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5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及胎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新生儿产后1min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孕妇及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产后1min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护理干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毒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法。方法调查我院46例例梅毒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干预后其心理障碍发病率较前降低。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能缓解梅毒患者负性心理,有利于病情控制。

  • 标签: 梅毒 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分析他们与病人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CD4+、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分析他们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癌中CD4+T和CD8+T细胞的数量均低于癌旁,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中CD8+T细胞的数量及癌旁CD4+T细胞和患者的预后相关,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癌中CD4+、癌旁CD8+、癌中及癌旁CD4+/CD8+和预后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CD4+和CD8+T阳性细胞在癌旁中量显著高于癌巢中的,癌中CD8+T细胞和癌旁CD4+T细胞的数量与肝癌患者的预后呈明显正相关。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回顾性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治疗方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其中有35例患者完全恢复,有20例患者恢复良好,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而有5例患者无效,其无效率为8.3%。结论就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应该尽早的对其进行诊断与治疗,而早期抢救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并使患者的预后水平以及治愈率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被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重度 颅脑损伤 预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低钠血症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1至2013.12收治的慢性心衰55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血清钠的浓度分为低钠血症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情况。结果低钠组心功能(NYHA心功能分级)、BNP水平、住院天数、6个月内再住院次数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钠组明显低于正常血钠组(P<0.05)。结论低钠血症对慢性心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外伤后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救治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接诊的5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主体,分析其年龄、性别、GCS评分等诸多因素与发生PTCI的相关性。结果性别、手术方式与患者是否并发PTCI无明显关联(P>0.05),而患者年龄、GCS评分、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血压休克、脑疝、低钠血症以及感染等因素与并发PTCI关系密切(P<0.05),治疗1年内随访发现,5例(10.00%)好转,中残20例(40.00%),重残15例(30.00%),6例(12.00%)植物状态,4例(8.00%)死亡。结论导致脑外伤患者PTCI的因素较为复杂,临床应重视早期救治与加强对致病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以期提升患者生存率与改善预后

  • 标签: 脑外伤 脑梗死 PTC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和防范要点、预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9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治疗组的并发症反生率(1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3.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是公认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疾病 甲状腺全切除术 疗效 预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早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探讨预后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腹或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患者1、2、3年生存率,分析早期宫颈癌3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2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访结果显示,1年生存率为91.80%(112/122),2年生存率为87.70%(107/122),3年生存率为84.43%(103/122);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差,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宫颈癌 早期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优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12月50例脑外伤住院患者(优质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及护理干预;2010年1月~12月50例脑外伤住院患者(一般护理组),给予一般护理服务。回顾性比较两优质护理和一般对患者并发症、重要器官、功能变化。结果优质护理组较一般护理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重要器官、功能恢复加快,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结论优质护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开展,可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颅脑外伤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80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观察,从病人的病史和临床因素着手,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结核性脑膜炎的因素。结果影响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病人年龄大于60岁、病人肌力过小、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及持续时间、病人的脑髓液氯化物水平含量过低、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蛋白升高明显。这四种因素的OR值分别为1.456、3.201、6.854、1.199。结论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重视,做到及时检测、来提升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治愈率并改善预后

  • 标签: 脑膜炎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产妇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0例剖宫产术患者,为剖宫产组,再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2000例自然分娩患者,为自然分娩组,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障碍、体重指数、脂肪、下肢肌肉分布系数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剖宫产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自然分娩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了正常体重、消瘦组、下肢肌肉分布系数外,其他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需推荐自然分娩,严格掌控剖宫产手术指征,以缩短患者产后的恢复时间。

  • 标签: 剖宫产 自然分娩 产妇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中宫颈水肿在活跃期的处理及其预后关系,宫颈水肿在产程延缓原因中约占0.8%。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住院分娩的随机抽取30例活跃期宫颈水肿已处理的产妇资料,通过查阅以上病历的方法,对活跃期不同时间段不同程度的宫颈水肿患者的胎儿胎方位,宫颈水肿部位、分娩方式、终止妊娠方式、处理疗效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活跃期不同时间段不同程度宫颈水肿处理与宫口开大的程度、胎儿胎方位、宫颈水肿部位等有密切关系。结论加强产程管理,特别是活跃早期出现过早使用腹压,以及活跃期进展缓慢的产妇,及时发现宫颈水肿及胎方位的异常,及时处理,严密观察,适时终止妊娠,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助产率,保障母儿安全。

  • 标签: 宫颈水肿 胎方位 活跃期 终止妊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预后。方法收集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上述患者均使用spirit西门子双层螺旋CT进行诊断。结果21例轻型胰腺炎,结合BalthazarCT五级分类标准18例A级,2例B级,1例C。4例重症胰腺炎,胰腺体积显著增大,D级1例,E级3例。2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与治疗中,CT表现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 标签: 急性 胰腺炎 CT表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与研究脑卒中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尤其是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方法选取近年来我团的10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一般护理和健康知识教育;观察组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的48小时以后开始进行康复锻炼和护理指导。接着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康复护理后虽然这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但康复干预的观察组FMA以及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及健康护理,可减轻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陷,降低致残率,改善和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后 康复锻炼 生存质量 探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预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妈富隆在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将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联合妈富隆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单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2.5%和4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妈富隆的副作用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的耐受性较好。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在术后采用妈富隆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并且预后效果良好,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常用药物。

  • 标签: 妈富隆 卵巢巧克力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 预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实施治疗的8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预后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其中6个月预后为观察组,2年预后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中主要终点事件和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年龄、肾功能不全、阿司匹林、心力衰竭、早期的PCI,差异显著(P<0.05)。结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年龄肾功能不全、阿司匹林、心力衰竭、早期的PCI,因此在临床中则需要对以上因素进行关注。

  • 标签: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预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多发伤患者ICU救治的效果和预后。方法将我院ICU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在救治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以及应激性溃疡伴出血等疾病,针对上述三种并发症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7.78%(7/9),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54.17%(13/24),研究组总死亡率为5.71%,致残率为14.29%,对照组分别为22.86%和31.4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ICU救治的时候使用血必净可以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预后,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血必净 ICU 救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1例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巩固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健康管理,观察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及B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S-QOL量表评分为(74.57±6.81)分,对照组SS-QOL量表评分为(52.34±4.5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健康管理 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