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音乐美学研究是以音乐思想与音乐作品研究为轴心,依托当代哲学美学理论,从历史、观念与形态诸多方面切人,去面对音乐艺术本体与音乐文化现象,寻求音乐艺术的本原与音乐文化的存在。新世纪以来的文化研究扩大了美学研究的视野,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音乐美学如要获得自身发展,就必须注重在多维视野中拓宽思路。近年来学者们除了对中、西方传统的美学思想与观念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外,对以往少于关注的一部分音乐对象也给予了一定的探讨,如流行音乐的美学研究、心理学美学研究等。200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其间对这30年音乐美学研究各个领域的总结是必要的,包括通过现代与后现代问题、探索音乐人类学视界中的审美经验、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音乐文化观念研究、音乐美学的全人类性通则以及跨文化音乐美学的可能性等研究。

  • 标签: 音乐思想 美学研究 中国音乐美学 改革开放30周年 音乐文化现象 全球化语境
  • 简介:在潮乐研究的领域里,有些问题困扰了我们整整一个世纪.如源流问题,关于"二四"古谱来源问题,关于"二四"谱为何从"二"字排起问题,关于潮州音乐乐律是否"七平均律"问题,关于"轻、重、反、活"的称谓问题,关于潮州锣鼓乐"锣鼓字谱"记写的看法,关于潮州音乐概念的问题,关于潮乐记谱订谱的问题.梳理好上述这些问题,意义相当深远.在新世纪中,潮州音乐要生发出创造性传统生机,要走向现代化,其取向应该紧紧抓住一点,就是在变革中保种.

  • 标签: 潮州音乐 潮乐研究 潮乐创作 传统音乐文化
  • 简介:戏曲电影不仅是华语电影最具特色的类型,也是世界电影史上最具中华民族标识的电影类型,其与中国电影的发展相依存,至今已走过一百余年的历程。作为戏曲电影的组成部分,豫剧电影肇始于1956年的《花木兰》。

  • 标签: 华语电影 豫剧 传播 戏曲电影 世界电影史 《花木兰》
  • 简介:新世纪我国职业音乐教育的研究视角,对高职音乐教育与中职音乐教育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叙事,并对现存问题展开反思。旨在为职业音乐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支撑,为其实践的推进提供参考。

  • 标签: 新世纪 高职音乐教育 中职音乐教育 教育质量
  • 简介:在“三个面向”的精神指引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浪潮中,以及国家教育部即将全面推行中小学义务教育和高中的新《课程方案》和新《音乐课程标准》,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改革必将进一步向深化发展,它将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之一。同时,它所培养音乐师资人才的质量与数量将影响到千千万万公民的音乐文化素质,所以又是我国新世纪音乐文化建设重要内容之一。

  • 标签: 21世纪 中国 高等师范学校 音乐教育专业 教育改革 教育理念
  • 简介:戏曲理论(以下简称“曲论”)作为中国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曲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广义的“曲论”包括散曲理论和戏曲理论,本文论述的对象主要指戏曲理论研究,对散曲理论方面的问题暂不涉及。关于20世纪中国古代曲论的研究概况,谭帆先生的《中国古代曲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做了回顾与反思,同时还有一些文章亦对20世纪不同时期几种重要的曲论形式研究做了回顾和讨论。本文拟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对新世纪(2000--2017年发稿)以来中国古代曲论的研究情况做一梳理,在总结近年来曲论研究成绩的同时提出几个方面的思考,以期为戏曲研究者了解当下曲论研究的态势提供一些参考,并能对后续的相关研究有所启迪。

  • 标签: 中国戏曲史 曲论研究 回顾与反思 古代 戏曲理论 20世纪
  • 简介:他从舞台深处走来———序唐思敏著《川剧,走向新世纪》梅葆玖我是从事京剧演出、教学、研究和传播工作的,自然对戏曲的舞台演唱艺术十分关心,特别是在世纪之交之际尤其如此;这自然包括川剧在内。从我父亲梅兰芳到我对悠久深厚的川剧都一直有着深厚的喜爱。我曾多次观...

