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音乐教育自近代以来,学习西方,固然是有所得。但是在技术理论、甚或观念、行为层面上也出现有照搬西方后产生的种种问题。这其中有过分偏重汲取“技艺”教育的因素,忽视对其中存在的“育人”因素的了解和借鉴,甚至因为这种价值取向,对中国自己的音乐教育“育人...

  • 标签: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古代音乐 教育学科 理论研究 修海林 学校音乐教育
  • 简介: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13年历程中,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普遍欢迎,其最关键的原因乃是在办刊方向上,坚持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特别是在通过科学教育理论指导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方面,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执著追求精神,因此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 标签: 办刊方向 科学教育 音乐教育 理论指导 音乐教师 理论联系实践
  • 简介:莱昂纳德·伯恩斯坦出生于1918年8月25日,距今整整一百周年。作为一名乌克兰犹太商人移民的后裔,他并非音乐世家出身。他很小年龄就被钢琴所吸引,父亲最初虽然反对他学音乐,但却常常带少年伯恩斯坦去听管弦音乐会,最终转而支持他学习钢琴演奏。17岁时,伯恩斯坦中学毕业,进入哈佛大学音乐专业。在那里以及随后去到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几年里,他学习了指挥、钢琴、管弦乐编曲、对位法和读谱,并遇到了一些影响他一生的良师益友,使他最终成为集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和教育家为一身的“整合”典范。

  • 标签: 伯恩斯坦 “整合” 音乐剧 借鉴 中国 钢琴演奏
  • 简介:功能主义是西方文化人类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强调把文化与社会看成有机的统一体,而不是将构成社会与文化的要素割裂地认识。无论是文化人类学还是民族音乐学从方法论上讲都开始关注历史的层面。以功能主义的理论与历史的民族音乐学从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视角,加之以制度、礼俗与为人奏乐、为神奏乐两条脉的理念整体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就会发现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传统究竞应该是怎样的面貌。

  • 标签: 中国音乐文化传统 功能性 制度 礼俗 两条脉 历史的民族音乐学
  • 简介:2010年5月7日至8日,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四届年会暨纪念施光南诞辰70周年、逝世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市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隆重召开。本届年会以音乐评论与音乐生活的关系以及施光南的音乐创作与历史贡献为主题展开研讨。

  • 标签: 第四届年会 音乐评论 学会 中国 述评 2010年
  • 简介:<正>罗忠镕《涉江采芙蓉》的发表(《音乐创作》80年第2期),为十二音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兼容,作了有益的尝试。继之,国内更多采用十二音技法的作品陆续问世,也就有了理论家们对中国十二音作品民族风格的探讨。赵金虎同志在《均控场与中国现代十二音级音乐》(载《中国音乐学》92年第2期)一文中(以下简称赵文),及“均控场”理论讨证中国现代“十二音级”(实为序列十二音)音乐与传统乐学之种种关系,给人不少启发。然笔者在如下若干方面对赵文的论点存有疑问,现以自己的浅见就教于赵金虎同志:

  • 标签: 均控场 十二音技法 中国音乐学 《音乐创作》 民族风格 音乐风格
  • 简介:20世纪西乐东渐的结果,造成了中国音乐的如下现状:一方面,受过学校音乐教育(尤其是专业音乐教育)的人们,大多从观念到行为接受了欧洲音乐体系,并以此建立了近现代中国主流音乐文化;另一方面,在民间,人们依然我行我素,承传着中国的传统音乐。面对上述现状,本文提出了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以建立“双语”教学的观念与体制为契机,逐步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设想。

  • 标签: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西乐东渐 中国音乐教育 “双语”教学
  • 简介:文章通过“前言”,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状况”;二、“中国音乐史学史研究所涉及的几个问题”:1.属性,2.观念(包括音乐音乐历史、音乐史学与音乐史学史),3.范畴和范式,以及“结语”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历史材料固然重要,但是史学观念更重要,没有特定的史学观念,所发现和整理的文献依然是素材,而历史研究的重点永远是书写。有什么样的书写范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历史呈现和理解。因此,音乐史学史研究和探讨的意义不仅是加深对于历史中的音乐的理解,而且更是对于中国音乐学术的历史性思考的历史梳理,以期促进和提升中国音乐史研究的学术品质。

  • 标签: 音乐 音乐史学 音乐史学史
  • 简介:御座乐,是历史上伴随着琉球入贡、庆贺、谢恩与中国册封使团遣琉等政治互往活动的过程中,由中国传播到琉球的音乐,后来变成了琉球王国的宫廷仪式音乐.因在室内坐着为王公贵族演奏,故名"御座乐".它包括用乐器合奏的"乐"与加入歌唱的"唱曲".作为琉球国王招待宾客的一种礼仪音乐,主要在款待中国册封使、江户朝贡等场合演奏.1879年,随着废藩置县、琉球王朝的消亡,御座乐就此失传,亦无乐谱存留.

