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静脉分流治疗难治性乳糜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应用腹腔-静脉分流治疗40例难治性乳糜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体重[(57.8±13.2)kg]较术前[(65.9±13.1)kg]明显下降,术后腹围[(82.0±9.8)cm]较术前(94.3±10.8 cm)明显下降,术后24 h尿量[2 250(1 650,3 300)ml]较术前[750(500,1 000)ml]明显上升;术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肌酐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均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0.50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154)、总蛋白(P=0.350)、白蛋白(P=0.113)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例完成随访,失访5例,死亡29例,带管生存时间16(7,37)个月,存活6例,带管生存时间28(6,124)个月。结论腹腔-静脉分流作为一种姑息性手术,针对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或预期生存时间短的难治性乳糜腹水患者,可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内改善其生存质量。

  • 标签: 乳糜性腹水 腹腔静脉转流术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1月行脑室腹腔分流的5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医院的常规一般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同时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机体恢复,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80例脑积水患者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手段,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积水脑室 腹腔分流术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效果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腔分流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针对60名接受了腹腔分流治疗的正常压力脑积水病人进行研究。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腔分流术 正常压力脑积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中抽选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20例,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20例,接受常规分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室周水肿改善时间、认知障碍改善时间、步态障碍改善时间、排尿障碍改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外伤伴脑积水治疗中早期V-P分流同期联合露骨修补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脑外伤脑积水患者80例,均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化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先进行V-P分流,在于2~3个月后进行颅骨修补,实验组在2个月内同期进行V-P分流和颅骨修补,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ADL、Fugl-Meyer评分、GOS评分、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V-P分流 脑外伤 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本研究病例66例,均患脑积水,均实施脑室腹腔分流,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分析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时,在围期时为其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积水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复,对于脑外伤的病情干预效果。方法:于2019年10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共计收入90例,脑外伤患者,基于临床干预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的应用价值。结果: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对于脑外伤病情干预效果显著优化,患者生理状态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P<0.05);联合干预方案的开展,对于脑外伤患者的病情治疗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有效促进了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提升,降低患者植物生存概率(P<0.05);通过评价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一步证实了联合干预方案,对于优化患者生理状态改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P<0.05)。讨论;为了进一步提升脑外伤病情,干预效率,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医疗式选择中,将早期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联合使用,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干预效果提升且有效优化病理表现,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 颅骨修补术 脑外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复,对于脑外伤的病情干预效果。方法:于2019年10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共计收入90例,脑外伤患者,基于临床干预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的应用价值。结果: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对于脑外伤病情干预效果显著优化,患者生理状态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P<0.05);联合干预方案的开展,对于脑外伤患者的病情治疗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有效促进了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提升,降低患者植物生存概率(P<0.05);通过评价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一步证实了联合干预方案,对于优化患者生理状态改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P<0.05)。讨论;为了进一步提升脑外伤病情,干预效率,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医疗式选择中,将早期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联合使用,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干预效果提升且有效优化病理表现,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 颅骨修补术 脑外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和探讨鼻内镜手术下利用自体筋膜和组织对不同类型的脑脊液鼻漏修补的诊治策略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6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1例不同类型(病因有外伤性、医源性、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相关病史、诊治方案及手术疗效,修补材料均采用自体大腿阔筋膜、肌肉及脂肪组织,分三层外置法封堵漏口,具体手术方式依据漏口实际情况而定;术后抗炎、降低颅压及卧床等处理。结果:31例患者中,26例(病因为外伤性、医源性、自发性)一次性修补成功;2例(病因为自发性)二次复发再次手术修补成功;3例(2例病因为自发性,1例病因为外伤性)术后二次复发,二次再修补失败转省外医院诊治;颅内感染1例,经过积极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所有病例随访时间约6-12个月。结论:术前及中探查找到漏口的准确位置、合适的手术方式及修补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具有安全、微创、复发率低等优点。自发性脑脊液鼻漏准确寻找漏口在影像学加手术探查下仍有一些病例难度较大,术后复发率也较高。

  • 标签: 脑脊液鼻漏 鼻内镜外科手术 微创手术 自体筋膜和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72例脑外伤患者为观察样本展开分析,按治疗方案迥异分组,记对比组、研究组(均n=36),前者于不同时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后者于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和早期颅骨修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4.44%明显较对比组的77.78%更高(P<0.05)。研究组感染、癫痫以及切口疝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78%明显较对比组的16.67%更低(P<0.05)。结论: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和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