  • 标签: 演唱艺术 新世纪 川剧艺术 戏曲舞台 评论 戏曲演唱
  • 简介:新世纪序曲》从既往声乐协奏曲体裁探索的成就中发展出表现空间和音乐寓意,表现了新世纪到来之际人们思绪万千的情致,并将这些情致用丰富多变的演唱技法于曲中展现,编制出一幅幅色彩对比强烈的浓墨重彩画卷。作品昂扬向上的主题音乐、波折变化的结构层次、多声叠加的色彩空间使其在体裁的特色发展上予以充分发挥,也使女高音的演唱技术能得到充分施展。

  • 标签: 美声艺术 声乐协奏曲 音乐体裁 歌唱音色
  • 简介:音乐“园丁工程”──国家级音乐骨干教师集中培训阶段已经结束。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学员究竟有何收获?记者带着这个问题,两次同首师大培训点的学员进行了座谈。大家围绕着“新世纪音乐教育,需要新型音乐教师”这一主题,发言踊跃而热烈。学员们认为:教育观念新、教育方法新和教育技术新是新型音乐教师的主要标志。教育观念新三个月的学习,学员们感受最大、体会最深的莫过于音乐教育观念的全面更新与转变。以往,他们对音乐教育的理解多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方面,教学实践也大都采取传承式的方式。这正如吉林省长春市学员吴家凯所谈:“目前,相当多的音乐教师,教育思想陈旧,教学模式死板。这既束缚了教师的‘教’,也影响了学生的‘学’,音乐课缺少生气和想像力。”山东省高密市学员仪国防对此颇有感受,他说:“学习之余,危机感、紧迫感油然而生。以前对自己教学上的僵化和不足认识不到,通过培训认识到陈旧的教育观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的确需要改变,不然会贻误后代。”座谈中,许多学员都对音乐教育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谈了自己的全新感受。江苏省无锡市学员陈建安说:“杨力、周荫昌、吴斌等领导和专家的报告都谈到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各位教授在讲课中也都...

  • 标签: 园丁工程 工程系列 教师音乐
  • 简介:<正>一、宗旨:为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弘扬与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发挥音乐艺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培养当代新人中的积极作用,展示新世纪大学校园风采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抒豪情、谱新曲,为国家和各省市举办的大学生艺术展演以及各高校原创歌曲的创演与普及推广活动提供清新、健康、优秀、精美的声乐作品。二、征集范围:1、参赛对象:国内(含港澳台地区)各高校师生员工以及社会各界人士。

  • 标签: 原创歌曲 联盟杯 精神文明建设 参赛对象 民族优秀文化 新世纪中国
  • 简介:新世纪近十年中国双钢琴作品分为改编、创编和创作三大类,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分别对双钢琴作品的多元性风格、双钢琴作品中对民间器乐音色的模仿、地域风情以及意境等民族化元素与西方双钢琴创编技法的运用及交融进行研究,从不同方面展示出新世纪中国双钢琴作品是如何将民族元素与西方技法相互交融的,展示了这时期我国双钢琴音乐创作特点,从而使双钢琴更能够得到重视和获得更好的发展。

  • 标签: 新世纪 双钢琴作品 民族元素 西方技法
  • 简介:新世纪中华乐派”的提出,有其积极意义,但提出者理论准备不足,许多重要的理论命题和范畴暧昧不清,思考尚待深入;特别是将新世纪中国音乐整体走向纳入这个乐派的一统化欲求,与目前多元文化语境和创作个性的自由发展多有柢牾。“走出西方”之说,在理论阐述上前后矛盾、难以自圆,对历史与现状的观察多有失实描述和偏颇之论。因此,以“走出西方”说为支撑的“新世纪中华乐派”,需对其“宏大叙事”进行坐标调整。

  • 标签: 新世纪中华乐派 走出西方 宏大叙事 坐标调整
  • 简介:2006年10月10日至11日,为了进一步对新世纪中华乐派的相关话题进行广泛的探讨,首届“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在北京翔云楼二楼会议室召开。论坛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承办,有约8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各路专家都从自己研究和认识的角度对中华乐派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其探讨的核心问题可以大概分为三个方面:一、关于有没有必要提出新世纪中华乐派的问题;二、新世纪中华乐派的理论内涵如何界定的问题;三、新世纪中华乐派如何建设和发展的问题。

  • 标签: 新世纪中华乐派 创作 教育 中西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