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准确率高,容易为超声医师掌握和量化的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通过超声诊断仪器进行诊断,同时应用超声的评分法进行评分,观察患者诊断的情况。结果恶性结节患者共有13例,包括: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1例,髓样癌患者1例,乳头状癌患者11例。良性结节患者共有36例,包括髓样增生患者6例,甲状腺肿患者26例,腺瘤患者4例;将4分、5分与6分当做临界值,对结节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判断,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超声评分法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准确率高,容易为超声医师掌握和量化的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通过超声诊断仪器进行诊断,同时应用超声的评分法进行评分,观察患者诊断的情况。结果恶性结节患者共有13例,包括: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1例,髓样癌患者1例,乳头状癌患者11例。良性结节患者共有36例,包括髓样增生患者6例,甲状腺肿患者26例,腺瘤患者4例;将4分、5分与6分当做临界值,对结节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判断,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超声评分法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早期输血预测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的92名ICU患者作为本次探究的主要对象。将其平均分到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6名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ICU早期输血预测评分系统,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滞留时间、ICU交接时间低于参照组,输血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ICU早期输血预测评分系统能够提高ICU患者的输血质量,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值得在ICU管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ICU早期输血预测评分系统 ICU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骨盆骨折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本医院骨盆骨折危重患者中选取60例,采取双盲法分为两组,考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护理,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感染、便秘、尿道损伤)发生率、不良事件处置成功率。结果:考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比组较低,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考察组不良事件处置成功率与对比组比较更低,有意义(P<0.05)。结论:骨盆骨折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提高护理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骨盆骨折 危重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 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5月 -2020年 7月 122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基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重症监护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观察组患者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能够进一步优化重症监护病房人力资源配置,有助于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重症监护病房 人力资源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LICS系统在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胸腰段骨折患者376例,均行腰椎x线、CT、MRI检查,通过骨折形态,神经损伤状态(ASIA评分),及后纵韧带复合体损伤情况,进行TLICS评分;其中采用MRI检查作为术前后纵韧带复合体损伤(PLC)状态评估的主要方法,

