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后对心脏左心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心内科成功实施封堵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6例,包括室间隔缺损70例,动脉导管未闭86例,均为左向右分流病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封堵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封堵术后3个月LVDs及LVDd开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及LVSF于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6个月(P=0.43)、12个月(P=0.65)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封堵对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安全、有效,可进一步减少左心重构的发生。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左向右分流 封堵术 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外伤后脑积水病人施以脑室腹腔分流配合尼莫同治疗的实际疗效。方法:对46例行外伤后脑积水病人予以选取,遴选时间段为2020/05~2021/04之间,通过随机数字法予以组别划分,对照组(23例,治疗方法:单一脑室腹腔分流)和观察组(23例,治疗方法:脑室腹腔分流配合尼莫同治疗),就两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以及不良事件等有关指标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工作开展后,观察组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没有实质性区别(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配合尼莫同治疗外伤后脑积水病人相较于单一脑室腹腔分流效果更佳,可显著提高病人的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并发症较少,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尼莫同 脑室腹腔分流术 外伤后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72例脑外伤患者为观察样本展开分析,按治疗方案迥异分组,记对比组、研究组(均n=36),前者于不同时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后者于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和早期颅骨修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4.44%明显较对比组的77.78%更高(P<0.05)。研究组感染、癫痫以及切口疝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78%明显较对比组的16.67%更低(P<0.05)。结论: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和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

  • 标签: 脑外伤 脑室腹腔分流术 早期颅骨修补术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患者入院的时间范围为2018年8月到2020年4月,对所有患者通过双盲法随机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为参照组,给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研究组好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脑脊液恢复时间,研究组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还能够加快患者的脑脊液恢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置换 鞘内注射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达lO.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9.1%。应当说,储蓄的高增长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支持了银行部门的发展,但居民储蓄的高增长。使消费倾向相应下降,影响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当前有必要适度、合理地分流一些储蓄。《中国证券报》发表浩民的文章说,应尽快形成以股票、企业债券、国债、股票投资基金、债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各种保险以及各种信托产品为主体的金融产品体系,满足投资者不同的风险收益偏好,增加居民投融资渠道。

  • 标签: 金融创新 居民收入 中国 储蓄存款 消费需求 投资渠道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校园网络的使用人数较多,加之校园网的应用较多且消耗的流量较大,因此校园网络的出口设备常出现压力过度的状况,由于网络的压力过大,因此整个网络的运行十分缓慢,甚至出现断网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网络的使用体验。本文的撰写建立在节约成本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来分析策略路由的分流改进,利用策略路由的专项技术做好各个出口的分流工作,由此实现整个分流过程的优化,避免网络压力过大,对网民顺利上网造成阻碍,同时也能够使策略路由的负载更加均衡,使其应用在网络管理中更加方便快捷。

  • 标签: 策略路由 分流 优化 互联网络
  • 简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是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被引入的成功治疗心绞痛的方法,在随后的20年中它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确立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近年来由于微创技术、“非体外循环”手术和完全动脉血管化在冠状动脉病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找到了其各自的位置,从而使得CABG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由于药物洗脱冠脉支架(DES)的出现,冠脉血管再通的方式已经变得完全不同。因为使用DES引起支架内狭窄的危险明显降低,所以目前介入心脏病学家开始对更加复杂的病变进行支架植入治疗。结果施行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数量迅速增加,而CABG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图1)。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分流手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支架植入治疗 手术治疗 CABG
  • 简介:“委曲”与“委屈”应该分流□薛克谬《光明日报》1993年1月16日第5版《周末文荟》(人物)栏,曾同时刊登了两篇文章,分别使用了“委曲”与“委屈”两个词,但却是同一个意思。原文如下:1.一夜间,我突然从班长、团支部书记变成了首批“黑五类崽子”,多少委...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委曲 《现代汉语词典》 多义词 语言发展规律 语体风格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发展规模的日益壮大,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城市内涝问题。在城市内老的影响下,人们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老旧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它可以减少居民排水和短时强降雨对城市和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因此,加大对城市内涝问题的治理力度,尽快对老旧小区进行雨污分流工作刻不容缓。

