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细菌性阴道炎为临床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多是厌氧菌引起的,发病机制多是致病性厌氧菌取代了正常过氧化氢乳酸杆菌,致病性杆菌成为致病菌,诱发细菌性阴道疾病的产生。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实验检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临床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生殖器感染性疾病 厌氧菌 实验检测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方法及相应措施。方法选取我院8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应急护理措施的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经过对应的护理方式后,对照组患者中,6例不满意,实验组中,2例不满意。可得,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中1例无效,对照组中11例无效。可得,实验组疗效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用应急护理方法在临床上护理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应急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桡骨骨折不同年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抽取本院15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儿童54例,实施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30例,实施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4例。96例成人患者随机划分为三组,各组30例,分别实施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以及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儿童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满意率方面进行比较,不存在较大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患者不同治疗方法中,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有效率最高93.33%,其次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有效率为90%,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有效率为66.67%,各个治疗有效率结果之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满意率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尺桡骨骨折不同年龄患者应选用不同治疗方法,从而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不同年龄 尺桡骨骨折 治疗方法和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手术室护理干预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护理的44例颅脑损伤的患者,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22~77岁,平均44.5岁,病因如下摔伤10例,殴打5例,交通事故25例,其他原因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观察,预防出血、加强对留置管的观察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颅脑损伤疾病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所产生的的症状,它不仅能大大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士服务水平对患者康复有着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外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微生物的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因此必须要对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提高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生物检验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质量控制的措施,希望能够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 标签: 食品 微生物 检验方法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血吸虫病的免疫学检验方法方法选取我站收治的血吸虫病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检验方法,观察组应用环卵沉淀试验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检出28例,检出率为93.33%(28/30),常规组检出21例,检出率为70.0%(21/30),观察组显著高于常规组,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吸虫病的免疫检验方法中,环卵沉淀试验方法比常规检验方法的检出效率更高,且能对血吸虫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血吸虫病 免疫学检验 环卵沉淀试验 检出率
  • 简介:摘要在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可以说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诱发该疾病的原因相对较为复杂,所以,其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致死率较高。一般情况下,对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常见治疗手段为综合治疗。但因为此种治疗手段的效果不高,多年来,国内外众多神经外科专家,便就该疾病的治疗方式,展开研究。本文以重型颅脑损伤为立足点,对国内外的相关治疗方法研究,及研究进展等,展开分析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并分析患者剖腹产手术治疗情况。将120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常规止血处理,后组应用止血带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子宫切除、术后24h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前置胎盘患者行剖腹产手术治疗中,采取止血带止血方法,可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腹产 前置胎盘 手术观察 出血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法在妊高征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在妊高征患者。对照组针对凝血功能障碍、胎儿宫内窘迫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容量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果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31例,出现牵拉痛10例,发生率为32.26%。实施腰麻-硬膜外麻醉无牵拉痛发生。全身麻醉患者有3例患者,术后清醒后,出现烦躁、抽搐、拔管的情况。研究组胎儿的窒息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对妊高征剖宫产患者首选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或者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针对凝血功能异常以及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器官插管全身麻醉,完善手术缓解,降低麻醉风险。

  • 标签: 不同麻醉方法 临床选择 妊高征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0例,并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效果,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的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要优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血压的改善情况,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法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成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为58例,共计116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呼吸病人护理全方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改善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98.3%优于对照组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使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改变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具备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对培养基的购置、储存、制备、性能测试、使用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结果与结论重视开展微生物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可提高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成效。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培养基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儿童急性阑尾炎患儿阑尾组织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儿500例(2008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阑尾组织,并将其制作成组织悬液,进行分离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将培养结果以及药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0例阑尾组织细菌标本中,共检出390例阳性细菌标本患儿,100例阴性,阳性检出率为78.00%。阳性标本中,包括肠杆菌科细菌(190例)、非发酵菌(90例)、革兰阴性球菌(25例)、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85例),分别占比48.72%、23.08%、6.41%、21.79%。肠杆菌科中,主要以大肠杆菌以及非发酵菌为主。在药敏试验中,头孢曲松以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8.89%、95.00%,敏感率较高。结论大肠杆菌为引起阑尾炎的常见病原菌,其头孢曲松以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较高。

  • 标签: 儿童 急性阑尾炎 阑尾组织 细菌培养 药敏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留便方法的便常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本院便常规检验患者78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B组患者自行留便,A组采用肛拭取方法留便。结果两组患者便常规结果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需意义(p>0.05)。A组患者生理舒适度(2.58±0.34)分、心理舒适度(1.60±0.95)分;B组患者生理舒适度(4.62±0.04)分、心理舒适度(4.71±0.29)分。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自行留便或肛拭取的方式留便,均可有效检出疾病。两者在舒适度及适用性方面,各有优势。临床可视患者的特点,选择不同方法留便,以明确检出疾病。

  • 标签: 自行留便 肛拭取 便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58例,其中实施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为常规组,实施ICU综合治疗的28例患者为综合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综合组患者症状缓解、生命体征稳定、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及治疗3d的APACHEⅡ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ICU治疗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缓解,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ICU 综合治疗
  • 简介: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与临床生化检验等课程的联系、提高教师的医学素养、规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等六方面的整改措施,使分析化学教学的实用性得以体现。

  • 标签: 分析化学 教学 实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在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并讨论其改进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采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的患者6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15例)和对照组(3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血,而观察组则采取干预性护理措施,加强管理。比较两组皮下瘀血、溶血、采血量不准确、穿刺针头脱出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预性护理措施的方法,有助于减少真空负压采血的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效果满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采血方式。

  • 标签: 真空负压 静脉采血 护理 原因分析 改进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的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参与此次研究。分别进行手指末梢采血和肘部静脉采血,将两种方法采集的血液标本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行肘部静脉采血法采集的标本其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相对于行手指末梢采血法采集的血液标本中各指标水平,更接近正常值,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集肘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相对于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数值更为准确,结果稳定性更高,应作为血常规检验时首选的采血方法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方法的运用与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20例手术室护士为实验组,选择2016年全年的20例手术室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实验组应用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手术室护士满意比例;护理文件、设备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岗位工作质量、手术间操作质量和手术访视质量成绩;护理前后工作整体考核评分;手术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护士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文件、设备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岗位工作质量、手术间操作质量和手术访视质量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工作整体考核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工作整体考核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方法在手术室护士管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手术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方法 运用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案以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3例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案,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内,有22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到E级,且B级患者在术前有15例,术后降低为7例;A级患者术前有16例,术后降低为7例。且,就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体后缘压缩高度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实施积极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活动功能,且辅以有效地预后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