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8期
  • 机构: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报告,他们通过一种新型基因技术,重新激活人体红细胞中一个“沉睡”的基因,成功提高了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产量。在此基础上有望开发出治疗镰状细胞贫血等血液疾病的新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顺势疗法的涵义;顺势疗法的原理及与中医辩证思想的类似性;顺势疗法临床应用的意义。结论顺势疗法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新型、自然疗法。它提倡整体治疗,因人而异。从生理到心理对病人进行治疗、护理。是人类抵抗疾病的新型武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2013年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点,为下一步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办公软件Excel2007对2013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3年我院共报告13种法定传染病675例。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392例,报告丙类传染病4种283例。主要报告为菌痢、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2.52%。结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是我院儿童报告常见病,菌痢、肺结核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因此应做好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加大周围餐饮业管理力度,同时加强对人员密集区域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宣传,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 标签: 法定传染病 疫情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描述疫情流行特征,寻找暴发的可能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对一所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3年9月22日-10月9日,巫山县某小学共报告水痘临床诊断病例41例,罹患率10.88%。发病人数有年级聚集现象。结论学校未开展晨、午检及首发病例隔离不彻底是此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水痘 流行病学 小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5-2011年泰兴市疟疾疫情流行状况,分析疫情和防治措施,为制定合理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泰兴市2005-2011年的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报表以及疟疾病人流调表,分析疟疾发病率、人群分布、输入性疟疾等指标。结果泰兴市2005-2011年共报告疟疾病人25例,年发病率在0.0078-0.0669/万,上升幅度较大。其中输入性疟疾22例(本地人口本省外市感染2例、外省感染2例、外国感染18例),占疟疾发病的88%。发病时间各个月份均有,无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以30-49岁的青壮年为主,占80%(20/25)。结论全市疟疾发病呈上升趋势,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应加强流动人口和现症病人的监测、管理,控制疫情扩散和上升,杜绝二代病例发生。

  • 标签: 疟疾 疫情 发病率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校园水痘暴发疫情的调查情况,总结探讨防控对策。方法采取病例调查法回顾分析我市某中学2015年4月水痘暴发疫情资料,分析水痘疫情因素。结果疫情持续21d,水痘患者312例,罹患率9.60%;该校男生共计1780名(54.77%),女生1470名(45.23%),在312例水痘疫情传染中男生192例,女生120例,男女患病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通过调查校内学生水痘疫苗接种情况发现,校内疫苗接种1030名,仅占全校31.69%,已接种疫苗者64例罹患水痘,患病率6.21%(64/1030),未接种水痘疫苗者248例罹患水痘,患病率11.17%(248/2220),已接种疫苗患者所占比率显著低于未接种水痘疫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水痘患者按照班级情况归纳统计发现,高一年级发病率最高,初二年级学生次之,高三年级患病率最低,不过各组无明显差异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水痘病症低相关防控知识掌握不足,预防意识淡薄,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加之学生水痘疫苗接种普及率低下,均成为本次疫情暴发的重要因素;对此需加强针对性疫情管控,减少水痘疫情传染效率,将学校水痘疫情的暴发遏制在源头。

  • 标签: 校园 水痘暴发疫情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防范学校肺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方法十堰市某中学组织高三毕业班学生健康体检,发现疑似肺结核病22例,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该校医务室的报告后,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十堰市某中学14个班级,共有学生687人,参加体验687人,受检率100%。三周内发现疑似肺结核病人22例,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活动性涂阴肺结核病20例,活动性结核病罹患率2.95%。结论学校是人群集中密集场所,易引发结核病传播及流行,做好结核病预防和疫情监测工作十分重要,预防学校结核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关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病原种类,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的资料对2014年北关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我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比2013年同期大幅增高,全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26例,报告发病率为132.91/10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5月份发病最多104例,占总发病例数的31.90%;3岁以下年龄组病例占发病总数的72.69%;散居儿童发病最多(241例),占发病总数的73.93%;男206例,女120例,男女性别比为1.721。结论我区手足口病发病率比去年明显升高,发病以低年龄组的散居儿童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应重点加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 标签: 手足口病 儿童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普洱市猩红热的流行特征,科学防控猩红热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2013—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普洱市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全市共报告猩红热581例,以7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比1.361,全年均有散发病例,发病以4~6月最多。结论近年来普洱市猩红热报告发病数逐年增多,以每年的4~6月居多,托幼儿童人群为主。