  • 标签: 演奏 中国音乐 合奏 仪式音乐 古乐 歌唱
  • 简介:12月2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主办,中国音乐剧研究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音乐剧发展国际论坛”在通州盛大开幕。来自全国的音乐剧制作人、导演、专家学者,以及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剧人士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主持,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

  • 标签: 国际论坛 音乐剧 中国 公司 京都 文化部
  • 简介:音乐剧概述音乐剧是舞台剧的一种,属于一种戏剧的表演形式,音乐剧是音乐、舞蹈、戏剧三大艺术门类的统一,在遵循戏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简单而又与众不同的故事结构,以音乐为母体,通过剧本、剧诗、音乐、舞蹈、舞美的有机整合,在这五种艺术元素相互协调的作用下完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剧的发展也正是这五大艺术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有机整合 音乐剧 创作发展 中国 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元素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音院校表演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专业教学与艺术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和要求。因此,在专业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入艺术实践这一环节已经成为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大音乐院校陆续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这一措施的实施,对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艺术实践能力的提高收效显著。中国音乐学院多年来一直重视探索艺术实践的新模式,自2010年启动“音乐·艺术·人生”的艺术实践周,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笔者将对其分析,阐述艺术实践周的作用及策略。

  • 标签: 音乐学院 艺术实践周 作用 策略
  • 简介:音乐剧自产生至今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是一种深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艺术形式,自其登陆中国以来,已在中国的演艺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回顾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历史和对中西方音乐剧的比较,论述了中西方音乐剧的差距和音乐剧在中国发展的趋势。

  • 标签: 中国音乐剧 比较 差异
  • 简介:编者按:1984年4月,美国十位中青年学者相聚新墨西哥州的圣达菲,讨论“民族志文本的打造”。在几天的时间中,与会者坦率批评、深入讨论,与会论文经过认真修改,汇编成书,于1986年公开出版。这就是著名的《写文化》(WritingCultureo受此启发,由中国音乐学院两住教授发起组织的沙龙式“书写民族音乐文化高级研讨会”于2009年8月在秦皇岛市举办,十位应邀参会的中青年专家分别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在为期三天的研讨活动中,参会者对提交的论文进行了充分交流,达成诸多共识。我刊特以笔谈专栏的方式对这批文章中的大部分予以先期压缩刊载,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国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文化 音乐民族志 书写风格 思维特征 中国艺术研究院
  • 简介:中国协主办的"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项目、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中国交响音乐博览》一书,近期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国交响音乐博览》一书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交响音乐发展历史的综合概述,是中国交响音乐发展

  • 标签: 交响音乐 中国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响 出版规划 重点图书
  • 简介:新时期以来,音乐理论界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问题上的争论此起彼伏,论家蜂起,争论的核心是中西关系。本文在回顾论战的历史过程、对各家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论战中涉及到的“音乐价值相对论”、“后殖民”批评、人本与乐本的音乐观以及在当代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中如何看待和处理中西音乐关系等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见解。

  • 标签: 中西关系 音乐价值相对论 后殖民批评 人本 乐本 文化多样性
  • 简介:2010年6月1日至3日,由台湾省佛光大学历史学系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音乐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宜兰佛光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以及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的26位专家应邀出席此次研讨会并发表论文;港台地区的十多位相关学者作为观察员列席了此次研讨会。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音乐史学 台湾省 中央音乐学院 2010年 中国大陆
  • 简介:起源并繁盛于欧美的音乐剧,百余年来,一直是一种持续风靡全球的摩登艺术。但在我国,音乐剧真正获得实质性发展的历史,则仅仅只有从80年代至今的二十余年。这期间,歌剧界、音乐界、舞蹈界、舞台美术界乃至文化商界的有识之士们,在倾心尽力、殚精竭思的创造中,将大约百部之众的原创音乐剧推上了舞台,使这个年轻的舞台表演艺术品种一次又一次接受着广大观众

  • 标签: 中国音乐 《茉莉花》 二泉 《二泉映月》 民族音乐 戏剧结构
  • 简介:新时期以来,音乐理论界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问题上的争论此起彼伏,论家蜂起,争论的核心是中西关系.本文在回顾论战的历史过程、对各家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论战中涉及到的“音乐价值相对论”、“后殖民”批评、人本与乐本的音乐观以及在当代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中如何看待和处理中西音乐关系等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见解[本文(上)发表在《黄钟》2006年第二期上].

  • 标签: 中西关系 音乐价值相对论 后殖民批评 人本 乐本 文化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