  • 标签: 老旧小区 雨污分流 保护环境
  • 简介:摘要直流分流器由两个铜接头及其之间板状或棒状电阻元件组成。相同条件下,片状的分流器和棒状的分流通过的电流密度大小不一样,所以散热快慢也不一样,本文根据JJG1069-2011直流分流器检定规程的要求,分析同等条件下片状分流器和棒状分流器基本误差大小之间有哪些因素影响。

  • 标签: 片状分流器 棒状分流器 基本误差 散热快慢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颅骨修补同期行分流在针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时,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主要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作为实验数据来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按照每组50名患者的比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本次实验中采用颅骨修补同期进行分流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先进行分流治疗后,等待3个月再进行颅骨修补。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预后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预后质量中所调查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所取得的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控制(P<0.05)。结论 治疗颅骨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症状时,采用颅骨修补同期进行分流治疗的方式,对于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有不同程度的优势。

  • 标签: 颅骨修补术 分流术 颅脑外伤 脑积水
  • 简介:目的相位对比动力学MRI无损伤性探测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动力学.方法应用相位对比动力学MRI探测了170例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动力学,其中正常人群组79例,高血压人群组30例,颅内疾病人群组61例(本组分为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和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3组).所选择的参数为最大流速(Vmax),最大流量(Fmax),到头端峰值时间(TimetoVr)及脑脊液流动图.结果79例正常人群组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动力学为等动力学;高血压人群组为高动力学;交通性脑积水为超高动力学;梗阻性脑积水为不规则动力学;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组为低动力学.结论相位对比动力学MRI对于多种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相位对比动力学MRI 中脑导水管 高血压 交通性脑积水 梗阻性脑积水 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探讨脑脊液(CSF)常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对标本采集、理学检验、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方法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指标,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观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 标签: 脑脊液检验 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儿童自发性脑脊液耳漏(spontaneous cerebral spinal fluid otorrhea,SCSFO)病例。例1,患儿男,9岁,因“右腮腺区隆起伴右耳溢淡粉色液2年”入院,曾于外院接受脑脊液修补治疗,再发后就诊于我院,影像学提示右侧颞骨肿物切除、脑脊液耳漏修补、外耳道封闭术后改变,右侧上颌骨、颞骨、蝶骨、枕骨及肩颈部多发异常信号,考虑患儿多处漏口且部分漏口未闭,遂接受颞下窝进路TypeB岩部脑脊液漏修补,术后包块再发并反复头痛,考虑颅高压,先后行钻孔脑室外引流置管及脑室穿刺脑室腹腔引流减低颅内压力,随访2年无复发。例2,患儿男,5岁,因“间断头痛1年,加重伴左耳痛、发热3个月”入院,伴呕吐、发热,曾按“脑膜炎”接受治疗,我院颞骨CT提示中颅窝局部骨质缺损,行经乳突/岩骨脑脊液漏修补,术后出现头痛、视乳头水肿等高颅压表现,甘露醇降颅压治疗缓解症状,随访1年无复发。

  • 标签:
  • 简介:脑脊液漏是椎管内手术的并发症,多见于椎管探查中的减压,粘连松解,硬膜内、外肿瘤切除、囊肿刮除等操作过程中硬膜、蛛网膜的损伤或切开缝合后,发生率虽不高,但若处理不当,可产生诸多并发症,如伤口经久不愈、脑脊液囊肿或者引起长期腰腿痛、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 标签: 脑脊液漏 脊柱前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囊肿 护理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不同方法治疗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入院的76例行脊柱手术后引发脑脊液漏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给予持续性腰穿引流治疗;另一组患者用常规俯卧、加压包扎引流治疗形成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脑脊液漏恢复时间以及感染发生率上的区别.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性腰穿引流治疗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时,治疗有效率提升,脑脊液漏恢复快,治疗后感染明显减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脊柱手术;脑脊液漏;治疗疗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