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情况的过程中,对比应用动态、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心内科诊断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冠心病患者,分别应用动态、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予以不同的检查方法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的阳性诊断率(84.4%,54/64)显著优于对照组(57.8%,37/64),差异显著(P<0.01)。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心律失常结果的确诊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情况的过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可准确检出心律失常及其类型,有利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广泛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试验将探究血脂检查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判定依据。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同期单纯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在回顾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对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具体项目包括脂蛋白A(apoA)、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结果两组患者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胆固醇(TC)以及三酰甘油(TG)的数据上具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脂蛋白、脂蛋白B以及高密度脂蛋白上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含量相对单纯冠心病患者而言较高,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血脂检验 脂蛋白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彩超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间收入并开展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42例、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5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记为A组,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记为B组,使用心脏彩超(PAF)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同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A组患者联律间期平均值短于B组,P<0.05;A、B两组患者左心房平均直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联律间期平均值与非阵发性患者存在显著区别,其影响因素涵盖面较广,具有相关性。

  • 标签: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彩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新疆省15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的现状。方法通过网络平台统一向辖区内496家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发放调查表。要求40天内反馈结果。对反馈的数据,利用MicrosoftExcel2007、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203家医院的实验室反馈了结果。对于13项以率统计的指标,再以σ度量评价,有11项总体σ满足最低可接受水平(3σ),其余2项总体σ水平均<1σ。4个专业的检验前TAT情况常规检验约为30min,急诊检验约为10min;检验中TAT情况常规检验约为30~160min,急诊检验约为10~60min。结论经过本次调查研究可知新疆省临床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相对欠缺。实验室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保证可靠的数据采集和常态化的监控工作。

  • 标签: 临床检验质量指标 质量控制 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PDCA管理工具,在改进内分泌科皮试结果标识流程的效果。方法运用PDCA管理方法,认真对内分泌科皮试结果标识存在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并对实施PDCA前后护理病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运用PDCA前抽查100份护理病历质量合格率75.4%,改进后合格率96.5%。结论运用PDCA管理模式对我院内分泌科护理病历中皮试结果的标识步骤加以改进,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医护满意度,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 标签: PDCA 皮试结果 标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该医院的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4-2016年间的1050例临床不同类型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呼吸道标本、各类非呼吸道标本),分为2014-2015和2015-2016两个时间段,所有研究标本均按照检验时间前后顺序,并回顾性的对其进行阳性率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除粪便标本外,其余各类标本在2014-2015时间段明显低于2015-2016时间段,(P<0.05)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要仔细分析各类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发生情况,提高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和诊断水平,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也为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提供有效帮助。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临床标本 阳性率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比对患者自用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以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值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对比。结果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比较,50台血糖仪中有15台检测结果差异超出±15%的范围。结论为保证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严格操作流程避免影响因素,定期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建立自用血糖仪的参考区间。

  • 标签: 便携式血糖仪 生化分析仪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尿常规临床检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检查法,观察组先清除阴道分泌物再行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和蛋白质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会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因此在临床检验时,要严格按照尿液样本采集的规范操作,洁净阴道分泌物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水质微生物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点。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为研究时间段,在此期间采集水样本2300例,分析水质不合格样本、不合格原因,并提出对策;分别在2016年5月、2018年2月对涉及的工作人员15例对水质微生物检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次评分差异。结果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水样本131例,不合格原因包括水样采集方法及水样本采集容器被污染33例(25.19%),实验室水样本检验容器被污染30例(34.35%),水样本检验不及时22例(40.46%),实验室检验程序不合格27例(20.61%),输送管道不合格10例(7.63%),其他9例(6.87%);2018年1月水质微生物检测知识了解程度问卷评分显著高于2016年5月评分(P<0.05)。结论水质微生物检测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水质采集方法、容器清洁情况、水样本检验是否及时、实验室检验制度及流程是否完备,故需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操作方法、建立良好流程。

  • 标签: 水质微生物 控制要点 检验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常规检验中的末梢血与静脉血检验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2015年4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8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均实施静脉血、末梢血采集工作,综合对比2项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本研究86例患者的静脉血及末梢血检验结果对比可知,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水平不具明显差异外,末梢血检验组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TC)、血小板(PLC)、平均红细胞体积(HCV)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静脉血检验结果,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静脉血检验结果相对末梢血检验结果较稳定,且检验数值也较精确,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合理参考,值得综合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验 结果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接诊的进行常规生化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后,分别于未放置、及放置1h、3h、6h后进行常规生化检验,比较4个时刻的检验结果结果与未放置标本检验结果相比较,放置1h后的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h、6h后GLU有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h、6h后ALT、AST、K+、Na+有所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h、3h后TBIL、DBIL、BU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h后TBIL、BUN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标本采集后应在1h内进行检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空腹静脉血标本 放置时间 常规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标本严重脂血将导致临床的生化检测结果值严重不可靠或者是无法测定成为当前生化检验的棘手问题。因此,寻找合适的方法消除脂血带来的问题成为检验工作者的重视。对此,本文选取常见的消除生化测定影响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以此比较不同方法的效果。

