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的18例肿瘤局部切除术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其中男女各9例,平均年龄43.4岁。13例实行胰腺中段切除术,5例实行胰腺肿瘤切除+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病理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2例,胰岛素瘤4例,胰腺类癌、VIP瘤各1例。肿瘤总计22枚,平均直径3.3(0.8—6.0)cm。术后并发症:胰瘘6例次(33.3%),腹腔出血2例次(11.1%),腹腔积液、切口感染、继发糖尿病各1例次(5.6%)。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再手术病例。随访11—161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肿瘤局部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有效保留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

  • 标签: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局部切除 并发症
  • 简介: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且创伤小、取材方便,具有可重复性,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等方面的优势已得到临床认可,但CTC作为维持治疗疗效判定指征的意义尚未明确。本文针对CTC提取分离、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以及维持治疗期间检测的意义予以综述。

  • 标签: 维持治疗 循环肿瘤细胞 晚期肿瘤
  • 简介:2001年患者参与肿瘤临床试验明确成为英国国家癌症计划中的一部分;2003年超过8%的癌症患者参与临床试验;在支持在局域研究网中开展临床试验建立了国家癌症研究网;新的治疗模式的引入对癌症临床试验的方法学产生挑战

  • 标签: 临床试验 肿瘤临床 癌症患者 患者参与 治疗模式 方法学
  • 简介:慢性肾功能衰竭均合并不同程度的性贫血(renalanemia,RA)。贫血的原因主要是单位损害导致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tin,EPO)能力下降,铁缺乏也参与了贫血的发生。铁缺乏也是造成病人对EPO治疗反应不足的主要原因。以往均采用口服补铁的方法来纠正缺铁,改善贫血,可达到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暂时升高。

  • 标签: 肾性贫血 铁剂 药物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血流特征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诊断的卵巢肿瘤患者60例,其中卵巢癌组28例、卵巢良性肿瘤组32例。行CEUS检查并测定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增强强度(E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u,MVD),分析上述参数与MVD、肿瘤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恶性肿瘤组的AT、TTP(10.8±2.1、25.3±10.5)均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15.4±2.7、59.4±11.2),而恶性肿瘤组的EI(28.6±2.9)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14.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的MVD(62.8±13.6)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21.5±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TTP与MVD、FIGO分期呈负相关关系r=-0.562、-0.504、-0.636、-0.623),而EI与MVD、FIGO分期呈正相关关系(r=0.839、0.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肿瘤CEUS血流特征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CEUS检查能评估肿瘤组织的血管新生、血流灌注情况及肿瘤恶性程度。

  • 标签: 超声造影 卵巢肿瘤 恶性程度 血流
  • 简介:目的探讨应对大批甲型H1Nl流感学生住院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启动护理应急预警快速响应机制,迅速组织护理人员到达病区,按照应急预案开展有序的护理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感染。结果共接收4所大、中专学校,共有102名学生入院治疗,实现学生无不良事件发生,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结论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和健全有效的护理应急管理体系,对大批甲型H1N1流感学生住院的救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大批学生 甲型HlNl流感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构建含Sonichedgehog(SHH)蛋白N端基因片段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方法通过BamH1、Xho1双酶切、T4连接酶连接,将SHH-N基因片段插入pET22b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ET22b-SHH-N质粒;经PCR扩增,产物再与pTA2载体连接,构建pTA2-SHH-N重组质粒;经EcoR1及Not1双酶切、T4连接酶连接,将SHH—N端基因片段插入pPIC9K质粒,构建pPIC9K-SHH-N重组质粒;通过线性化、脱磷酸化,将线性化pPIC9K-SHH-NDNA转染毕赤酵母菌株GS115,最后经PCR扩增和测序鉴定。结果转染的毕赤酵母经PCR扩增和测序证实含有SHH-N基因片段,与原始的基因片段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地构建含SHH-N蛋白基因片段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 标签: 质粒 DNA 重组 毕赤酵母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起病急、病情重、治疗复杂,从自限、自愈到暴发性发作的临床表现差异极大,常引起严重的局部或全身并发症,病死率高达10%~30%。及时准确地诊断与处理SAP,可显著改善其预后,因此,选择合理的评分标准十分重要.本文对SAP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评分标准 临床意义 全身并发症 临床表现 评分系统
  • 简介:交替半身放射(alternativehemi-bodyirradiation,AHBI)治疗可清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重建造血功能,是一种治疗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的新方法。从1979年开始国外已有人用HBI治疗血液肿瘤,并取得一定效果,国内近5年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报道。现综述如下:1AHBI的原理和方法1.1原理①根据白血病化疗后造血干细胞迁移早于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时差为理论依据,进行致死剂量交替半身照射,既清除了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又由于造血干细胞从屏蔽骨髓中交替种植而重新造血,从而达到治疗白血病的目的。以大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模型研究发现,骨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迁移的时间为11天以上。大鼠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周围血粒细胞集落刺激

