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过去我们谈到文化,往往是指针对特定群体的文化活动,但是现在的文化活动不仅需要扩大其本身的多样性,也需要文化的制定者和管理者根据文化需求的多样性提高文化的参与率。本文通过对文化参与的调查,利用活动体验参与动机之间的关系,试图解答不同的人群参与文化活动时是否得到个人文化诉求的满足这一问题。调查结果证明,多种多样的积极体验直接提高那些频繁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度。

  • 标签: 文化多样性 活动体验性 参与动机
  • 简介:9月16日,首届山西艺术节展演剧目,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从这里出发》在山西大剧院上演。该剧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主办,以老年大学艺术团为骨干,共500余位老同志参加演出。这些老同志们以自己对党的深厚感情,通过多种表演形式,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描绘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展示了全省广大离退休干部爱党爱国的精神风貌,激励全省广大干

  • 标签:
  • 简介:《兰花赋》写的是官员守正的艰难。它的情节来自清代乾隆年间发生在福州的真人真事。这个题材在闽剧中有两个本子流传,一个是传统剧目《闹灯会》,再一个是创作于1988年的《斩浦霖》。这两个本子或者人物设置众多,或者头绪繁杂,或者把创作重心汇聚在了事件表层的发生与解决上,没有提炼出与当代精神契合的主题,而新编闽剧《兰花赋》则从这两个本子中小心翼翼地进行取舍、延伸,筛选出了严子轩这个贯穿全剧的一号人物,并以他为核心来构建全局,重新设置了相关人物,并梳理了相关剧情的过程与层次,提炼出守正、守法的现代性立意,

  • 标签: 人物设置 浦霖 清代乾隆 现代性 当代精神 福建巡抚
  • 简介:恐怕我和许多初学导演的青年同志一样,不仅在剧务、场记、舞台监督的工作过程中向老导演、老演员学习,而且还阅读了不少有关导演学的书,甚至还多次去旧书店“觅宝”。这些书本教员

  • 标签: 舞台监督 旧书店 工作过程 内部动作 真假爱情 不自觉
  • 简介:薄雾和炊烟笼罩的清晨和日暮,伴随着鸡鸣、犬吠、鸟啼和牲口的叫声,河北太行山脚下一个村庄中的一天进行着周而复始的运转。70年代初期,一个挂满了奖状、锦旗、标语的生产队队部的院子,承载着全村老少爷们和大姑娘小媳妇们的日常生活和有关他们的稀罕人、稀罕事。开大会、选队长、农转非、招工人,聊天闲扯、干活打歇、迎来送往,甚至是生老病死和婚丧嫁娶。队部左边的两间房里,住着饲养员陈老炳,他那间飘荡着残破窗户纸的土屋里,硬是闯进来一个从深山跑出来的小寡妇金大翠。成天在院里编筐的周祥善一表人才,种地、瓦匠、木工等活计没一样不会,就是至今说不上个媳妇。治保主任王玉才,满世界张罗着开会选生产队长。20岁的女孩杜社花,已经被亲生母亲盘算着,怎样用她来换取全家人的温饱。请假探亲来的城里工人马克平,3天之内,又是送葬又是娶亲,忙得个不亦乐乎……剧作以平行的视角。全景式地展示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哲学。

  • 标签: 《日出而作》 话剧 人生 70年代 日常生活 亲生母亲
  • 作者: 李静瑶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翻天覆地的三十年,是凝聚广大人民智慧的三十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车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群众文化走过了蓬勃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群众文化从观念到形式有了深刻的改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戏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内容方面。但过于强调为政治,为形势服务,使许多探索的成果无法延续下来。如,评剧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迅速发展,一段时间仿佛已经成为了第二大剧种,它实际上在形式上(如男声的唱腔)有较大的突破,但由于在剧目的题材上紧跟当时的形势,如《向阳商店》《夺印》等,虽轰动一时,但时过境迁,不但这些剧目没能流传下来,就连剧种本身现在也举步维艰。

  • 标签: 中国戏曲 新中国成立以来 张曼君 印象 导演 剧种
  • 简介:“什么是表演艺术?这种艺术是体现诗人的创造并赋予诗人的创造以血肉,他使剧里扣人心弦的形象活在舞台上”英国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享利·欧文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了戏剧表演艺术真谛!他指出戏剧表演是由演员完成在剧作家创作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并再创造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舞台形象的一门艺术。

  • 标签: 情绪体验 表演艺术家 戏剧表演 舞台形象 艺术真谛 语言表达
  • 简介:最有感染力的形象,总是注满了情感的形象,舞蹈是一个情感的世界,舞蹈表演应注重情感的宣泄。作为情感表达的实现者首先应该充分感知这些真实的情感,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为情感的表达储备丰富的原材料。

