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CTMRI诊断为主胰管型IPMNs3例,分支胰管型IPMNs14例,混合型7例。病理分型与CTMRI分型一致,根据CTMRI提示恶变的标准,诊断恶变13例,手术病理证实恶变13例,两者保持一致。结论CTMRI对IPMNs的诊断、分型和恶变的判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乳头状 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MRICT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在2017年—2018年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者分别进行CTMRI诊断,对比两种方式诊断结果。结果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率为94.4%,和CT技术诊断率84.9%相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MRI技术对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和脊髓变形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对椎间盘积气和钙化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在神经根受体的诊断结果对比上,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与CT技术相比,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明显优势,二者使用于不同征象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MRI CT 诊断价值 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头坏死采用MRI与X线及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6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都接受MRI与X线及CT检查3种检查。并对3种检测手段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T检出率87.01%,高于X线的72.73%,而MRI的检出率为97.40%,高于X线及CT检查的结果(P<0.05);不同检查方式在0期、1期、2期检出率的对比(P<0.05);不同检查方式在3期、4期、5期检出率的对比(P>0.05)。结论与X线相比,CT检查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率较高。

  • 标签: MRI X线 CT 股骨头坏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CTMRI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80例,均进行X线、CTMRI影像诊断,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X线、CTMRI影像诊断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阳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5.2%、67.6%和9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MRI诊断准确率最高,CT次之,X线敏感性最差,因此,MRI是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最佳的诊断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X线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上采取MRICT、X线影像学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的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全部患者均采取MRICT、X线影像学诊断方式,并对比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核磁共振成像、螺旋CT以及X线检查结果表示,其中X线阳性检测率为44.0%,核磁共振的阳性检测率为92.0%,螺旋CT的阳性检测率为80.0%,三者相比,核磁共振的阳性检查率明显高于螺旋CT和X线检查,其中最低的是X线片,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取MRICT、X线影像学诊断后,明显发现MRI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和CT诊断,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具有显著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采纳。

  • 标签: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MRI CT X线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影像特点,评估CT复查或MRI检查在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CT或(和)MRI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8例通过CT复查或MRI检查确诊的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中CT初诊有18例未作出准确诊断。CT复查或MRI检查共诊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22例,影像表现为内缘平直、外缘波浪形或弧形的带状密度(或信号)影;小脑幕硬膜下血肿16例,影像表现为新月状影4例、U形影3例、片状影4例,部分累及大脑镰后部5例,呈Y形或镰刀状。结论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初诊有一定局限及误诊可能,CT复查或MRI检查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 标签: 血肿 硬膜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72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通过CT检查和MRI检查的方式,对其影像学特征、病理关系予以鉴别。结果CT检查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检出率为94.44%;MRI检查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检出率为91.67%。各数据对比相似(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断中,CT检查和MRI检查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还可通过对其影像学数据的分析,为后续诊疗工作的施行创造条件。

  • 标签: CT检查 MRI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CTMRI检查结果。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受诊治的86例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对86例患者分别进行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MRI)检查诊断和CT(ComputedTomography)检查诊断。对两种检查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86例接受CTMRI检查的患者中,发病6小时内的AICI的CT检出率为0.00%,而MRI检出率为34.88%;6~24小时内CT检出率为3.49%,而MRI检出率为27.91%;1~3天内CT检出率为31.40%,MRI检出率为33.72%。由此可以得出,6小时内、6~24小时内MRI检查明显优于CT检查;1~3天内CT检查与MRI检查无明显差异;对小于5mm、5~15mm病灶短时间内CT检查效果较差,而MRI检查效果明显优于CT检查;对于大于15mm病灶CT检查效果有所提升,但MRI检查效果仍明显优于CT检查。结论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采用MRI检查在病情的发现、病灶的数量及病灶检出率等方面与CT检查对比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RI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了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并确诊为浸润性宫颈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CT检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测方法。结果多层螺旋CT联合MRI技术的检测结果较比单一的CT检测技术更优,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MRI检测技术,对于宫颈癌患者的术前分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M MRI 宫颈癌 术前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CTMRI诊断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检出率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已确诊为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CTMRI的影像特征并比较这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检出率。结果MRICT的总检出率分别为86.0%与71.0%,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I对于Ⅲ级以上膝关节软骨损伤和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检查对于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MRI在Ⅲ级以上膝关节软骨损伤和半月板损伤检出率高于CT,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CT MRI 半月板损伤 关节软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脑出血进行CT、磁共振成像(MRI)鉴别以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前来本院确诊的脑出血60例病人为观察对象,另外选择急性脑梗阻60例病人同时期进行探究,以此加行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临床检验。结果加行磁共振成像(MRI)成功检验后,脑出血呈现为混杂信共计42例,而急性脑梗阻呈现为高信号共计54例,对比呈现出P<0.05的优异状态;加行CT成功检验后,这两种病人在水肿、血肿周围等病灶状况诊断符合率也呈现出P<0.05的优异状态,均有讨论意义。结论医生在诊断或是鉴别脑出血疾病的时候,可有效依照他们的实际状况对CT与磁共振成像(MRI)的检验方式作出选择,它们在诊断中拥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磁共振成像(MRI) CT 脑出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脊柱外伤患者采用CT诊断、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4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100例脊柱外伤患者,分别实施CTMRI诊断。结果MRI相对于CT诊断对脊髓损伤、软组织损伤以及韧带损伤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相对于MRI诊断方法对相应的骨折线、椎弓损伤检出率更高,差异性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诊断方法、MRI诊断方法能够依据自身的优势对不同损伤类型做出明确诊断,将两者联合起来使用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CT诊断 MRI诊断 影像学检查 脊柱外伤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脊椎转移瘤的诊断中应用X线平片、CTMRI诊断,比较分析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脊椎转移瘤患者,共计120例,2014年1月—2017年10月为选择时间段落,对患者先后行X线、CTMRI诊断,比较分析X线、CTMRI诊断的检出率。结果MRI诊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和CT诊断的检出率,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RI诊断脊椎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可以准确发现和判断患者是否为脊椎转移瘤。