  • 标签: 脑外伤 脑室腹腔分流术 早期颅骨修补术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儿童自发性脑脊液耳漏(spontaneous cerebral spinal fluid otorrhea,SCSFO)病例。例1,患儿男,9岁,因“右腮腺区隆起伴右耳溢淡粉色液2年”入院,曾于外院接受脑脊液修补治疗,再发后就诊于我院,影像学提示右侧颞骨肿物切除、脑脊液耳漏修补、外耳道封闭术后改变,右侧上颌骨、颞骨、蝶骨、枕骨及肩颈部多发异常信号,考虑患儿多处漏口且部分漏口未闭,遂接受颞下窝进路TypeB岩部脑脊液漏修补,术后包块再发并反复头痛,考虑颅高压,先后行钻孔脑室外引流置管及脑室穿刺脑室腹腔引流减低颅内压力,随访2年无复发。例2,患儿男,5岁,因“间断头痛1年,加重伴左耳痛、发热3个月”入院,伴呕吐、发热,曾按“脑膜炎”接受治疗,我院颞骨CT提示中颅窝局部骨质缺损,行经乳突/岩骨脑脊液漏修补,术后出现头痛、视乳头水肿等高颅压表现,甘露醇降颅压治疗缓解症状,随访1年无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体感诱发电位和脑脊液生化指标对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分析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进行胸腹主动置换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监测中体感诱发电位变化,并在术后采集脑脊液,检测脑脊液中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神经丝蛋白亚单位(NFL)和S100B蛋白表达水平。56例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脊髓损伤分为损伤组和无损伤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中体感诱发电位和脑脊液生化指标(GFAP、NFL和S100B)的变化。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56例患者手术时间[(697.35±139.52) min],体外循环时间[(192.87±75.56) min],停循环时间[(17±4) min],术后监护病房停留时间[(9.51±3.85) d]。术后脑脊液压力[(12.89±4.25)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7例发生脊髓损伤,其中即刻性瘫2例,延迟性瘫5例,脊髓损伤发生率为12.5%。脊髓损伤组患者中体感诱发电位阳性率[85.71%(6/7)]明显高于无损伤者[22.45%(1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01,P>0.05)。脊髓无损伤组患者脑脊液压力[(9.18±3.14) mmHg]与无损伤者中体感诱发电位阳性率[(13.25±4.29) 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012,P<0.05);脊髓无损伤组患者脑脊液GFAP、NFL和S100B水平[(0.41±0.15)、(4.36±0.59)、(1.23±0.18) ng/ml]明显低于脊髓无损伤组患者[(0.79±0.11)、(6.69±0.79)、(2.24±0.2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9、2.901、3.328,P<0.05)。结论体感诱发电位和脑脊液指标变化与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脊髓损伤密切相关。

  • 标签: 体感诱发电位 脑脊液压力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开展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时间线:2019年1月-2021年12月,筛选我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研究48例,以盲信封抽签方式将患者抽取两组,对照组开展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开展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头痛持续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颈强直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9.17%,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结果中观察组4.17%显著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明显(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开展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安全性较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周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动脉瘤 栓塞术 脑脊液置换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失代偿时常伴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顽固性腹水等并发症,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将危及生命。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如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等),尤其是TIPS 专用可扩展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Viatorr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使得其成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门静脉通畅率显著升高。尽管如此,肝性脑病、肝衰竭等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仍是阻碍TIPS发展的主要原因,甚至多数学者认为TIPS是肝硬化或门脉高压尤其是伴有门静脉系血栓形成患者的禁忌。因此在TIPS手术中选择合适的支架及合适的支架植入方式至关重要。将对TIPS支架的种类、植入方式、优缺点以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Viatorr覆膜支架 组合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治疗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 meningitis,CN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艾滋病合并CNM患者,分为VPS组和常规治疗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时脑膜炎相关症状和体征、脑脊液压力、脑脊液常规检查、脑脊液墨汁涂片染色、隐球菌培养结果,以及隐球菌培养转阴时间等资料,比较2组患者治疗6周和48周时的疗效。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66例艾滋病合并CNM患者中,VPS组26例,年龄为(35.7±11.9)岁,11例(42.3%)入院时脑脊液压力>330 mmH2O(1 mmH2O=0.009 8 kPa),25例(96.2%)墨汁染色阳性,20例(76.9%)脑脊液新型隐球菌培养阳性;常规治疗组40例,年龄为(38.9±12.9)岁,15例(37.5%)脑脊液压力>330 mmH2O,32例(80.0%)墨汁染色阳性,31例(77.5%)脑脊液新型隐球菌培养阳性,两组患者年龄、脑脊液压力>330 mmH2O者所占比例、墨汁染色阳性率、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2, χ2=0.15、3.49、0.00,均P>0.050)。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真菌治疗、降颅压、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VPS组内科保守治疗欠佳后行VPS。治疗6周时,VPS组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率为57.7%(15/26),部分缓解率为73.1%(19/26),分别高于常规治疗组的31.0%(9/29)和47.5%(1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6、4.22,均P<0.050)。治疗48周时,VPS组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率为92.3%(24/26),脑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率为100.0%(20/20),完全缓解率为46.2%(12/26),分别高于常规治疗组的37.9%(11/29)、67.7%(21/31)和20.0%(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8.03、5.10,均P<0.050)。VPS组完全或部分缓解者22例,无效4例,无一例死亡;常规治疗组完全或部分缓解者23例,无效12例,死亡5例,VPS组无效或死亡患者比例为15.4%(4/26),低于常规治疗组的42.5%(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21)。结论艾滋病合并CNM患者行VPS能够提高疗效,改善预后,降低治疗无效或病死率。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脑室-腹膜分流术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加伽马刀治疗颅内肿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01~2019.01期间治疗的15例颅内肿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患者(n=8)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实验组患者(n=7)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伽马刀治疗,就相应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加伽马刀治疗颅内肿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伽马刀 颅内肿瘤 梗阻性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