  • 标签: 舞蹈表演 感染力 情感表达
  • 作者: 张园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4-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体验派”的理论是与“表现派”的表演理论相对立而提出来的。“体验派”理论的核心内涵是在表演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强调情感重于理智的一种表演理论和表演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个演员如果不讲究角色个性,不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只知套用现成模式,结果只能是千人一面毫无魅力可言.一旦能从情感体验出发,那么即使套用现成模式,在表演力度,分寸上稍作调整,这些程式就会成为某种情感的外化,成为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

  • 标签: 情感体验 演员 情感 人物塑造 《杜十娘》 表演程式
  • 简介:  当我开始参与戏曲演奏时,接触到演出中打击乐点点滴滴要求,接触到导演的开导启示,以及如何配合演员的表演等,仿佛进入了一个新天地,突然感觉到打击乐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打击乐是戏曲音乐的灵魂和支柱,它有其独特的性能和绝妙的艺术魅力,要凭着它的独特音响节奏带动全局、贯穿全剧,渲染气氛,表现特定的环境和背景,刻画人物.司鼓既要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同时要有创造性的指挥作用,使整个乐队和演奏与剧情的发展,演员的表演浑然一体.我感觉到自己的技能与整体需要相差甚远.由此我体验到,作为一名司鼓,除了掌握打击乐的基本功外,还必须抓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 标签: 戏曲打击乐 演奏技巧 戏曲音乐 艺术魅力 渲染气氛 刻画人物
  • 简介:剧场是戏剧表演的场所,剧场艺术体验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场所性、集体性和及时反馈性的艺术体验。大众走进剧场后,便成为了演员或观众。演员与演员之间、演员与观众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皆有情绪上的交互反馈,这三组反馈关系使剧场艺术体验自律地进行。剧场艺术体验不是生活的奢侈品,它是大众生活的必需品,它是大众审美教育的有力工具。大众在剧场艺术体验中,可获得对真理的认知,可激起对生命的关怀,实现理性精神与仁爱精神的完善,从而走向人的完善。

  • 标签: 剧场 艺术体验 自律原则 审美教育 人的完善
  • 简介:2017年7月30日,参加“携手促成长,2017年澳门大学生暑期实习体验”活动的澳门大学生来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少儿戏剧场参观学习,过了一把京剧瘾。

  • 标签: 大学生 澳门 京剧 北京 参观学习 职业学院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创作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戏曲作为传统文化价值的载体之一,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2007年,在纪念太原籍文化名人傅山(1607年-1684年)诞辰400年之际,太原市实验晋剧院青年剧团为大家奉上的《傅山进京》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今天再次重提,颇具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该剧特邀郑怀兴先生编剧,特邀石玉昆先生担任导

  • 标签: 郑怀兴 传统文化价值 中国价值 文艺创作 玄烨 心理体验
  • 简介:本文就话剧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认识、话剧演员表演与角色体验,还有话剧演员表演对角色的体现三个方面,浅谈话剧演员表演与角色体验

  • 标签: 话剧 演员 角色体验
  • 简介:《中国川剧》画册的出版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2006年秋,姜晓文、袁学军先生来我家了解关于川剧的一些情况.告知他们计划拍摄一本关于川剧的画册.希望我推荐一位能够胜任的文字撰稿人.我便推荐了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杜建华。事前,时任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原为省文化厅长的张仲炎先生曾向我介绍过他们二人的情况.知道他们一位是有实力的四川企业家.一位是有大校军衔的《解放军画报》社的高级摄影记者.都是四川成都人.跟我一样有着深厚的川剧情结。

  • 标签: 川剧 社会力量 中国 《解放军画报》 艺术研究院 四川省
  • 简介:21世纪的中国迎来了教育的新纪元,也预示着中国的艺术教育将翻开历史崭新的一页.随着高校舞蹈教育体系的改革,教学体系的重新架构,高校舞蹈教学新的方案和一切具体的操作还在尝试和摸索之中.在对中外舞蹈素质教育的历史研究之后,高校舞蹈教学应该进入我国艺术教育体系,发挥它独特的素质教育功能,因此,美与身心和谐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高校 舞蹈教学 身心和谐 体验
  • 简介:11月18日我有幸观看了歌剧《楚霸王》的演出。西洋歌剧是我的最爱,所以我是怀着好奇与怀疑的心情首次观看中国原创歌剧。平心而论,我过去并不那么喜欢现代歌剧,它既没有美丽动听的咏叹调也没有绚丽多彩的伴奏音乐。但这次观看歌剧《楚霸王》之后,尽管有一些不尽如我意之处,但是《楚霸王》这部现代歌剧还是深深吸引了我。

  • 标签: 西洋歌剧 体验中国 原创 伴奏音乐 观看 咏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