  • 标签: 脂血 生化测定 不同方法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病人细菌检验结果与药敏检验结果。方法以2016年4月—2018年7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6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主体。对其尿标本进行细菌检验与药敏试验,分析其检验结果与耐药性。结果所有患者共检出71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为70.42%(50/71);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率为29.58%(21/71)。革兰阴性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抗菌药均有较高耐药性,但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对比有差异(P<0.05)。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接近于左旋氧氟沙星,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而致病菌不同,其对抗菌药的耐药性也明显不同,临床中应合理选择抗菌药,提高药物疗效。

  • 标签: 复发性尿路感染 细菌检验 药敏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集的临床微生物标本5160例样本开展研究。2015年8月,检验科开始筹备ISO15189实验室认可工作。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要求,规范各类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流程。本文以2016年4月为时间点,划分为管理前组以及管理后组,每组样本数量2580例,每种样本各抽取半数。分析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结果管理前与管理后组相比,除尿液样本外,其余各类微生物标本阳性检出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不同时段微生物样本阳性检出率加以分析,能提升微生物阳性检出率,进而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合理化信息。

  • 标签: 不同时间段 微生检验 阳性率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和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比较情况。方法选取9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末梢血检验,予以研究组静脉血检验,比较观察实施不同检验方式患者的检验结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MCHC和Hb、RBC和PLT等指标检验结果低于研究组,MCV和WBC指标检验结果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检验结果和静脉血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相比末梢血检验,给予患者静脉血检验,既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而且还能提高该检验准确度和稳定性。

  • 标签: 末梢血检验 静脉血检验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X线和DR对肋骨骨折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共64例,共骨折82处,分别进行X线检查和DR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在所有82处骨折中,DR检出70处,检出率为85.37%;X线检出54处,检出率为65.85%,两种方法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X线是骨折的主要检查方法,但检出率不高,容易漏诊误诊,DR对于一些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其数字化特点以及清晰的图像,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应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 DR 肋骨骨折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老年人甲状腺彩超与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了2017年—2018年接受体检的156例老年体检者进行观察研究,按照检查结果分为(结节组)98例受检者与(正常组)58例受检者进行甲状腺彩超与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甲状腺彩超检查。经过此次彩超检查结果显示,结节组受检者甲状腺两侧叶前后径、上下径以及峡部的厚度均小于正常组受检者,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检查在经过此次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结节组与正常组受检者的(FT4)(FT3)(T4)(T3)(TSH)其健康情况检测数据水平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此次老年体检者的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彩超检查的效果要优于甲状腺功能的检查结果,能够及早的筛查诊断。

  • 标签: 体检老年人 甲状腺彩超 甲状腺功能 检查结果对比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血液生化检验期间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我院的综合检验水平。方法回顾本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随机收集的5000份血液生化检验样本,从采样方式、存放方法和促凝剂使用量3个方面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5000份血液样本中,不合格样本共337份,占6.74%(337/5000),其中样本采集不当是其首要影响因素,共193份(57.27%),其次是样本未合理存放和促凝剂相对使用不足,分别有95份(28.19%)和49份(14.54%)。结论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与采样不当、样本未合理存放和促凝剂使用不足等因素相关,临床应加强重视和避免,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 检验结果 因素 检验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影响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的两点主要因素及针对这两点主要因素采取的护理干预对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的影响。方法比较35例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结果与53例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结果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有1例(1.89%)监测失败,多导睡眠监测(PSG)失败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提高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成功率和准确率。

  • 标签: 多导睡眠监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中阳性率结果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及2016年1月-12月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标本共6760份,将其根据标本类型进行分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按照标准化操作检验,计算其阳性率。结果在所检验的6760例标本中,阳性率最高的标本为脓液标本。其次阳性率较高的标本为尿液标本,呼吸道标本相对较低、血培养,大便标本最低。在时间段上,2016年总阳性率比2015年高,两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性率结果在不同临床标本和不同时间段微生物检验中的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对不同临床标本和不同时间段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比较与分析,严格规范标本采集,提高临床诊治效果,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不同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