  • 标签: 交替放射治疗 半身交替 放射治疗血液
  • 简介:激素治疗在乳腺癌(表1)和前列腺癌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激素治疗的依据是某些肿瘤表达性激素(雌二醇或睾酮)受体、且肿瘤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激素的刺激。激素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减少激素的产生或阻断受体与配体的结合而降低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

  • 标签: 恶性肿瘤 激素治疗 乳腺癌 前列腺癌 孕激素 他莫昔芬
  • 简介:肿瘤的生物治疗是指通过肿瘤宿主防御机制或生物制剂的作用以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反应,从而抑制或消除肿瘤的治疗方法。它主要包括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近10年来,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生物治疗有望成为继肿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三大常规治疗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Survivin于1997年由美国耶鲁大学的Altieri研究小组发现.其在成人除了在胸腺细胞、CD34^+骨髓造血干细胞、结肠基底部上皮细胞等日少数组织细胞外.在大多数终末组织中均无表达.而选择性在大多数人类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细胞耐受放疗、化疗,与肿瘤病人的总体存活率、肿瘤的复发率有关。这些特性使Survivin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本文就近年来Survivin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靶向SURVIVIN 肿瘤生物治疗 现代分子生物学 骨髓造血干细胞 宿主防御机制 基因工程技术
  • 简介:我科成功诊治1例急性损伤(AKI)合并高钙危象的老年女性患者。患者既往有慢性肾脏病(CKD)病史,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下肢无力,血肌酐(Scr)、血钙水平明显升高。分析患者发生CKD合并AKI(AonC)和高钙血症的病因,以及两者的因果关系。进一步追问病史,并结合心电图表现,该患者被诊断为维生素D中毒。立即停用维生素D制剂及所有含钙制剂,并予以充分水化,酌情利尿以及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治疗10d后,患者病情好转。本例诊治过程提示老年患者尤其是伴CKD的患者要重视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和个体化用药,并重视心电图等无创检查的临床意义以利于早期诊断。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损伤 高钙血症 维生素D中毒
  • 简介:母细胞瘤是起源于未分化中胚层组织的恶性实体肿瘤,90%见于7岁以前,成人十分罕见。寿建忠等统计占成人肾脏肿瘤的2.53%。回顾198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成人母细胞瘤4例,仅1例术前确诊。为提高诊治效果总结如下。

  • 标签: 成人 肾母细胞瘤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损伤(AKI)患者与慢性肾脏病(CKD)合并AKI(AonC)患者的预后。方法入选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AonC患者147例,男性105例,女性42例,年龄(83.95±7.04)岁;同期单纯AKI患者270例,男性226例,女性44例,年龄(81.75±6.98)岁,比较两组患者近期(1年内)预后。结果单纯AKI患者随访30d时的病死率高于Aon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d和1年时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患者的肾功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的AonC患者随访30d、90d和1年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是否合并CKD与患者30d病死率无关(P=0.068),与AKI分期、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恶性肿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相关,肾脏替代治疗(RRT)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老年AKI患者患病率和病死率高,是否合并CKD与近期预后无明显相关。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合并急性肾损伤 病死率 肾功能恢复
  • 简介: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医学生由学生走向医生职业生涯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可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具体病例,可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