  • 标签: 猩红热 流行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县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流行规律,为制定维西县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3年3月27日~4月3日12时疫情网络报告病例跟踪调查实时收集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3月27日~4月3日12时疫情网络共报告手足口病34例,疫情波及5个乡镇,男、女比例各占50%发病数第一位的年龄组为0-4岁,发病人群主要为托幼儿童。结论3-8月手足口病活跃程度较高,优势毒株以EV71为主,进入防控重要时期。

  • 标签: 手足口病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11年至2013年间余庆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该地区手足口病的疫情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描述性方法对2011~2013手足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3年余庆县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分别为2011年51例、2012年386例、2013年331例、发病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季节分布主要在夏、冬两季,三年发病均为男性多于女性。结论近年来余庆县手足口病发病率逐渐上升,需要展开长期的疫情监测,同时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好此类疾病的预防控制。

  • 标签: 手足口病 疫情分析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宜昌市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AIDS)和HIV初筛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发病机制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市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初筛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近5年报告梅毒、淋病、AIDS和HIV初筛阳性病例共382例,人群发病率为36.49/10万。女性高于男性,其中梅毒80例,人群发病率为9.44/10万,年发病率平均递增101.24%;淋病273例,人群发病率为25.24/10万,,每年发病率平均递增-13.32%;AIDS6例(死亡1例)、HIV阳性23例(死亡2例),人群发病率为1.81/10万。以上4种疾病高发年龄在25~34岁年龄组。职业分布均以农民、工人为主。4种疾病病例数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梅毒和HIV阳性初筛病例上升较明显。结论该市梅毒、淋病、AIDS/HIV初筛阳性病例不断增多,其防治任务仍然严峻。应根据其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使用避孕套。

  • 标签: 梅毒 淋病 AIDS/HIV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取头高位,操作过程中执行无菌标准,同时给予呼吸道管理的相关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机械通气治疗的38例患者中,13例患者发生了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所占比例为34.21%。结论实际护理过程中,应该管理好患者的体位,做好呼吸道护理、口腔与切口护理、分泌物的引流护理以及营养支持护理等方面的工作,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死亡率,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机械通气 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6年1月,纳入小儿肺炎共40例,全部接受氧气雾化吸入,经抽签法分组。20例施以常规护理,设对照组;20例施以全面护理,设实验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效果佳,建议运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氧气雾化吸入 全面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95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治疗,予以观察及护理。结果95例患儿经过雾化吸入治疗后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缩短了病程。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增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雾化吸入 小儿支气管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老年肺炎的药物治疗与效果初步评估。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老年肺炎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5月—2015年6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总耗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在老年肺炎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肺炎 莫西沙星 效果 甲泼尼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小儿肺炎的发病、临床表现,总结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76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辅助诊断,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总结出治疗经验。结论一般治疗和经药物治疗5-8天后,全部患儿均治愈,且病后发育正常。结论基层医院根据小儿肺炎患儿的病情因病治疗,及时对因对症处理,可促进康复,改善预后。

  • 标签: 基层医院 小儿肺炎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诊治效果。结果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80例中,有60例显效,有19例有效,1例无效,临床总疗效达到了99.00%。结论合并心衰的重症肺炎患儿,病情进展快且十分凶险,需临床高度重视,及时予以有效诊断与治疗,以缓解患儿病情,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 标签: 小儿 重症肺炎 心衰 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住院肺炎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感染、吸氧、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声雾化吸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经统计学相关处理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患儿的咳嗽、咳痰、气促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雾化吸入配合常规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临床分析