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在牙齿萎缩方面发挥的影响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6 月间在我院进行牙科体检的 100 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牙龈萎缩程度。结果 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牙龈萎缩程度高于未接受正畸治疗的健康体检者,且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比未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牙龈萎缩,正畸治疗的患者需要在治疗过程中更加注意牙龈的保护,减少对牙龈和牙周组织的刺激。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龈萎缩 干预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橡皮障在口腔正畸科粘结托槽中的作用。方法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粘结托槽400个。橡皮障组作为试验组;另一组棉球隔湿后作为对照组,对托槽脱落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托槽脱落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橡皮障隔湿作用高于棉球隔湿法,有助于减少托槽脱落率。

  • 标签: 橡皮障 正畸 托槽粘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的牙周炎患者中,择取68例资料完备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排序的方式,来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和正畸手术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牙龈指数以及牙菌斑指数等指标进行观察,且记录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牙龈指数以及牙菌斑指数等指标上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相关指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进行推广。

  • 标签: 牙周组织再生术 正畸治疗 牙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方面为,病人在进行口腔修复过程中,使用正畸治疗的成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文章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中,要实施口腔修复的160名病人,该组病人均使用正畸医治的方式。而后对该组病人的前后牙周袋探诊深度和牙周出血指数,前牙槽骨高度和前牙覆牙合以及前牙覆盖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对该组病人进行医治前后的成效分析,呈现出牙周袋探诊深度和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牙以及及前牙覆盖,均呈现出较好的改善状况,在对牙槽骨高度进行医治后呈现出的效果不明显。结论病人在进行口腔修复过程中,使用正畸治疗能够有效对病人口腔问题进行医治,同时对其美观的方面能够较好的保证,具有较高的医学实践价值。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修复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对口腔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牙周正常体检者10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行口腔细菌培养,经碱性磷酸酶活性(ALP)检测。结果观察组正畸后球菌、杆菌、螺旋体、梭状菌、弯曲菌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正畸后AL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会影响患者口腔细菌微生态环境,临床应重视口腔卫生,避免发生牙龈炎病变。

  • 标签: 口腔正畸 细菌微生态 ALP活性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究口腔综合对正畸儿童龋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来本院治疗的 86 例正畸儿童龋病患儿为研究对象 , 使用随机表随机区组法将所有患儿分为甲乙两组 , 每组 43 例。给予甲组患儿口腔综合防治 , 给予乙组患儿常规正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龋齿发生数、龋齿指数、乳酸杆菌计数及变形链球菌计数。结果甲组患儿龋齿发生率为 0.00%, 乙组为 9.30%, 甲组患儿龋齿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 (P<0.05), 甲组患儿龋齿指数、乳酸杆菌计数及变形链球菌计数明显低于乙组 (P<0.05) 。结论将口腔综合防治应用于正畸儿童龋病中 , 能显著降低龋齿发生率及龋齿指数 , 提高正畸治疗效果 , 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 标签: 正畸 儿童龋病 口腔综合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牙周膜干细胞在正畸牙移动中的作用,探究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幼年大鼠共30只,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实验组15只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在右侧颌第一磨牙给予7d正畸力,观察破骨细胞变化;选取成人15只第一前磨牙,培养牙周膜干细胞并给予加压12h,观察加压后牙周膜干细胞mTOR信号通路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在给予加压后,移动牙的压力侧牙周膜间隙变窄,牙槽骨破坏严重。可见破骨细胞数量较多。加压后牙周膜干细胞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低于加压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膜干细胞与正畸牙移动存在明显的关系,其可能与mTOR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 标签: 正畸牙 移动 牙周膜干细胞 mTOR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接诊的需要口腔修复的患者3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正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加入正畸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更能符合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修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与正畸治疗方法。方法针对个别上前牙的舌向错位或反牙合、个别后牙的锁牙合(正锁牙合、反锁牙合)、内倾型深覆牙合(安氏Ⅱ类二分类)、下颌后缩前牙深覆盖、下颌前突、前牙浅覆盖或无覆盖、后牙反牙合、后牙一侧正常,一侧正锁牙合采取相关的治疗方法。结果正畸矫治能明显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维持和恢复髁突的正常位置,即正中关系位。结论正畸矫治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症状减轻、张口自如、关节弹响减少。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正畸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正畸治疗错颌畸形伴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抽取我院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错颌畸形伴牙周病患者 38 例作为观察样本,依照单双号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中的患者有 19 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牙周治疗的方式,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的方式,进行比较的是两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 BOP 、 GI 、 PLI 、 PD 行比较,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正畸治疗错颌畸形伴牙周病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牙颌正常关系和牙齿美观度,提升咀嚼功能。

  • 标签: 牙周病 错颌畸形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进行正畸治疗并分析其阻生的原因。方法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11例,男6例,女5例。大多数均通过外科手术开窗加正畸牵引。结果大多采用外科开窗后正畸牵引使不能自行萌出的牙齿得到保留复位,恢复功能与美观。结论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可通过各种方法得以保留恢复牙弓的完整性。

  • 标签: 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 开窗 正畸牵引
  • 简介:摘要: 目的 : 对于口腔修复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选择的是本院 2018 年~ 2019 年口腔科进行检查并且做口腔修复的 76 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依照患者检查的顺序分为两个小组进行研究,一个小组为对照组一各小组为观察组,并且将两个小组放入的人数一样。之后对于两个小组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一个小组用常规的口腔修复治疗另外一个小组先使用正畸治疗法后再做修复治疗。结果 : 经过研究后发现实验组的各项评分都比观察组高。结论 通过结果中的数据可以的得出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使用正畸治疗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被推广使用。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修复 应用 效果分析
  • 简介:根据口腔正畸学教学的特点,总结多媒体课件在口腔正畸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正畸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具体的实施方法以及在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口腔正畸教学 多媒体 教学改革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研究讨论对治疗埋伏弯曲牙的过程中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与常规弯曲牙拔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内收治的患有埋伏弯曲牙的患儿90例,按照治疗埋伏弯曲牙的方法不同可随机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均为45例患儿,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弯曲牙拔除术进行医治,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最后通过观察两组患儿的治愈时长、来我院复诊的次数等一系列指标,从而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复发率以及患儿及其家人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本次对比试验可以得出以下数据,在治愈时间和复诊次数以及临床有效率、复发率和家属满意度的对比上,对比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埋伏弯曲牙的方案中,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的效果要比传统常规拔除术的临床效果好,复发率低,并且在临床有效率和患者及其家人满意率方面都更加满意,所以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值得深入的研究,并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外科正畸联合 埋伏弯曲牙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