  • 标签: 临床应用价值 胸腰椎骨折 评分系统 损伤程度 治疗 胸腰段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患儿预检分诊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样本均选自我院收录的急诊患儿,共计收录50例,均收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样本入组后行规范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急诊分诊,观察组患儿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急诊分诊,比较两组患儿的死亡率和二次分诊率。结果:组间数据对比,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二次分诊率低于对照组,二次分诊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预检分诊与分流工作,积极影响大,减少工作失误,推广价值很高。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患儿预检分诊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78例急诊胸痛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先就诊的39例纳入对照组,后就诊的39例纳入研究组。预检分诊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评分方法,研究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效果。结果研究组候诊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疾病诊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胸痛患者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提高预检分诊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胸痛 预检分诊 影响
  • 简介:目的建立预测术后病死率的改良P-POSSUM和改良Cr-POSSUM评分系统并与POSSUM比较,评价其对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预测能力。方法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92-2005年间结直肠癌经手术切除的903例患者资料,按70:30把本组病例分成建立模型样本和预测模型样本,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改良P-POSSUM和改良Cr-POSSUM,用ROC曲线分析判断改良P-POSSUM和改良Cr-POSSUM评分的判别能力,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评分的拟合优度,用不同危险因素群的O:E值判断评分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为1.0%(9/903)。POSSUM、P-POSSUM和Cr-POSSUM评分预测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实际病死率,O:E值分别为0.18、0.35和0.20。改良P-POSSUM除在急诊手术和姑息手术中判别能力较差外,在其他手术中都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在所有手术中预测的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接近(O:E值为0.91);改良Cr-POSSUM除在姑息手术中有很好的判别能力外,在评价模型样本和急诊手术预测的死亡率高于实际死亡率,但仍在实际死亡率95%的可信区间内(0:E值为0.78)。两者的预测能力都好于POSSUM。结论POSSUM、P-POSSUM和Cr-POSSUM在中国结直肠癌手术中预测的病死率高于实际病死率。改良P-POSSUM和改良Cr-POSSUM可较准确地预测中国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住院期间病死率。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病死率 评分系统 POSSUM 评分系统 P-POSSUM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R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34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7例)和观察组(n=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介入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经过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各项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护理满意为98.5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83.58%(P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RICU 人力资源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护理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应用和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救治的15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考察对象,平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平均分床法进行临床护理,对于考察组的患者则采用ICU护理评分系统来进行临床护理,对两组重症患者的住院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疗费用以及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ICU重症患者在住院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医疗费用上都要高于考察组;在满意度方面,考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达96%,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是90.48%,也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采用ICU护理评分系统能够很好的合理分配利用护理资源,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与工作效率,对于患者来说同时也减轻了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ICU 护理评分系统 人力资源 护理评分 满意度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6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急危重症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急危重症评分系统分别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有 36 例患者死亡,有 64 例患者存活。患者的基本情况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在抢救室停留的时间的差异不显著; 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患者的急危重症评分系统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患者入院时 评分结果越高,则表示患者的预后越差,发生死亡的几率就会越高 ; REMS 评分表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856 , 标准误为 0.015 ; MEWS 评分表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872 , 标准误为 0.012 。 结论:将 急危重症评分系统应用于急诊内科患者诊治的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安全,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危重症评分系统 急诊内科 诊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监护中的应用。方法:选出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的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4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ICNSS施行个性化护理,对比其护理质量(直接护理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级护理合格率、监护到位率)、ICNS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直接护理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分级护理合格率、监护到位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ICNSS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监护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应用到人力资源配置上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接收的70例ICU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平均分床法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而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医疗花费、医疗时间以及患者及其家属满意情况,显示出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应用到人力资源配置上对ICU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及其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ICU患者护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缩减花费。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人力资源配置,ICU患者,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任意抽选60名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ICU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看护资源划分模式分为考察组、对照组。对考察组ICU病人,根据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对对照组ICU病人采取平均划分。对二组病人的住院时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看护满意程度进行考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参考评分系统划分看护资源的考察组病人在所考察项目中表现更优。相关指标的组间比较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ICU护理评分系统可以对病人恢复产生积极效果。因而,其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资源划分模式。

  • 标签: ICU护理评分系统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应用
  • 简介:背景:最近提出了新的5层Gleasongradegroups(GGGs)评分系统,这里面Gleason6为GGG1;Gleason3+4为GGG2;Gleason4+3为GGG3;Gleason8为GGG4;Gleason9-10为GGG5。目的:以全国人口为研究队列探讨新的GGGs评分系统在男性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 标签: GLEASON 队列研究 前列腺特异抗原 放射治疗 生存分析 性指数
  • 简介:摘要中国是肝硬化的高发国家,肝硬化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而作为其严重并发症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主要探讨FIB-4、BARD和NFS评分系统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纤维化程度分级,并与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进行对照,从而用无创的方式来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水平。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FIB-4 BARD和NFS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任意抽选60名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ICU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看护资源划分模式分为考察组、对照组。对考察组ICU病人,根据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对对照组ICU病人采取平均划分。对二组病人的住院时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看护满意程度进行考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参考评分系统划分看护资源的考察组病人在所考察项目中表现更优。相关指标的组间比较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ICU护理评分系统可以对病人恢复产生积极效果。因而,其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资源划分模式。

  • 标签: ICU护理评分系统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系统对新生儿低血糖脑功能的敏感性,为早期识别和处理新生儿低血糖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75例低血糖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出生76例无脑损伤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EEG监测结果,并分析aEEG监测结果异常程度与患儿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根据神经评分法(NBNA)评分结果将观察组患儿细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较差组,比较两组aEEG监测结果,并分析aEEG监测结果异常程度与患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背景活动评估结果多呈现轻度或中度异常,连续性评估结果多呈现不连续性。两组背景活动与连续性评估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aEEG监测结果中的背景活动异常程度及连续性异常程度均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P<0.05);Cut-off值为23.39,灵敏度为82.79%,特异度为84.31%,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诊断性能。结论: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对新生儿低血糖脑功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有效反映低血糖对新生儿脑功能的影响。

  • 标签: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 新生儿 低血糖脑功能 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