合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研究中。

  • 标签: CT检查方法 MRI检查方法 腮腺混合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射线和CT在肺癌和良性肿瘤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和良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观察肺癌与良性肿瘤的影像学结果、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研究组在有毛刺或锯齿状、肺叶一侧或全肺不张方面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研究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肺癌的诊断,与X线相比C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标签: X线 CT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培养法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组应用凝集法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检验结果呈阳性26例,阴性14例,阳性率65.0%(26/40);观察组患者中检验结果呈阳性28例,阴性12例,阳性率为70.0%(28/40),两组研究对象检测出阳性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炎症感染的患者利用微生物检验方法检测,从效果中看出凝集法和培养法的效果均均有一定的优势,保障了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妇科炎症感染 微生物检验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8例,按照所给予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颈前路组和颈后组,各49例,颈前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颈后组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CL)。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DI)。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NDI指数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颈前组术后6个月NDI指数显著优于颈后组,术后2年NDI指数显著劣于颈后组(P<0.05)。结论ACDF和PCL治疗MCSM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ACDF在初期颈椎功能改善方面要优于PCL,PCL在近期颈椎功能改善方面要优于ACDF。

  • 标签: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奥美拉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药物,可单独用于部分疾病的治疗,也可以与阿莫西林等共同使用,用于治疗杀灭幽门螺杆菌。本文以此前学者的研究资料以及大量文献作为基础,对奥美拉唑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合理配制与使用方法进行分析,选取其核心内容进行综述。

  • 标签: 静脉滴注 奥美拉唑 氯化钠注射液 葡萄糖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