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发病时间、年龄、是否伴发眩晕、耳聋类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听力损失程度、病程长短、发病年龄不同以及有无伴随眩晕和各种听力曲线类型的11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上以扩张周围血管、神经营养药为主,辅助以吸氧治疗,观察上述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病程小于3d内就诊的轻中重度耳聋患者有效率92.1%;发病3-7d就治者有效率86.3%;7d-1月就治者有效率为46.4%。结论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与开始治疗时间成正比,越早疗效越好、反之越差。中青年患者治疗效果佳。不伴眩晕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明显好于伴眩晕者。听力曲线呈上升型的预后较好,全聋型预后最差。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低钠血症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1至2013.12收治的慢性心衰55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血清钠的浓度分为低钠血症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情况。结果低钠组心功能(NYHA心功能分级)、BNP水平、住院天数、6个月内再住院次数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钠组明显低于正常血钠组(P<0.05)。结论低钠血症对慢性心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门诊发热患儿处理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发热患儿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儿均予以及时降温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共有65例患儿,现46例(70.8%)为呼吸系统感染,10例(15.4%)患儿肠道感染,传染性疾病8例(12.3%),非感染性疾病1例(1.5%)。治疗后病情均好转,3d内无发热,1周左右基本治愈。结论小儿门诊发热患儿积极降温处理,找准原因对症施治,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 标签: 小儿 门诊 发热 处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DA与百草枯中毒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分为死亡病例及治愈病例两组,探讨MDA与百草枯中毒剂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DA与百草枯预后呈正相关,MDA越高,存活率越短。结论MDA高低决定百草枯中毒的预后

  • 标签: 百草枯 中毒 MDA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3月--2011年3月6年间的379例巨大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9872例新生儿中巨大儿379例,占分娩总数的3.84%,巨大儿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软产道损伤率均明显高于非巨大儿。结论重视巨大儿的预防,加强孕期管理、及早发现、及早处理,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采取积极防治措施预防巨大儿的发生,以利于改善母婴预后,提高新生儿质量,减少母婴并发症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巨大儿 分娩方式 母婴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外伤后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救治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接诊的5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主体,分析其年龄、性别、GCS评分等诸多因素与发生PTCI的相关性。结果性别、手术方式与患者是否并发PTCI无明显关联(P>0.05),而患者年龄、GCS评分、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血压休克、脑疝、低钠血症以及感染等因素与并发PTCI关系密切(P<0.05),治疗1年内随访发现,5例(10.00%)好转,中残20例(40.00%),重残15例(30.00%),6例(12.00%)植物状态,4例(8.00%)死亡。结论导致脑外伤患者PTCI的因素较为复杂,临床应重视早期救治与加强对致病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以期提升患者生存率与改善预后

  • 标签: 脑外伤 脑梗死 PTC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和防范要点、预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9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治疗组的并发症反生率(1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3.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是公认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疾病 甲状腺全切除术 疗效 预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梅毒母婴传播干预后不良妊娠结局。方法选择于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妊娠梅毒的女性孕妇患者1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妊娠梅毒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一系列的干预,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梅毒阳性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梅毒阳性率为4.92%,而对照组患者的妊娠梅毒阳性率为13.11%;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24.59%,而对照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42.62%;观察组患者在妊娠梅毒阳性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妊娠梅毒的女性孕妇患者针对性的干预能够降低妊娠梅毒阳性率,并且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梅毒 母婴传播干预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胸椎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与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脊柱胸椎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资料,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前A级患者3例,治疗后为3例;B级患者5例,治疗后1例;C级患者8例,治疗后1例;D级患者12例,治疗后1例。治疗前后患者的损害等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有尽早治疗才能减轻脊柱胸椎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提升康复可能性,增强远期治疗效果。

  • 标签: 脊柱胸椎创伤合并脊髓损伤 治疗效果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乙肝肝硬化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确诊的乙肝肝硬化患者3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调取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先用单因素分析,选取有意义的指标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分析所有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测结果,得出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有年龄、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清碳酸根、内生肌酐清除率、总蛋白、肿瘤标记物等项目,再使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总胆红素、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年龄、血清总胆红素、腹水、肝性脑病、血清碳酸根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是影响乙肝肝硬化预后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需要重视这些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测结果,及时预测和控制乙肝肝硬化病情的发展。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预后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早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探讨预后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腹或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患者1、2、3年生存率,分析早期宫颈癌3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2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访结果显示,1年生存率为91.80%(112/122),2年生存率为87.70%(107/122),3年生存率为84.43%(103/122);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差,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宫颈癌 早期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优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12月50例脑外伤住院患者(优质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及护理干预;2010年1月~12月50例脑外伤住院患者(一般护理组),给予一般护理服务。回顾性比较两优质护理和一般对患者并发症、重要器官、功能变化。结果优质护理组较一般护理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重要器官、功能恢复加快,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结论优质护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开展,可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颅脑外伤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80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观察,从病人的病史和临床因素着手,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结核性脑膜炎的因素。结果影响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病人年龄大于60岁、病人肌力过小、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及持续时间、病人的脑髓液氯化物水平含量过低、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蛋白升高明显。这四种因素的OR值分别为1.456、3.201、6.854、1.199。结论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重视,做到及时检测、来提升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治愈率并改善预后

  • 标签: 脑膜炎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梗阻性肾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梗阻性肾病患者180例,对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做出变量统计,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出回归分析(Logistic)。结果通过分析与研究,统计出8种影响因素,分别为酸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肾衰竭、低蛋白血症、并存疾病、复杂性尿路梗阻、肾皮质变薄以及年龄。结论影响梗阻性肾病患者预后的因素有酸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肾衰竭、低蛋白血症、并存疾病、复杂性尿路梗阻、肾皮质变薄以及年龄。

  • 标签: 梗阻性肾病 预后 患者 影响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实施处方点评制对处方质量规范的效果,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的门诊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处方点评的相关要求,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1年7月1日实施处方点评制后,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都有了明显的降低。结论处方点评制的实施对规范处方管理及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状态与预后。方法选取80例脓毒症患者,研究时间2017年5月—2018年12月,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分别对各组患者在入组后第1天、第4天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第1天,两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4天,存活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能评估疾病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T淋巴细胞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患者不同保守治疗方法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资料,按药物保守治疗、开腹保守手术治疗两种不同治疗手段分组。观察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手术组宫内妊娠率及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药物组,手术组2年不孕率明显低于药物组。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宜依据不同病情选择治疗方法。与药物治疗比较,手术治疗后宫内妊娠率及1个月输卵管通畅率较高,而2年不孕率较低。

  • 标签: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