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设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8~11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分级护理、基础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改善医护患的满意度。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骨科护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随访分析3M树脂修复80例间隙过大的正中前牙,比较不同充填方式以及是否涂布表面封闭剂的临床效果,为有效预防微渗漏提供一些临床数据。方法:将40名患者的间隙过大的80颗正中前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人40颗牙,再把A、B两组随机平分为A1、A2组和B1、B2组,每组10人20颗牙,A、B两组均使用3M自酸蚀粘结剂及3M树脂,分别按传统分层及分割增量两种方式充填,A1、B1两组充填抛光后涂抹封闭剂,A2、B2组充填抛光后不涂封闭剂。于术后6个月、2年复查,观察四组的充填效果。结论:A1、B1、B2组的充填效果令人满意。提示分割增量充填有助于降低聚合收缩对粘结剂产生的不利影响:A1、B1组显示表面封闭剂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和穿透性,能明显减少微渗漏的发生。

  • 标签: 复合树脂 聚合收缩 分割增量充填 表面封闭剂 微渗漏
  • 简介:本文以以调整结构促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为主线,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五个方面论述充分发挥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坚持改革创新,分类指导,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工作,转变教育观念,增强自主创新精神,集思广议,探索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为我国"十二五"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调整结构 高等中医教育
  • 简介:本研究是一项基于项目学习法的教学研究,通过将项目学习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探究该学习法的可行性、满意度以及它对教学效果和英语学习者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学习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和愿望,学习者在语言技能、情感智能、合作学习、获取信息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强的满意度,而且它对目标定向、学习动机、自我调控策略和自主性学习等有一定促进作用,有效提高学习者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基于项目学习法是外语教学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基于项目学习 医药院校 英语能力 教学模式
  • 简介:推进分级诊疗是当前深化医改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的独特优势,尽快融入分级诊疗体系,促进分级诊疗的推进有重要意义。在文献研究以及总结中医药实践经验与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提出5种中医药服务融入分级诊疗的运行模式:中医师社区首诊模式、中医签约服务模式、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模式、中医特色专科(优势病种)模式以及中医医联体模式,并针对每种模式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落实策略,希望推进中医药服务尽快融入分级诊疗体系,使中医药服务在分级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中医药服务 分级诊疗 运行模式 落实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整体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的护理人员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同时随机选取同一时段的患者160例,同样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护理。对比护理人员在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的满意度(管理制度、工作关系、工资待遇、人际关系以及总体满意度)情况;并且比较患者对于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从而更好地开展护理管理工作,同时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人性化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运用"知信行模式"[1]探究健康教育课程及实践对护理本科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把本院2006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选修社区模块课学习的为实验组,其余为对照组。社区模块学生接受相关课程、组织深入社区开展健康调查、收集资料、评估、制作健康教育计划,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及时进行效果评价。本研究主要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通过课程学习、社区实践,对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更加了解,提高了护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更加主动实施。同时发现健康教育能力与沟通能力、专业兴趣等因素也存在相关性。结论: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护理系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该课程应完善教学手段,课堂与实践并重,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健康教育能力 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 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施行常规护理,运动康复护理组施行运动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康复效果;随访 6个月的生活质量;出院时和 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 6min步行距离;再次入院的人次。结果:运动康复护理组康复效果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运动康复护理组随访 6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出院时两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 6min步行距离接近, P> 0.05; 6个月后运动康复护理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 6min步行距离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运动康复护理组再次入院的人次低于常规护理组, P< 0.05。结论:心力衰竭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模式效果好,可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再次入院的人次。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模式 心力衰竭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急诊科关键环节的管理模式,有效保障急诊患者就诊,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以实行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的 313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普通护理模式的 305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接诊时间、护理纠纷次数、患者转运过程意外发生次数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实行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后患者的接诊时间为1.2±0.6分钟,未发生护理纠纷及患者转运意外,患者满意度为 99.04%。未实行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患者的接诊时间为 4.1±1.2分钟,发生 3例护理纠纷及 2例患者转运意外,患者满意度为 91.48%,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急诊科实施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可以有效缩短急诊患者接诊时间,减少护理纠纷次数及患者转运意外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施行

  • 标签: 关键环节管理 流程模式 急诊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