  • 标签: 肿瘤学 临床实习 带教
  • 简介:目的:观察自制康口服液对IgA肾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别采用康口服液及血尿安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7.62%、95.24%,对照组分别为20.00%、7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口服液对IgA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肾康口服液 药物治疗 IGA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NSE及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SE浓度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NSE浓度及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以降低血清NSE的水平及NIHSS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 简介:目的探讨高糖对胰岛B细胞INS-1E和小鼠胰岛的慢性作用。方法雌性NMRI小风6-10周龄,苯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应用胶原酶技术消化胰腺分离胰岛。传代培养的INS-1E细胞和分离的小鼠胰岛分别于含11.1,25.0mmol/L葡萄糖的RPMll640培养液中培养72h,然后于含3.3,16.7mmol/L葡萄糖的Krebs-Ringer缓冲液中培养60min,留取上清液行胰岛素测定。INS-1E细胞在含不同浓度的葡萄糖的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72h,提取其总RNA,合成相应的cDNA,再行RT-PCR检测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形盒-1(Pdxl),胰岛素1(Insl),胰岛素2(Ins2)和葡萄糖转运子2(Glut2)的基因表达。结果高糖培养后INS-1E细胞和小鼠胰岛的基础INS分泌增加[INS-1E细胞:(10.47±0.78)vs(7.71±0.59)ng/10000细胞,P〈0.01;小鼠胰岛:(3.85±0.26)vs(2.18±0.21)μg/L,P〈0.001],糖刺激的INS分泌减少[INS-1E细胞:(17.11±1.98)vs(30.76±2.20)ng/10000细胞,P〈0.001;小鼠胰岛:(14.78±1.03)VS(20.46±1.49)μg/L,P〈0.01];高糖处理后INS-1E细胞的Pdxl,Insl,Ins2和Glut2的mRNA水平下降。结论高糖对胰岛β细胞具有慢性毒性作用。

  • 标签: 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细胞 INS-1E细胞
  • 简介:目的:评价白介素17E(IL-17E)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嗜酸粒细胞的作用。方法:以流式细胞检测的方法检测14例过敏性哮喘患者、15例过敏性非哮喘患者、14名无过敏正常人嗜酸粒细胞IL-17E及受体的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IL-17E的水平,并比较了不同组别间的差异。结果: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浆IL-17E水平[145(64~290)ng/L]显著高于无过敏正常人群[21(0~116)ng/L](P=0.012)。血浆IL-17E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呈显著负相关(r=-0.443,P=0.003)。嗜酸粒细胞表面IL-17E特异性受体IL-17RB的表达在过敏性哮喘患者中[43.08%(33.96%~59.98%)]显著高于过敏性非哮喘患者[11.98%(6.33%~27.11%)](P=0.002)和无过敏正常人群[17.70%(10.97%~38.9%)](P=0.01),IL-17RA的表达也在过敏性哮喘患者中[97.94%(94.25%~98.74%)]显著高于过敏性非哮喘者[86.60%(27.48%~97.64%)](P=0.036)和无过敏正常人群[93.24%(42.38%~97.36%)](P=0.027)。嗜酸粒细胞表面IL-17RB的表达与IL-17RA的表达相关(r=0.809,P=0.001)。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浆IL-17E水平为145(64~290)ng/L,显著高于无过敏正常人群[21(0~116)ng/L](P=0.012),但与过敏性非哮喘者[80(42~156)ng/L]比较无显著差异(P=0.275)。结论: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浆IL-17E水平、嗜酸粒细胞表达其受体IL-17RA和IL-17RB增高,提示IL-17E在过敏性炎症中嗜酸粒细胞的活化中发挥作用。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嗜酸粒细胞 白介素17E 白介素17受体A 白介素17受体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