  • 标签: X线平片 CT MRI 脊椎转移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实施X线影像学检查、CT影像学检查,以及MRI影像学检查的效果差异。方法2016年1月—2018年2月,将我院收治的52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选做研究对象,为其依次实施X线影像学检查、CT影像学检查,以及MRI影像学检查。比较分析三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指标。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在实施X线影像学检查条件下,其检出率指标为61.54%(32/52);在实施CT影像学检查条件下,其检出率指标为78.85%(41/52);在实施MRI影像学检查条件下,其检出率为96.15%(50/52)。结论对于临床中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而言,MRI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运用,能支持患者获取准确有效的检查诊断结果,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X线影像学检查 CT影像学检查 MRI影像学检查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肿瘤患者MRI影像诊断分析。方法选取40例脊髓肿瘤患者MRI检查影像表现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行MRI对肿瘤作出定位诊断及辅助性诊断100%,肿瘤位置位于颈段5例,颈胸段5,胸段20例,胸腰段3例,腰段4例,腰骶段3例。髓内型10例,髓外膜内型25例,硬膜外型5例。结论MRI对椎管肿瘤的诊断有很高价值,椎管肿瘤肘静脉注射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可以了解肿瘤的血脑屏障及血供状况。

  • 标签: 脊髓肿瘤 MRI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RI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直肠癌应用MRI诊断,诊断率为100%,MRI的T分期正确25例,T分期错误5例,正确率为83.33%。结论MRI为直肠癌术前影像学分期的主要检查方法,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评价有诊断价值。

  • 标签: 直肠癌 MRI T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颅内星形细胞瘤患者30例MRI诊断表现进行分析。结果MRI显示星形细胞瘤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右颞叶8例,左颞叶4例,脑干6例,小脑半球12例,平扫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强化扫描呈不同程度条、片状强化或无强化。对星形细胞瘤定性准确性达85.8%以上。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显示视神经情况及判断病变范围独具优势。

  • 标签: 颅内星形细胞瘤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强MRI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疑为肝细胞癌患者采用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对比两种方法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48例肝癌病灶经MRI平扫确诊率为68.75%,显著低于动态增强的95.83%(P<0.01);MRI平扫对小肝癌的检出率为20.8%,显著低于动态增强扫描的62.5%(P<0.01)。结论SHCC在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增强扫描可更准确、客观的早期发现SHCC,提高SHCC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MRI 增强 小肝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小脑结核瘤的影像学资料,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和本院病例小脑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结果MR平扫小脑内病灶T1WI序列呈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或者中心低信号,外周高信号,可见轻度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水肿带不强化。结论成人小脑结核瘤特征性表现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水平,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颅内结核 多发小脑 结核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前交叉韧带损伤共计58例作研究对象,按检查先后顺序分两组。29例纳入对照组,给予X线;余29例纳入实验组,给予MRI。比较两组。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相对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采用MRI诊断,临床价值大,诊断结果更准确、可靠,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前交叉韧带损伤 MRI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